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红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方法:2017年3月—4月,医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0例,按照建立研究档案编号进行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80例。对照组常规高血压管理,观察组执行新的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脉压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98. 8%( 79/80),低于对照组72.5%( 5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升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社区慢性病,因人口老龄化、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等相关疾病发生率上升、烟草的泛滥、生活环境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高血压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脑出血、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关系密切,控制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关键目标[2]。但是在实践中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血压控制质量,医院尝试对建立高血压护理干预模式。以2017年3月~4月,医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入组,评价新的护理干预模式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4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建档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参照指南诊断,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②临床资料完整;⑧本地居民;④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如脑卒中,未参加其他干预研究、慢性病管理;⑤可以获得随访;⑥认知精神障碍;⑦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认知精神障碍;②无法配合调查;⑧参加过类似的研究;④血压获得控制。退出标准:①车祸等意外伤害;②医师要求退出研究;③失访;④突发其他重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入选对象160例,按照建立研究档案编号进行对照分组。对照组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61.4±9.4)岁。高血压病程(3.5±1.1)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伴随情况:超重与肥胖26例,吸烟24例,饮酒8例,血脂代谢紊乱45例,血糖代谢紊乱25例。血压分级:1级45例,2级30例,3级5例。居住情况:独居15例,与配偶46例,与子女10例,大聚居9例。观察组80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60.6±9.0)岁。病程(3.4±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伴随情况:超重与肥胖25例,吸烟25例,饮酒10例,血脂代谢紊乱44例,血糖代谢紊乱22例。血压分级:1级42例,2级28例,3级10例。居住情况:独居14例,与配偶50例,与子女9例,大聚居7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病程、居住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疾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用药依从性情况,留下联系方式,口头宣教,告知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督促患者每隔6个月复查1次血压,指导患者按时用药、控制钾盐的摄入,适量运动。
1.2.2 观察组
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处理,主要内容如下。
(1)干预模式:①进行1次院内的宣教;②强化院外干预,建立微信病友群,指定1名家属作为监督员,通过微信进行联系;③每月至少1次电话随访,了解疾病管理模式,特别是用药依从性情况、盐分限制摄入情况,督促落实疾病管理。
(2)院内强化健康教育:①除基本的口头宣教,推荐患者参加团体教育,轮动教育,每1周开展1次,要求患者尽量参加1期;②授权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独居的对象,由14例患者参加了授权健康教育;③同伴支持,由4名参加同伴支持,建立联谊,由同伴进行支持性心理健康;④坚持个体化、整体健康教育的原则,由2名护士共同讨论,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策略,将患者疾病管理前意向、意向、准备、行为、维持五个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推动患者的意向向前发展,进入维持阶段。
(3)干预内容:①用药干预,护士配合药师、医师进行用药干预、多模式合作,进行用药指导;②30名患者与护士进行签约合作,进行一对多的护理;③自行血压测量:推荐有条件的患者进行自行血压测量,12名患者自行购置血压测量仪,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以提醒患者血压控制情况;④采用智能手机,下载用药管理APP软件,手机可以提醒用药;⑤饮食管理,强调低盐、清淡、低脂、高营养,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患者饮食管理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膳食的结构不均衡优质蛋白的摄入不足、总热量控制不到位甚至过度,出现营养不良情况、水电解质摄入过少引起低血糖、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需要帮助制定膳食食谱,针对性的解决患者自暴自弃、重视不足、我行我素、控制过度等常见的膳食问题,重视辨证;⑥运动管理,推荐基本的运动管理策略,如确保一定的运动量、避免久坐久卧、五禽戏以及太极拳等健身运动,若身体状况较好,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⑦心理护理,特别关注频繁入院、独居与空巢、有家庭问题的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家庭访视,推荐同伴支持;⑧伴随症状,针对患者失眠、腿脚不便等问题,也进行用药指导。
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水平对比。两组对象的血压控制率。血压检测在晨间8:00~9:00时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血压水平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血压控制率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脉压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98.8% (79/80),低于对照组72.5% (5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音响因素较多,其中用药不依从性、饮食管理到位、运动少等是主要原因,在过去单纯的通过口头健康教育无法满足需求,而团体健康教育患者参与率较低[3-4]。为此,医院尝试建立新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院内的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从而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管理的科学认识,同时强化院外干预、随访,以提供更多的疾病管理服务支持,在干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多模式、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重視用药、饮食、运动等干预,同时重视发挥医护一体化、签约合作、自行血压测量等方式干预,发挥干预的效果。这些干预策略都有足够的循证证据支持[5-7]。一项基于8项研究1223例高血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家庭血压测量组的对象的服药依从性百分比[WMD=2.19, 95%CI (0.40~3.98),服药依从性达标人数[RR=1.25,95%CI(1.15,1.35),P<0.001。医院可以尝试灵活的应用这些策略,提高血压的控制水平[8]。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象6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为理想,干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达到98.8%,这对于减轻靶器官损害、防控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4 小结
护理干预可以提升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
参考文献
[1] Poulter,N.R.D.Prabhakaran,M.Caulfield,Hypertension[J].Lancet, 2015. 386 (9995):801-812.
[2]欧阳文婷,肖义泽,段义军.中国≥60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 32 (09): 1149-1152.
[3]冯芮华,王增武,罗爱静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 41 (04): 350-354.
[4]苏镇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一评2011中国美国欧洲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 22 (03): 214-217.
[5]解洪荣.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与诊疗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7, 38 (05): 298-304.
[6]宏毅,李宁.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效果的Meta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 (06):1-4.
[7]吴婷婷.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的Meta分析[J].健康研究,2018,38 (01): 44-48.
[8]王晓蕾,许燕玲,高美芳.家庭血压测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 (19):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