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灵
[摘要]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主要包括偿付本息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提出了优化理财登记系统,加强系统直联工作,推出创新型理财产品,健全投资者风险评级机制,创新与规范理财营销,加强风险管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2-0113-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老百姓手中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长。
自理财产品诞生以来,我国银行的理财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017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年)》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存续余额为290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5万亿元,增幅约2363%。不过,虽然整体上看,银行业理财总体规模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但在农村,很多当地的老百姓也慢慢摆脱了有钱存定期的传统思路,也逐步接受了理财产品的投资观念,所以村镇金融机构的理财规模目前在高速增长中。特别是其理财的存续余额,2016年约为16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987%。
但是与此同时,风险也在日益显露。受2016年全国“资产荒”的影响,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一直处于低位。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 2016用募集资金数额的加权平均计算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兑现其客户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79%,较2015年下降了90个基点。2016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下降了约07%。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不仅理财的收益率呈整体下滑趋势,理财产品的亏损数量也进一步攀升。截至2016年,有88只理财产品在终止到期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所以理财产品并不是百分百保本或者能够抵制通货膨胀的,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谨慎起见。
此外,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概率偏低也是一个问题。根据融360网站相关研究显示,能够达到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概率大概只有30%。很多理财产品还存在虚假销售的情况,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虚标预期最高收益率,而在合同中又隐晦指出存在达不到的可能性,普通投资者很难识别。
因此,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和推广银行理财产品的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和思考其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保证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个人理财产品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既然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它就不能等同于储蓄,而是风险和收益均高于储蓄,这种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属性,不仅体现在投资者身上,同样体现在发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
中国的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善,很多方面正处在起步阶段,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放在理财产品发展研究上。
在理论模型方面,于斐深入研究了风险,尤其是如何应对市场风险。他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阐述和分析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变动与汇率、利率以及CPI指数等的变动关系,从而为理财产品的设计提供收益率的参考数据。
谢雪练从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分析现阶段国内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基础环境,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设计对应的投资组合,使其更好地规避风险,甚至得到超额回报,指明了理财的新方向。
在实证研究方面,董旭楠从产品创新、制度监管、经营理念等方面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特别提到了如何防范系統性风险。
国外学者如F莫迪利亚尼与宾西法尼亚大学的R布伦博格等在仿照企业管理的知识基础之上,创建了理财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他们指出,理财其实是投资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储蓄行为,并且在整个的生命周期内去实现他的消费和储蓄的一种行为。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银行的存款利率已不能满足人们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而股票、基金、黄金等投资产品风险相对较高,由于银行理财购买方便、分部网点多、不需要繁杂手续和较强的金融知识等优点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产品结构、起点认购资金和资金投向不同,不同理财产品收益偏差较大,特别是理财产品的期限从1天到几年不等,收益率经常可以差好几倍。目前常见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概在年化收益率4%~6%之间;2门槛高,起点认购金额一般最低为5万元,收益高的理财产品通常需要百万以上的资金;3产品种类主要分为保本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4普通投资者相对金融知识匮乏,在进行投资时需要专业理财人员进行指导和解释说明;5大部分理财产品需要持有期满才能回款,流动性相对较差。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分析
(一) 偿付本息风险
初始阶段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采用资金池的操作模式,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与低风险并存的主要重要原因。不过,这种模式导致产品无从定价、无法进行单独核算,而且由于产品投向不明,单款产品的风险无法识别,一旦某项投资发生风险可能会波及多款产品,如果后续资金不足,甚至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等。虽然对银行理财业务单独建账管理已经是各省市银监局三令五申的要求,即银行自有资金不得与客户投资资金混用,但资金池业务完全关闭尚需时日。特别是短期性(主要是指3~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因为缺少长期资本的支持,如遇到股市急速下跌,便会迫使出资的银行面临刚性兑付的巨大压力,只能大量赎回在股市的资金。与此同时,同环境内的基金、券商、信托出于维护与银行资金方的客户关系,也会急速回笼资金。甚至某些券商、基金让银行的资金先退出,从而损害其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操作风险
很多商业银行理财销售人员出于业绩需要,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披露不完整或者简略带过。在产品介绍和业务宣传中,只注重强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特别是过分强调最高收益率。对于理财产品投资的对象、投资组成比例、收益率测算等很多重要信息的披露不全面,或者过于专业,导致金融知识不足的投资者无法充分识别产品内在风险。在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时,不严格按照程序和客户实际情况来操作和实施。这些都造成客户在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时,很多不了解产品而购买了与自己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高风险产品。
(三)流动性风险
银行无论资产、负债还是中间业务,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其中,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就是其中之一,普通的生产制造企业、地方政府融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问题都是环环相扣,如果其中的一条资金链断了,势必危及到其他行业,最后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表内风险急剧上升,更难兼顾两头。此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去杠杆化步伐逐步加快,也导致市场资金紧张,也加剧了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另一方面,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投资者在急用资金时可能面临无法提前赎回理财资金的风险,或者面临按照不利的市场价格变现所致的亏损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理财产品收益是以货币的形式来支付,而且一般在购买时就定好了利率,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理财产品到期后的实际收益下降,特别是存续期间长的理财产品,通货膨胀的风险更大,这将给理财产品投资者带来损失,而且损失的大小与投资期内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
五、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对策
(一)优化理财登记系统,加强系统直联工作
2017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理财登记系统分别完成了1月和6月的两次升级优化,同时与时俱进地调整了资产、负债的分类和结构,优化了登记和查询信息的效率。至同年6月底,全国共有747家银行与理财登记系统进行了联网,较2016年末,增加了62家。同时,为提高理财信息登记质量和效率,应提高对系统直联工作的认识,2016年已经和两家商业银行建立了系统直联工作,全国理财信息登记的系统直联工作已全面启动。
(二)推出创新型理财产品
转型、创新和发展逐渐成为2016年各大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关键词,各家银行都积极推广和宣传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理财产品,追求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正不断加大净值型产品的推广力度,开放式的预期收益型产品正逐步取代封闭式的理财产品。其中在净值型转型和开放式产品的发展速度较快的两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招商银行零售端产品已达到了基本转为净值型产品的要求,而工商银行的产品类型更为丰富。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目前转型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开放式产品,在产品转型上起步相对较晚。但不少银行已逐步加大了对净值型产品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开放式产品创新的研发上,地方商业银行成绩斐然,零售端与同业端均有T+0计息的理财产品推出,比如晋城银行的“睿添利T+0现金管理型产品”在零售端不仅达成了T+0到账,也实现了T+0起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流动性。宁波银行的同业活期化理财产品支持同业客户线上购买T+0计息,对于更为依赖同业业务的区域性银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商业银行应做好产品设计和营销工作,与时俱进地推行创新型理财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投资者。
(三)健全投资者风险评级机制
商业银行应对投资者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后,确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和偏好,向客户推荐适合其购买的理财产品。同时,必须严格遵守风险测评结果,不允许客户跨级购买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目前商业银行的评级手段仍以客户单方面填列为主,金融机构对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无法保证,因此建议引入相应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或者征信机构,提高问卷调查质量。
(四)创新与规范理财营销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应实行差异化销售,向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加强规范化操作,防范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在产品销售和推广过程中,最好分开操作风险评估和产品合同签订,风险评估人员由专人担任,并对评估结果负责,这样能保证风险评测的准确性。销售人员应严格遵照评估结果对客户进行理财产品的介绍和推广,有效规范营销行为。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控
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创新不足,新型理财产品推出困难。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混业经营制度,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投诉及处理机制,在媒体上积极宣传,鼓励举报,对于客户举报的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并在社会上通报,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令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金融机构和个人退出市场,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加强对个人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队伍,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大部分个人理财产品购买者都是缺乏专业金融知识的普通老百姓,只能理解产品收益率、收益期限等简单概念,而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组成结构、收益计算等不甚理解,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凡是银行出售的产品,安全性都有保障,而没有意识到理财产品存在还本付息等风险。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l]Bart Lariviere Banking behaviour after the lifecycle event of“moving in together ”: An expioratory study of the role of marketing investm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eh,2008.
[2]CarlEwalsh Interest rate Volat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Money,CredandBanking,1984,VOI16,No2.
[3] 张翔人民币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15(5):27-28
[4]江华峰,姜志敏等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23-24 .
[5]董旭楠2006个人投资理财年度盘点[J].西北大学,2007.
[6] 仲小岚,刘新社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析[J].北方经济,2006(2):48-49 .
(責任编辑:顾晓滨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