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妩媚+刘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教学辅助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微课对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确实有帮助,但是一些教师只是将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录制和处理,安排学生在课后观看和学习。这种情况下,微课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让微课為数学教学添光彩呢?
一、注重微课的趣味性,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并且学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微课的制作上,应多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注重微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微课的形象性,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有时碰到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就无从下手,并有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数学内容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的第一课时,课题是: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学生对于前、后的辨认比较容易,难点是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为了突破难点,我在微课中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学生听故事的时候也闭上眼睛。我提问:“你闭上眼睛能有办法很快分清大象的左、右边吗?”这个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弄清楚,只要和我们方向相同就能很快找到左、右边。然后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观教具———玩具小狗,先让玩具小狗和学生的方向一样,你能找到小狗的左、右边吗?再让小狗和学生的方向正好相反,用什么办法很快找出小狗的左、右边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最后学生分小组拿出带来的物体辨认前、后、左、右。这个微课视频虽然时间短暂,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总之,微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夸大微课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微课取代了教师的传统授课,成了课堂的主导。正如汪晓东博士所言:“如果你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将教学目标实施得很好,还有必要制作微课去翻转课堂吗?”如果说数学课堂如同烹饪小鲜,色、香、味是教师的烹饪目标,那么微课就是一种极好的调味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攸县网岭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