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3-12 20:42王梦婷
医学信息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王梦婷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情况、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分别为(9.33±3.35)d和(2745±452)元相比于对照组的(14.36±4.28)d和(5016±568)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75%相比于对照组的78.13%,观察组优良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得到明顯提升,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5-0085-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危症,患者出现大量的状况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出现在十二指肠、胃等部位,症状是溃疡或穿孔,临床护理质量对于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21±2.14)岁;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26±2.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的基本资料、年龄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病情监护、营养补给等。

1.2.2观察组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为:①入院指导:面带微笑的引导患者完成入院手术,介绍相关的规章制度,熟悉相关的生活区域,记录患者的病情,将病情详细的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入院24 h后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释放,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积极乐观心态。③饮食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饮食指导,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④全程陪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进行全程陪护,与患者家属一起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记录相关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处理。⑤出院指导:患者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条件后,给予出院指导,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复查,学会自我保健和护理,出现不适,及时检查。

1.3 指标观察[3-4]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优:通过临床治疗,检测到患者的各项身体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治疗前,产生了明显好转或全部消失,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治疗前明显恢复或正常;②良:通过临床治疗,检测到患者的各项身体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治疗前,产生了好转,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治疗前有所恢复;③差: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治疗前,数据无变化或恶化,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治疗前,数据无变化或恶化。优良率=优与良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8.0软件此次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计量资料,用χ2检验此次研究中得到的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情况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分别为(9.33±3.35)d和(2745±452)元,相比于对照组的(14.36±4.28)d和(5016±568)元,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75%相比于对照组的78.13%,观察组优良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严重程度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进行区分,出血量较大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直接导致患者缺血休克。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避免患者因出血过多而导致休克死亡[5]。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旨为“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患者的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全方面的、优质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为患者缩短治疗时间[6]。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密切的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监测,然后才是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改变或措施,使得护理措施更加适合于当时的病况,避免患者措施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7]。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应先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的认识到护理措施的好处,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治愈率[8]。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琳.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12.

[2]梁恬娟.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147-148.

[3]王秀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9(13):123-124.

[4]汤月银,陈惠莲.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164-165.

[5]赵小蓉.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5(6):177-178.

[6]田红艳.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3):74-75.

[7]丁春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76-78.

[8]欧晓红.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男些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280.

编辑/李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