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时代我国国民精神构建问题

2018-03-13 19:27王蕊
人文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民族复兴精神状态

王蕊

内容提要 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当下应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国民应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允许思想的自由发展、正常交锋,并以社会的精神正能量加以引导,指引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

关键词 精神状态 思想文化 价值取向 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12—0120—05

一个社会民众精神状态好坏及对其思想文化的提升,除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外,根本上,取决于民众对社会价值观系统的认可与践行。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对以往社会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反省总结。在此过程中,逐渐正本清源,找到社会真正的问题所在。在精神文化上,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

十八大以来,中国现实社会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从严治党和反腐行动呈现社会新气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基于社会现实把从严治党和惩治腐败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扭转社会风气。习近平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八千五百多万党员,在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事业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五年来,查处的官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都令人咋舌,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作用。而且,《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法规也纷纷颁布,力度之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权钱交易令人发指,巨贪的天文数字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忽视公平正义,引发社会不同阶层对社会道德滑坡的担心。在一个价值观分裂的社会,难以有效地形成凝聚力、向心力,长此以往,社会撕裂的状况就会越发严重。

从严治党和反腐行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许多沉珂起到了肃清作用,振奋了国民精神,把信心带给了与错误行为作斗争的人群。这是群众的衷心期待。越来越多关心国家发展前途的人们认识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如不及时反省和纠偏,改革的成就将会被蛀虫挖空,社会主义的宏大基业将危于旦夕。这五年的从严治党和反腐行动,效果有目共睹。从“纠四风”到“两学一做”,走群众路线,逐渐把党员队伍整肃一新,尽管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自觉、守纪律、起模范作用的党员意识逐渐得到强化,在整个社会起到较好作用。

2.民众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充满期待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调结构、稳增长等措施相应出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观念意识上夯实了发展的基础,也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银行构架的搭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魄力,广大民众的热情被点燃。尽管中华民族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民众素质的提高也需一个过程,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向是被广大民众接受的。这里复兴的意义不是简单地指回到汉唐盛世,现代意义的复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构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安稳、国家强盛的世界强国。

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传统里的集体意识和价值观在这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强大的传统民族意识是“民族整体的利益大于个体”。为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全体民众的精神是振奋的,逐渐统一认识。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性和适应性,民众的自信心越来越坚实,终将排除各类干扰,凝聚起各个阶层力量,形成强大的动力。

3.社会愈加重视精神文化需求

卡尔·雅斯贝斯曾说:“一百多年来,人类状况的问题愈益紧迫起来。每一代人都曾经从自己的角度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以往,仅仅是少数人焦虑地思考我们的精神世界所面临的危险,而现在,大战以后,这种危险的严重性已是人人都清楚的了。”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如何更加重视人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当下有待进一步建设的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可撼动。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也在反省,过去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精神层面的代价难言轻松。以至于社会后果逐渐显现出来,表现在:社会价值观混乱,民众伦理道德规范迷失,以物质标准代替精神标准,等等。在物质条件逐渐丰裕的当下,面对这样状况,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人的精神追求是人活着的根本目标。一个社会必须重视对精神文化的提供和培养。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代表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被边缘化、弱势化的价值标准、伦理道德规范等,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真反省和矫正。尽管社会上仍会出现不少低俗、亚文化等现象,这些现象不时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但这一行动就已经表明,民众在关注、在担忧、在讨论中不断警醒,自我提升。可以看到,民众的精神需求从低谷中开始回升,自觉地遵循真善美的底线,逐渐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需要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在精神层面加大建设,培育良好社会氛围,担负起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引导责任;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个体的精神需求自觉,逐渐有力地推进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改变。

4.在包容中规整散乱的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取向,尊重并且做好引导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群体精神状态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众曾经从以往保守的状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奉行怎么都行的价值取向,社会思潮、多种主义和观点混乱并存,直接冲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空间。十八大以来,通过对文化发展多方面的问题应对,诸如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有力地以文化凝聚人心,指出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对文化领域里的诸多错误现象进行了纠偏,既保护多元文化的发展,又对违背正确价值观的文化问题进行了清理。比如,演员的天价报酬问题也在处理之中。这表明,亟需在民众中形成真正的“付出与回报”的健康文化心理,杜绝畸形的文化消费。需要明确的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对散乱文化价值观的规整,并不矛盾。有效地处理一和多的关系,即在弘扬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保护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时,在多元文化取向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价值观,更好地被接受,是一个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endprint

未来五年,正是大力进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机,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1.营造和谐环境,寻求基本价值共识

社会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努力营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汇聚全社会的力量,以达成理想社会的目标。面对社会价值认同曾经混乱的客观现实,要在全社会建构起和谐的运行秩序,在和谐的社会环境里倡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取向,使得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价值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面对价值冲突的现实,唯有致力于营造一个包容的社会氛围,达成基本价值共识,消弭价值冲突,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包容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环境的核心。费孝通说过:“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价值观冲突背后呈现的是现代性发展的困境。但是,强力压制发展的动力,也是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因此,唯有通过对话沟通,才能从冲突走向合作。未来中国社会应着力挖掘的价值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从传统文化里去挖掘现代可用的价值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从世界文明那里去发掘各种文明之长,为我所用。惟其如此,一个包容的、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和谐环境才有可能建成。

人类发展历史表明,基本价值共识的达成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当下,基本的价值共识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和谐环境的建设,除观念意识之外,法治和制度建设是这个目标的根本保证。

2.繁荣思想文化,提升精神正能量

思想文化的多元是社会现实存在的一个客观反映。社会的思想文化繁荣依靠的是多元思想文化的碰撞,这种碰撞会生发出社会不竭的发展动力。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对思想文化的驾驭和从中获益如何,直接反映的是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从历史发展看,如果一味简单回避社会思想文化的反省和讨论,会导致社会发展健康方向的偏离。对错误与正确会丧失明晰的判断。所以,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讨论,如何保证反思的积极性,以及如何保证讨论的建设性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些无益于社会进步的反省和争论,是需要禁止的。但是,因噎废食,简单地一禁了之,从长期来看对社会发展不利。因此,对思想自由的保护是必要的,当然,如何保护,也需要智慧。

自由是人类文化传统的深层意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思想自由,是社会创新发展的最大动力。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建构一个宽容的平台,在鼓励充分表达的前提下,在社会允许的边界内,以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引导民众的思想文化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允许思想的自由发展、正常交锋,并以社会的精神正能量加以引导,以使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

3.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凝聚全社会力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根本基础。实践决定着价值观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观的基本指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延续,需要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传承。这一事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明道路,只有价值观基础夯实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会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三个资源:一是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二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三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借鉴。面对这些资源,需要去梳理、提炼。对传统的、西方的价值精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融合现代实际的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从中滤析出承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依靠的精神力量。这需要理清其中的逻辑和线索,采取能够被接受的方式对大众进行教育和灌输,其中关键在解决价值观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问题。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精神贯穿整个价值观教育,特别是注重个人层面的建构,诸如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只有当社会的个体感觉到被尊重,拥有了安全感,个体的精神就会得到张扬,能够以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之魂,有助于凝魂聚气、凝聚共识促改革。必须清楚,价值观教育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代际的继承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手段上着力。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何种教育内容是当下急需的,当下受众的特征及发生了何种变化,以及如何调整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总之,加强价值观教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保证。

4.培养现代精神和强化现代意识,建设现代化国家、社会

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笔者以为,要强调法治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诚信精神;开放意识、传统意识、环保意识、民族意识。这些精神和意识与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必须具备这些精神和国民意识,才可能呈现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毋庸讳言,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掺和不同的杂音,这些意见,或拘泥于小群体利益,或对自身狭隘的认识视而不见,或因个人偏见而放大对国家怨愤,或一直存在敌对势力的破坏,等等。这表明建设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国家,何其困难。既要在基本的精神和意识上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又不能违背自身现实国情,做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需要具备开放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

培养现代精神和强化现代意识,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现代意义的国家、社会,还需要在具体的细节中展现,体现在对一个事件、一个人物等的处理上,是否秉持了现代精神和意识,这些行动直接关系到现代意义国家的生成。有意识的培育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需每一個国民个体的努力。只有双向的合力,才可能建成现代意义的国家和社会。endprint

5.创新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如何把中国的发展向国民、他者叙述,需要改造旧有的话语宣传方式。当下,讲述对象无论在年龄、知识构成、价值取向、接受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有的僵化枯燥的话语方式难以得到认同。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发展的内涵如此丰富,却难以获得一些大众的理解和认同,存在着诸多误解,甚至污名化的倾向,国际上的不认同又反过来影响着国内一些大众的判断。所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话语上如何建构以俘获人心,赢得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

特别是网民不断增多的环境下,传播的媒介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价值观多元化、个体原子化与社群网络化同步呈现,社会中间阶层逐渐扩大,出现了对个人权利诉求的重视,对个体意见表达的需求增强等现象,根据这些变化,话语体系的建设要适时而动,要在传播路径上“精准投放”,利用新技术关注舆论动向,重视受众“以我为主”的既定思维。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话语建设要接地气,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2)话语传播的效果,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良好互动的沟通平台上体现。(3)重视修辞在话语传播中的巨大作用。所谓修辞,就是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4)研究受众的知识、信息接受习惯,顺应网络时代的接受特征。(5)在宣传上对外更加主动,叙述好自身的故事,获取更大认同。

6.强化民族意识,发展中国精神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还要有载体,要有文化活动还要有文化产品。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中国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全球化的盲目崇拜,认为全球化会带来民族国家意识的消亡,而对西方宣扬的那一套普世价值顶礼膜拜,事实证明,这纯粹是一厢情愿。当下,全球保守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族国家意识明显增强,“黑天鹅”事件频出意味着全球民族主义的兴起。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凸显的国家之间的潜在冲突,应采取主动,积极筹划应对方案。这要求我们增强民族国家意识,从本民族利益出发,重塑国民精神,在一切变动面前,沉着应对,以我为主,防范于未然。增强民族意识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清楚民族的历史,并且,把这种认识融入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的方向就不会迷失。惟其如此,作为一个民族整体,在民族心理上才会成其为一个摧毁不垮,坚强、坚韧的团体;才能在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不会落后。

可以预见,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30多年的实践,将会证明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在发展过程中,民众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普遍认可,社会凝聚力将不断增强;政治上,国家治理现代化日趋成熟,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渐形成;经济上,国家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社会物质条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文化上,民众的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精神和文化伦理融入民众的生活方式之中;社会建设上,民众的归属感增强,和谐社会的目标基本建成。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目标也将会顺利實现。

责任编辑:秦开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民族复兴精神状态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还不都一样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国学教育热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新的认同分析
浅谈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新途径
在新形势下,增强宣传文化工作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