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学+杨建龙+阎沭杉
摘要: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面临“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并在着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逆全球化”风潮涌动,并造成欧美等发达制造业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国内经济发展转型以及全球发展形势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作为我国实体经济最重要支柱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就现状而言,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大而不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于全球价值体系的低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与困难,因此下一发展阶段要在守住低端、争取高端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较为成熟的德国“工业4.0战略”,并切实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一、 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
1. 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特征明显、内涵丰富,包括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三大内容。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显著特征之一。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后,由于前期粗放式增长方式内部矛盾的爆发以及增长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均会出现经济增速的换挡。例如,日本经济增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而70年代后则大幅回落,90年代后则年均增长率不足1%;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也维持了8%左右的高水平增长,之后则大幅回落至4%左右。同样的,我国经济增速已由前期的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高速增长,但由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存在,2020年以前我国年均经济增速的底线应维持在6.5%以上。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前期高污染、高耗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需由原来的规模效益型粗放式发展逐步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式发展进行转变;其次,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来看,我国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或中低端,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因此产业结构需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三是经济增长动能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一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红利不断消失,前期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过去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拉动作用,但近年來对投资过度刺激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攀升、泡沫扩大等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必须更多依靠创新进行驱动,只有不断鼓励、支持、实践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此外,当前着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举措也将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2. 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从而导致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债务攀升以及国际收支恶化。据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2001年全球人均GDP增长速度为2.7%,2002年~2008年为8.8%,2009年~2015年则降低至1.1%,世界经济增速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在全球经济增长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分化又不断加剧,“逆全球化”成为诸多欧美发达国家缓解国内矛盾和安抚国民情绪的良方。具体体现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低迷、部分国家内顾倾向加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黑天鹅”事件频发、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方面。根据全球贸易增长报告统计显示,1990年~2007年全球贸易年均增长率为6.9%,2008年~2015年年均贸易增长率则降至3.1%,刚过去的2016年则仅为1.2%,全球贸易增速已连续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就业率,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占比不断被削弱的欧美发达制造业国家掀起“再工业化”风潮。例如美国政府实施了“五年出口倍增计划”、“雇美国人、买美国货”等若干项引导制造业回归、促进就业率提升的政策,一批跨国公司将跨国工厂回迁至美国本土,从事制造业者数量持续攀升,且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优势不断被削弱。
二、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 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就必须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即市场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需求市场增长迅猛。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前提下,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量”的满足,而更加注重对“质”的追求,不同人群间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层次也愈加明显与丰富。反观市场上的供给侧,尽管国内市场在智能手机、电脑、家电等制造领域已处于世界上较为领先的水平,但在大到汽车、飞机,小到奶粉、马桶盖等诸多领域与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相比仍相去甚远。另一方面,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工业领域则普遍存在过剩产能。一端是人们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一端是某些行业供给严重过剩,究其原因,在于低水平供给与人们高标准需求之间形成矛盾。因此,在出口疲软、投资不可持续的背景下,必须通过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来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从而抓住需求这一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引擎。
2. 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中仍处于中低端的位置,距离成为制造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引发的高端制造业回流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的转移对我国形成的双向挤压。因此,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必须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引导我国经济发展"脱虚向实",实现经济发展保持中高等速度、迈向中高端水平,进而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 我国制造业现存问题
1. 大而不强、大而不忧问题突出。经过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形成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被称为“世界工厂”。根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了全世界60%的鞋服、70%的手机以及80%的空调,仅从产量而言,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因素包括高污染、高耗能、低劳动成本等因素。
首先,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消耗与浪费。我国工业消耗能源占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消耗总量的三倍之多,单位GDP耗能指标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3.7倍。其次,就劳动生产率而言,按小时计算我国劳动生产率仅为德国的25%、日本的21%、美国的17%。此外,我国二次产业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与破坏。无论是我国从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还是从外部环境约束而言,高污染、高耗能、低劳动成本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
2. 横向上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纵向上处于价值链分配的低端。现阶段,从横向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占比过高,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占比较低。我国虽然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十年在工业生产总量上完成了对欧美发达工业国家的赶超,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生产技术水平弱、科技创新含量低等问题仍旧突出。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第二产业整体发展思路是追求量大而不追求质精,且生产技术主要是模仿发达国家技术后自身加以消化与吸收,难以获取高精尖技术。此外我国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使得科研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造成创新成果轉化、落地率低,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最终见诸于市场产品的少之又少。
从纵向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中低端。在全球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中,我国制造企业大多充当两种角色,一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进行来料加工,二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本土化生产。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企业通常只参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例如一部售价六百多美元的苹果手机其利润率在70%左右,而中国的代工厂代工一部苹果手机仅能获利4美元左右。
3. 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创新能力亟待提升。随着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现象逐渐凸显、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逐渐降低,加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低成本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
在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同时,由于创新能力的不足,我国制造业新的增长引擎尚未形成。在初始阶段,由于具有后发优势,我国制造业技术通过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发达国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技术水平不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逼近,技术学习的难度也不断加大。此时,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高低就成为是否能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在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创新意识欠缺、研发投入不够等因素。
四、 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守住低端,争取高端。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期,即由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迈进的时期。在此阶段,应把握好低端制造业与高端制造业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守不住低端,传统制造业出现断崖式下跌,则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硬着陆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始终迈不进中高端,始终囿于中低端制造业的圈子,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缺少新的引擎和动力。
因此,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在迈向中高端的同时守住中低端。首先,迈向高端是指通过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及对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预判不断提升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在充分考量和发挥我国制造业特有的路径依赖以及自身异质性的基础上缩小与发达制造业国家之间的差距。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将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产业化、规模化以及市场化,不断增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引导民间投资积极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次,守住低端是指在还没形成可替代的新比较优势之前,仍需守好中低端制造业,努力保持传统比较优势不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短期内必须坚定不移地守住、守牢。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红利逐渐消失,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后发优势不断显现,在此背景下,要守住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演变。一是要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大化产品制造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产出与效益;二是以“工匠精神”为支撑,以专有技能为核心,不再以低成本竞争为目标,而更加聚焦对高品质、高性能的追求,扎实地将中低端制造业做到极致,力争在全球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取得无可取代的领导地位。
2. 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就全球制造业竞争环境而言,新兴国家不断崛起,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一场新的影响巨大的产业革命正在发生。在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环境与竞争条件急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借鉴较为成熟的“德国工业4.0战略”,从而加速推动和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具体而言,“德国工业4.0战略”值得借鉴的方面有:一是将制造业发展方向定位于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多仍停留在“工业2.0”阶段,对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先进手段的利用率不高。要想尽早实现对发达制造业国家的追赶,首先需尽快在“软件”方面完成制造业的服务化、信息化与数字化改造。二是注重和发挥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的作用,展现中小企业的“独门绝技”。德国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较难进行多元化生产。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只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因此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差异化生产,凭借专有设计水平以及精专的制造水准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以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差异化而著称,因此可以保持高度的竞争活力。三是构建完善、统一的工业标准体系。在制造业设备设计方面,“德国工业4.0”均进行了详细、独特的分类,要求所有制造商在生产时根据分类要求使用同一语言。我国目前制造业借鉴德、日、美等多国标准,而各国标准间差异较大,造成我国制造业标准较为混乱。对工业生产标准进行统一,可以避免在进行跨系统、跨平台生产时相互间的不兼容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3. 切实提高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核心是切实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升,需要扎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作为一种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的产品,科技的研发需要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以及有效的内部实施机制。
外部政策环境方面,中央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与布局规划,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优势进行错位化发展。与私人部门对研发进行投入的性质不尽相同,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搞好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主要资源向初始阶段的基础技术研发进行倾斜。对于私人部门企业而言,企业类型不同决定了需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自主创新:首先,对于行业领导型企业而言,应通过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性投入进而掌握某一产品研发领域的核心话语权,形成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产品;其次,对于其他类型企业而言,应结合自身优势,围绕行业内的标杆产品或领先技术进行改良式创新,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利网,进而突破技术垄断,增强与行业领导型企业间的谈判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立东.“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4).
[2] 黄群慧.振兴实体经济要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N].经济日报,2017-02-10.
[3] 国家统计局.2013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 吕政.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制造业升级[J].财经问题研究,2015,(10).
[5] 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工程研究,2013,(5).
[6] 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5,(6).
[7] 杜穿忠,杨志坤.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8] 周其仁.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04-30.
[9] 江飞涛,武鹏,李晓萍.中国工业经济动力机制转换[J].中国工业经济,2014,(5).
[10] 金碚.工業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
[11] 蔡昉.防止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4-12-31.
[12] 徐康宁.坚守实体经济,以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N].新华日报,2017-12-20.
[13] 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3,(2).
[14] 宋洋,吴昊.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要素效率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7,(23).
[15] 孙茂国,陈国文.金融业利润增长对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4).
作者简介:杨建龙(1962-),男,汉族,陕西省澄城县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产业政策等;张根学(1981-),男,汉族,陕西省大荔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阎沭杉(1990-),男,汉族,河南省孟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