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8-03-14 06:42张立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张立荣

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吉林四平 136000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手、足皮肤皮疹以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症多发于儿童,并具备有发热、呕吐、口痛以及精神差等临床症状,并容易导致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如果未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也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死亡的情况。该文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主要就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这一治疗模式对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独享,所有患儿均已被确诊。根据随机数字法来对60例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0个月~3岁,平均年龄(1.96±1.01)岁,病程 1~8 d,平均病程(3.01±0.61)d;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8个月~3岁,平均年龄(2.06±1.21)岁,病程 1~7 d,平均病程(3.21±0.54)d。就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检测,并给予退热、吸氧、止惊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并做好患儿手足皮肤和口腔的护理效果,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给予患儿降颅压处理[1]。给予对照组患儿丙种球蛋白(国药准字:S1994004)进行治疗,剂量 0.4 g/(kg·d)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观察组患儿在丙球总蛋白基础上加入干扰素(国药准字:S10970077)进行治疗,并将80 μg/(次·d)剂量的干扰素进行计入注射,持续治疗 3 d,然后就两组患儿的尔林擦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2]。

1.3 观察指标

该次医学研究中,就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以及脑脊液WBC正常时间等临床治疗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如下。显效:患儿的所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恢复清醒;有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其皮疹基本消失;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了进一步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

在该次研究中,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儿其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脑脊液的WBC正常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指标对比[(±s),d]

组别 发热消退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 脑脊液WBC正常时间观察组(n=30)对照组(n=30)6.15±1.15 3.12±0.96 6.44±1.23 3.02±0.98 5.94±1.01 2.15±1.03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在该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照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多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来进行传播[3]。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为手足以及口腔黏膜部位有疹子,并伴随有发热、精神差以及口痛等症状,少数病情严重者还会直接导致患儿死亡。患儿在患上手足口病之后,其免疫能力也会随着病情发展而不断进行变化,并且容易出现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如果对该并发症未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进行手足口并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治疗,也就成为了现阶段医疗行业所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借助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模式来进行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时,其具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对于患儿的预后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早期不建议常规应用丙种球蛋白来进行治疗[4]。通过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热程、神经系统阳性病理的持续时间,治疗机制如下:①丙种球蛋白中包含有健康人血中多种病原体的特异抗体,并能够结合病毒抗原起到良好的病毒灭活效果,此外丙种球蛋白还能够增强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从而起到良好的吞噬和杀病原体效果。②借助于丙种球蛋白能够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并使得患儿自身组织皮肤的破坏得到减少。③丙种球蛋白中包含的康细胞因素抗体,还能够有效减轻对血管周围的损害,并阻断其对患儿脑细胞的免疫刺激,从而有效减缓患儿的炎症反应。④借助于丙种球蛋白还能够使得血浆渗透压得到提升,并起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脑脊液的WBC正常时间,这是因为干扰素具备有良好的机体免疫能力调节作用以及广谱抗病毒效果,其通过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模式,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直接病毒的正常繁殖,来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干扰素还能够通过中断病毒感染的模式来限制患儿体内病毒的限制,并能够使得巨噬细胞以及T细胞的杀毒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脑脊液的WBC正常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73.33%(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时,通过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模式,其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儿的治疗速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来有效避免后续治疗的被动以及该疾病对于患儿的影响,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