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

2018-03-14 18:54张清雲梁强
对外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模式

张清雲+梁强

[摘要]运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法,从“互联网+”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入手,研究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特点,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互联网+”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117-02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and network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sharing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et plus, researches the problem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sharing,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sharing, and proposes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Resource Sharing; “Internet +” Mode

[作者简介]张清雲(1996-),女,汉族,重庆人,学生,研究方向:经济学;梁强(1979-),男,汉族,安徽合肥人,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校级A类+项目编号:201712026177)。

一、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特点

(一)高校内流通

由于受到高校信息技术和校内规章制度的限制,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存在高校内流通的特点,只有认证的IP地址才可登录高校官方网站并通过互联网查阅图书馆各类资源或资料。除互联网共享外,其实还有线下共享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也得凭卡进入,即使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允许校外人员通过办理借阅卡的方式获得进入图书馆的许可,但是就长远而言,由于图书馆是一个固定的点,而人们的住所极其分散,当急需某类资源时,通过线下共享的方式是极其不现实的,这也是为何高校图书馆资源存在高校内流通的特点。

(二)单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发信者和收信者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收信者向发信者发出信息,而无收信者向发信者反馈信息的沟通类型。图书馆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图书馆作为发信者向读者即收信者发送信息,而读者无法反馈信息给图书馆,这就往往导致读者想要的信息没有,而图书馆很难根据需要来更新或完善馆藏资料。久而久之,图书馆就会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自古以来,人类的交流沟通就讲求有来有往,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图书馆单向沟通的方式阻碍了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传统纸质媒介

截至目前,图书馆的资源仍以纸质资源为主,这也跟其性质有关,从古自今,最好的保留信息的方式就是通过纸和笔的书写,将信息记录成册交由专人保管起来,这在20世纪90年代是非常重要的保存资料的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资料开始以数据的方式保存在网络之中,这种方式更加保险,毕竟书籍会面临潮湿、虫蛀等风险,但并不是通过信息技术保存就不存在安全风险,如果遭受恶意攻击,很有可能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因此,建立档案库就很有必要,图书馆就具有此项功能。图书馆仍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信息网络技术为辅来保存资料与信息。但传统纸质媒介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它不能同时满足多个人的需求。但是互聯网技术就不同,它可以将资源转化为数据,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同时满足每个人的同种需求,使得资源不再具有独占性,更能推动资源的共享。

二、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希望图书馆资源能越来越丰富。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总藏量达789亿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比2007年增长了49%;各级财政对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数达9349亿元,其中购书专项经费1478亿元,人均购书经费109元;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434亿,文献外借册数达到33191万册次。可以看出,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量大,关注度高,但分配到每个人手中就很少,图书馆资源的现状就是总量大,人均少,且个人对购买图书的意识弱,还未养成全民购书的习惯(见表1)。

另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数量从2007年的2064个增至2013年的3076个,但总藏量只由53亿册增至789亿册,这与公共图书馆的增长严重不符,最为明显的是人均藏书量只从039册增长到058册,虽说这有人口基数大的影响,但还是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公共图书馆数量激增,但总藏量跟不上其数量增长的速度,且人均藏书量的发展严重滞后。

三、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过窄

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渠道,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不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进而导致教学资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另外,就图书馆馆藏来看,缺乏全面性。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浪费与破坏

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有了智能系统的帮助更好地实现了图书的管理与维护。尽管如此,仍然会因为个别不文明现象,导致图书的浪费与破坏,图书经常会出现缺页少码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为破坏电脑等,在借阅书籍时很难清楚地了解到借阅书籍的余存量。除此之外,图书馆桌椅毁坏、定时维护修理等都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不完善

虽然很多一流的高校基本实现了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全覆盖,但是还有很多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也是造成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各高校存在用户权限及IP限制的问题,这使得高校之间资源流通变得更加困难且不易突破。同时鉴于各大高校急于维护自身优势的特点,往往更加注重控制外部人员的行动,这些屏障与壁垒都将阻碍资源共享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过窄问题,可以借鉴阅读网站,将图书馆的实体书籍转化为数据的模式,上传到互联网,使用这一新型的大众媒体传播渠道来扩宽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将各个高校图书馆通过广域网连接起来,使得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资源互联互通,由点及线,点线结合,即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发展各自的互通性。

针对图书馆资源浪费与破坏的问题,要积极提升审核技术,加大惩处力度。要明确图书馆资源的所属问题,同时在给予使用权时,要预先制定一系列规定,减少破坏的发生;对于浪费问题,应该利用云技术,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来评断出各种资源的需求量。根据需求量来决定供给,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不断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打破用户权限和IP认证的限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通过共享资源来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弥补自己的劣势。

根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存在单向流通的特点,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它改变为双向流通的方式,增强用户体验,通过不断的交流反饋,来完善图书馆资源配置。还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使得资源配置更有针对性。

通过了解图书馆共享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增加图书馆总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图书数量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书换书的方式来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开展图书阅读活动,刺激人们读书的积极性。国家财政部门及各级政府对于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要精准到位,避免资源浪费。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图书馆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方便快捷。而所谓的“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模式是创新时代的又一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应该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王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 2008(4).

[2]杨萍萍.高校图书馆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管理评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3]许成香,张泰山.近十年来高校资源共享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9).

[4]官凤婷,高波.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12(5).

(责任编辑:乔虹董博雯)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模式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永续债券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