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超(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1)
课堂教学诊断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诊断研究的重点反映和集中体现,诊断者运用各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教师课堂上的自我诊断是课堂教学诊断的灵魂所在。诊断的内容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如下图)。实施课堂教学诊断,诊断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所诊内容的充分掌握;诊断者在激励的言语下提出问题和建议;诊断者要有及时的行为跟进研究;要建立起良好的诊断机制。体育课堂诊断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课堂互动模式,通过对学生、教师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专业等角度来发现不足,各自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诊断是一个互动式的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课前部分——授课者说课,看课者与授课者对教案进行分析;看课部分——看课者按照评价表要求进行课中观察;评课部分——看课者集体评课,并形成分析报告。课堂教学诊断一般采用学习团队的形式集体完成,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每人就一个方面重点观察,从教案分析到课中观察再到评课诊断,始终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最后形成比较详细、客观的诊断报告。
传统的看、评课随意性较大,而课堂教学诊断则增强了看、评课的规范性。看课者有明确的任务,评课时要围绕自己观察、研究的中心内容公开阐述观点,在课堂教学诊断分析中要完成书面诊断报告。诊断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按照课堂评价表的设计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定量打分;第二部分是定性分析,看课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结合课堂情况有针对性地表述,肯定教学特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授课者提供参考。
课堂教学诊断是一个前后连贯的教研活动,课前分析、课中观察和课后评价是围绕研究任务展开的,评课时不再是单一地表述好或者不足,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类型和授课教师的特点,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努力挖掘授课者的教学经验和特色,更要善于提出教学中应加以改进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最终形成诊断报告。
课堂教学诊断更适用于教研组或教师工作室等集体性组织,课堂教学诊断过程一般由组内成员分工完成,部分人专门研究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部分人重点观察教学过程,部分人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教研组教师的组成情况安排教师的看、评课任务。通过化整为零,看课者可以突出研究重点,增强看、评课的针对性;在评课时,化零为整,把各自的观点汇集成诊断报告。这个过程改变了传统看、评课的“单兵作战”模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整体合作和智慧碰撞。看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合作体,他们都通过课堂教学诊断获得了经验。
崔允郭教授指出,看、评课是专业化工作,需要范式转型,转变思维方式,实现三个“走向”: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对立走向理解、从业余走向专业。看、评课要特别重视教师专业的思维,要重视对“看、评课”的研究。基于对看、评课的专业要求,课堂教学诊断首先转变的是教师的观念,是把看、评课也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框架中,使教师树立看、评课的专业程度决定专业化水平的理念;不仅要引导教师积极争取讲授公开课、评优课,更要引导教师学会看课、评课。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诊断可以使授课者从中直接受益,如果教研组针对一位教师,连续多次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不断地对研究的问题深入探讨,不断地促使其改进教学行为。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理论理念对课堂学生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理解程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课堂诊断的意义也在于此,通过体育课堂诊断这种特别的互动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制度,让体育教师都具有各自的独特的教学特色,并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得到时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实施课堂教学诊断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诊断机制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诊断更有依据和富有成效,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尽量完善的诊断机制,即在走向诊断课堂之前的准备到诊断课堂之后的行为跟进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程序或规则。有了良好的诊断机制,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诊断有“据”可依,同时为一些“新诊断者”走向诊断课堂之前提供初步的诊断准备,摆脱起初的不知所措之感。在建立良好的诊断机制的同时,要赋予它一定的灵活性,不能以“教条”处之,这是课堂教学丰富性的内在要求。
(1)在课堂教学诊断的初级阶段,诊断者给予教师清晰性诊断说明,教师针对问题做出自身的调整,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课堂教学诊断成熟阶段,即教师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力发展起来的时候,教师便可进行自如的判断和调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着教育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2)激发教师的问题和研究意识,促进教师自主性课堂教学诊断力的发展在与诊断者的合作与交流中,教师本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而逐步地全面深刻地去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矫正问题,激发教师树立一种问题意识和探究的意识;(3)发掘和弘扬教师教学特色,促进教师成长实施课堂教学诊断,不仅仅停留于对自己或他人课堂问题的发现、把握和纠正,同时也分外关注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师成长的过程,也是对他人或自己成功教学经验及特色不断发掘、汲取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成功走向成功的过程。所以在教师之间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有助于发掘教师教学优点,弘扬教师教学特色,这对教师课堂教学信心的增强,对教师课堂教学优势的发挥,进而对教师个体或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必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体育课堂主要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构成,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诊断首先从体育教师入手,主要从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结构四个方面进行诊断。一些教师没有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含义,只是将教材中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体育技能的培养 。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诊断主要为是否确立了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是否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前提,跟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是否联系紧密;是否把育人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强调三维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与价值的紧密联系)的有机整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诊断重点在于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否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体育教学方法的诊断主要包括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是否采用合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的诊断主要指是否合理的安排课堂导入方法和语言;是否保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否紧密的衔接了课堂教学环节。
对学生的诊断主要是诊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程度包括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深度及广度。诊断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程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参与的态度、学生参与的广度以及学生参与的深度。学生的参与效果是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成效。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获得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以及终身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动作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我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1)诊断理念不断更新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抓住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确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并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方法更具可靠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
(2)评价的内容不断扩展,教育评价是为了教育目的服务的,在明确了教育目标之后,评价的内容自然也就确定了,目前,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这已为整个学术界和教育界所认同,因此,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将越来越注重多元,既包括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技术考评或健康监测;
(3)多种诊断评价的方式综合运用,比如说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4)最后,我们要科学的诊断评价,结合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结合起来,科学的运用诊断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好的把体育课堂教学发展下去,使老师能更加科学的教好知识,是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课堂诊断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演进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诊断原因,再到实践改进,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此,要解决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根本办法是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境界,以实现教学的“自我诊断”和“自我矫正”。
[1]范运祥,张宝玲,马卫平.体育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2.
[2]张伟.课堂诊断:贴近教师成长的学校科研[J].基础教育,2008(11).
[3]范运祥等.教师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
[4]王增祥著.教学诊断[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
[5]祝新宇.现代课堂教学诊断观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0).
[6]李伟成.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J].教育导刊,2011.
[7]李长志.常态下体育课堂教学诊断策略之研究[R].江苏常州,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