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乐 顾玲 马志贵(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e leukemia,ALL)是临床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多发于幼儿群体,具有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ALL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特异性地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阻滞恶性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但临床数据[2]显示,目前有超过1/4的儿童AL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GC耐药性,影响其治疗。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CEM-C7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塞米松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耐药性和miR-15b之间的关系。现具体报告如下。
CEM-C7为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GC敏感细胞株,由美国E.Brad Thompson教授(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提供,胎牛血清购自Hyclon公司、RPMI-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Trizol购自Invitrogen公司、SYBR Green荧光定量qPCR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地塞米松购自美国Sigma公司,Annexin V-FITC/PI双染凋亡试剂盒购自南京凯基公司,逆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
取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5%CO2、37℃、饱和湿度条件下常规培养、传代CEM-C7细胞。取适量对数生长期细胞,调整成2×105/ml的细胞悬液20ml。将细胞悬液充分混匀后随机分为10ml每培养瓶两组,1组加入10nmol/L地塞米松,诱导72h后获得CEM-C7耐药性细胞株CEM-C7R。另一组加入等体积无水乙醇,常规培养72h。
之后,CEM-C7R细胞株停用地塞米松,CEM-C7细胞株继续使用无水乙醇,两组细胞株均传代培养4、8、16、24周。之后均给与10nmol/L地塞米松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比较两组细胞系的相对存活率。并于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微小基因miR-15在两组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停用地塞米松诱导后,检测两组细胞的GC敏感性。传代培养1、2、4、6个月时, CEM-C7R 细胞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CEM-C7细胞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细胞系的耐药性检测
相对于CEM-C7细胞中miR-15b的相对表达水平,CEM-C7R细胞中miR-15b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两组细胞系中miR-15b的相对表达水平
GC是目前临床治疗ALL肿瘤一线药物,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但实际应用中,部分ALL患者可能出现GC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以CEM-C7细胞株为样本,给予10nmol/L地塞米松诱导72h处理,获得CEM-C7耐药性细胞株CEM-C7R。之后对两组细胞株进行去地塞米松培养1、2、4、8个月。显示传代培养1、2、4、6个月时,CEM-C7R细胞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CEM-C7细胞组(P<0.05)。可知经地塞米松处理后,研究获得耐药性细胞株CEM-C7R,CEM-C7R细胞株对地塞米松不敏感。
MiRNA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可感染RNA的表达和转录,进而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转移等等[3]。miR-15作为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MiRNA,属于miR-15/16家族,主要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侵袭等活动。Liang[4]的研究中发现,miR-15/16参与调节ALL患者的GC敏感性。本研究中,分析两组细胞株中miR-1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CEM-C7R细胞中miR-15b的相对表达水平与CEM-C7相比明显降低(P<0.05),证实miR-15b可能参与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GC耐药的获得,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CEM-C7 经长期低剂量地塞米松处理后可获得GC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miR-15b有关。
[1]王慧敏,欧阳涓,滕军旗,等.地塞米松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耐药及对miR-15b表达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6):695-698.
[2]王秀月,党学娟,汪湄,等.微小RNA在白血病细胞耐药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43):111-114.
[3]张金燕,张桔顺,许贞书,等.Notch基因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和介导抗凋亡、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4):919-924.
[4]Liangju C,Ming Y,Yan C,et al.Roles of miR-15b in endothelialcell function and their relevance to vascular diseases[J].YiChuan,2015,37(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