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人
著名诗人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县畈田蒋村人,原名蒋海澄。其父是个既封建又开明的中等地主。艾青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农妇对艾青的爱胜于父母,使他从小感受到了中国农民的纯朴。
“艾青”这个笔名是蒋海澄出于政治原因给自己起的。1932年年初,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1933年发表了寄自狱中的成名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投寄诗稿前署名时,基于对蒋介石的痛恨,毅然提笔“×”去了自己“蒋”姓下的“将”字,变成了“艾”,又因为“海澄”在他的故乡浙江金华读“青”,于是就在“艾”字后面添上了一个“青”字。从那以后,“艾青”这个笔名便随着他的一系列不朽诗篇名满天下。但需要指出的是:诗中的“大堰河”,其实是他的误记。
诗中的“大堰河”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賣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但“大堰河”出生村庄的名字是“大叶荷”,因为艾青没有了解这个村庄名字到底怎么写,就按照当地口音,写成了“大堰河”。
“大叶荷”一生命运悲惨:与前夫生了3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的下张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大叶荷”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受尽煎熬,仅4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叶荷”的乳汁,在她的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5岁才被领回家,但仍受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叶荷”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
艾青是18岁离家出走的,他后来在谈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曾说:“‘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
1992年,82岁的艾青再次回到故乡后,为新砌的“大堰河”墓题写了“大堰河之墓”的碑额。之所以没有把“大堰河”改成“大叶荷”,是因为“大堰河”这个名字已经与这位母亲融为一体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