朱淑惠
1 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择高产优良品种
甘薯种植人员要充分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和气温等条件,科学选择甘薯品种,严格把关种薯的质量,切记选择颜色偏暗、失水过多、病害、破伤的薯块,要尽量选择色泽鲜亮、个大并且没有病症的种薯,如龙薯3号、金山630、金山57、新种花等。为了有效提高甘薯苗的免疫力还要进行脱毒处理,保障长出的薯苗壮实。
1.2 育苗
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就是育苗,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温室、加热温床等方式来增加育苗床的湿度和温度,满足苗期湿度和温度的要求。做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科学制定育苗计划和使用种子的數量。要注意遵循“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的苗床管理原则,在出苗前期,利用高温对种薯进行催芽,后期综合考虑生长习性来对苗床的温度进行有效降低,科学合理的控制苗床土壤的含水量,以免幼苗出现死亡。在移栽幼苗前,要注意苗床的通风散热,以免种薯发生腐烂。
1.3 土地选择与整理
甘薯具有比较发达的根系,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耐旱性较强,但要想获得高产,就要选择土壤结构好的地块来种植。砂壤土或壤土的土质疏松,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为根系的生长和块根增重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整地时,要在天气晴朗时深耕起垄,深耕以26~33cm为宜,不要超过40cm,过深则生土上翻,肥力不佳,养分供应不足,会造成薯田减产。深耕起垄可以加厚松土层,增大接受日光的面积,增强排水性,大大提升地表的温度,保证土壤的肥力,以免土壤板结造成水分流失,降低土壤的透气性。起垄栽培还可以使薯块膨大,多结薯,一般深耕可比浅耕的薯田增产20%左右。起垄时要要保证土壤的湿度,垄间距均匀,垄沟深且窄,保障甘薯的质量。
1.4 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要选择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剪口白浆多的甘薯苗来进行移栽,25cm左右为最适宜的苗高,生长时间在30天左右,保证薯苗没有白根和病虫害,使得插后发根还苗快,可以将甘薯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进而有效提高甘薯产量。还要采用埂栽方式进行红薯的栽插,打埂方向应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埂向。
根据甘薯的品种、土壤肥力、生长期等有来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通常情况下,密度为每亩3500-4000株,低于3500株产量明显降低;若每亩在4000-5500株,产量会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亩用苗量增加,大中薯率下降,实际效益不高。对于长蔓品种,要注意稀植,半直立型或者短蔓品种要注意密植。如果田块土壤肥力低、干旱、具有较短的生长期,栽插密度应大一些。对于具有较好的肥水条件,植株长势强,茎叶繁茂,株间通风透光性好的田块,种植密度可稍稀一些。一般春薯具有较长的生长期,茎叶长势比较旺盛,可插的稀疏一些,亩插3000-4000株;而秋薯具有较短的生长期,高温时间也比较短,可以适当加大密度,
春薯生长期较长,茎叶长势旺,密度可稀一些,一般每亩3000-4000株;秋薯生长期短,高温时间也短,密度可适当加大,亩插4500-5000株;而冬薯在田间由于生长期的温度较低,不利于茎叶生长,应当适当增加密度,一般密度可同于秋薯。
1.5 田间管理
首先加强对幼苗的管理工作,可以给幼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要及时清理幼苗周围的杂草,以免与幼苗争抢阳光、水分等必要的营养。在进行除草时,要按照由外带里、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作业,同时要把握好清理时间和次数,从而降低草量,使幼苗更好的成长。
其次是是查苗补苗。在移栽3天左右随查随补,保证苗出全。甘薯生长前期要及时中耕锄草。进入分枝期的红薯,进行中耕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要遵循先浅后深,垄面浅除,垄沟深锄的中耕原则。为防止出现弱苗,要准确把握追肥时间,科学的施肥可以促进甘薯苗快速生长,进而提高甘薯产量。农技人员要科学应用追肥技术,使秧苗获得足够的养分。要充分使用农家肥,农家肥中不仅有丰富的氮磷钾,而且还有大量的腐殖质,能够对土壤起到很好的培肥作用。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一般栽后30天为宜,不宜过多追施氮肥,每亩追施碳铵18公斤左右为宜,为使薯块膨大,还要多施钾肥。
最后是进行科学的水分管理。红薯在定植后,在栽插的35天左右会增加需水量,若遇中雨天,要及时排干田水,以免积水造成薯苗徒长导致烂薯;若遇干旱,要采用沟灌方式灌浅水将畦土润湿,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在甘薯收获前一个月切记灌水,保障甘薯品质。
1.6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危害甘薯的虫害类型主要有甘薯天蛾、卷叶蛾、地下害虫以及蚜虫等,危害甘薯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黑斑病等等。对于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做好种子、薯苗的检疫工作,保证薯苗的营养过关,选择优良品种进行培育;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努力做到及时控制灾情,从而提升甘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合理水肥,科学用药来展开化学防治,增强甘薯自身耐虫能力等,来减少甘薯病虫害发生,努力做到及时控制灾情,从而提升甘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可靠性。
1.7 收获储藏
准确把握甘薯的收获时间,如果过早收获不仅会大大降低甘薯的产量,还会对甘薯的品质造成影响,如果收获过晚,跟块在地下会受到虫害和冷害,导致储藏时间短。一般在地温下降到20℃时为最佳的收获时期,由于甘薯具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在储藏前要去除表面破损、有断面的甘薯,以免受到感染和冷害发生发霉和腐烂,充分保障甘薯的质量。
2 总结
甘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栽培和管理。在种植甘薯时,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甘薯的生长习性,选择优良品种和科学的种植方式,从而有效提高甘薯的产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莆美镇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