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宁
经典名著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不容小觑。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初中阶段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写作能力又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有哪些可行性策略呢?
一、客观认知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阅读精品,必然与其自身的文学性、历史性、社会性等综合因素有关。对于名著阅读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当然,一些名著本身篇幅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多,加之升学压力大,课余作业多,课外阅读时间局促。一些家长认为课外读物都是闲书,没有必要阅读,或者将名著进行提纲式压缩,制作成“促成饼干”,填鸭式让学生去啃。事实上,对于名著阅读教学,要从态度上进行转变,要关注名著在学生阅读视野、阅读性情、写作思维、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客观的心态,鼓励学生从名著阅读中感受文化。
二、兴趣激发阅读名著热情
名著本身所涵盖的范围广,篇幅多,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爱上名著阅读,兴趣激发十分关键。在课本教学中,对于名著的节选,《美猴王》《空城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教师可以由此来延伸到相关原著,鼓励学生从原著中来寻找乐趣。比如学生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该文选自《朝花夕拾》,而鲁迅的童年趣事往往令学生们神往,于是就从《朝花夕拾》中来掀起阅读热潮。
同样,在《美猴王》教学后,可以将影视作品融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观看影视剧。事实上,学生从影视作品的欣赏中,从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中,从奇幻、多变的动画表现中,来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孙悟空的通天本领,为阅读原著《西游记》奠定了基础。当然,对于名著本身除了文字记述,往往还会有生动的插图,饶有兴趣的海报。比如我们推进阅读《呼兰河传》,从其插图的分析中来了解人物特征,来认识萧红、祖父、冯歪嘴子等。从这些人物故事中,趁热打铁地鼓励学生将阅读整本书进行到底。
三、从得当的阅读方法入手
名著阅读教学要注重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名著特点,合理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阅读困难,增进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效果。一些长篇名著,因时间有限而无法给予完整阅读,但只要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则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效率。不同的名著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对于《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智谋”,鼓励学生从精读中来欣赏名著中的细节,特别是一些对话中的话外之音,抓住文本写作的关键情节,慢慢品味其中的立意、构思、人物关系,以及文本表达中传神的妙语佳句,在精读中获取对名著的情感体验。
再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作为谋攻的杰出代表,整篇文本在语言运用上,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勇谋,曹操的多疑猜忌,以几条草船来诱敌,借的十万支箭,成为后人称赞的趣闻。因此,在精读中,要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反复阅读,揣测文本的语言特色,汲取知识的精髓。当然,对于非重要情节,可以采用快速阅读法,即略读,不必要执拗于某一点,而是要从文本前后的传承与贯通上,了解其大意。初中阶段须要阅读的名著相对较多,而对于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有效的引导,带领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方式,从名著阅读中获得更多人生启示。
另外,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还要关注读书笔记的写作,特别是养成阅读与写笔记的习惯,从文本阅读中,真正去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去品位作者的情感,必要时对于喜欢的篇章段落要进行摘抄。
四、搭建便于阅读名著的平台
阅读名著须要营造相应的氛围,要为学生搭建名著阅读平台。一方面可以创建班级名著读书角,结合班级图书资料现状,在教室内陈列名著书籍,并进行定期更换,张贴优秀学生的读后感,以及名著阅读书目推荐等,来营造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另一方面,拓宽班级名著阅读教学的范围,与学校图书馆展开名著阅读书籍交流,讓学生在教室里快速、便捷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名著书籍。
同时,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如何认知名著,如何展开名著阅读计划。针对学生提出的课余时间少,名著篇幅过长等问题,教师可以从具体的名著阅读指导实践教学中,师生共同阅读一本名著,共同交流和沟通,共同感受和排解阅读难题。阅读指导课是提升学生阅读趣味,增进学生名著阅读积极性的关键,通过阅读指导课,让学生从平时的阅读积累中,随时发现问题,从名著知识的浇灌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比如在课余、课后安排适当的课时来进行阅读竞赛,组织阅读读书笔记展评,开展名著即兴演讲,名著辩论会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收获知识,从阅读中增进人格修养。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名著阅读教学,积极探究应用策略,努力创新,大胆实践,为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奠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256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