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龙(大连铁路卫生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01)
随着体育社团的不断发展,在高校内的体育社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体育社团的种类逐渐增加,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也在飙升,从而也带动了体育社团的不断发展,促进社团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校体育社团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大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扩大了我国的体育人口的人数,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锦上添花。但是在长期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体育社团管理不完善,学校相关政策的制约、社团管理难度提升、活动开展的局限等等。高校作为我国专业体育院校,体育社团是高校的特色社团,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体院的社团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对高校的体育社团管理进行实践调查。
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人员都有本校的学生担任,学生的管理意识、专业素质和能力、相关工作经历等都会影响社团的管理体系的建设。学生社团管理的负责人是整个社团的核心,负责人的管理直接影响社团建设和开展的情况。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组织、策划、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自己。虽然,体育社团的开设的内容和作用都在不断加强,但是在天津体育社团的实践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体育社团管理过程中仍有多问题仍需改善。例如:体育社团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较差、学校对社团的经费补助不足、学校场地条件限制、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较少、社团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为促进其健康良好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社团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社团环境,完善天津体育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成立时间较早,从单一的体育社团现今发展多种多样,涉及领域丰富的社团体系。高校学生社团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社团选课,并于每周三下午开设社团活动或社团课程。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社团开展内容来说主要分为5类,综合类为主,体育类为辅,在其他领域的社团项目相对较少,社团开设项目过于单一。通过问卷调查和领导访谈了解到,每个社团的社员集中在20-30人,学生参与度较低,同时社团的成员也反映社团教授内容有点过时,毫无新意,娱乐性较低,从而好多社团成员出现退社的现象。通过社团的管理人员表示:学校在社团活动经费和场地预定等方面,对社团活动以不安全等理由进行了限制,阻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在社团管理体系上,管理者的水平欠缺,团队管理意识不足这些现状也存在高校社团的管理过程中。
社团管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组织管理的制度也比较规范,学生担任社团管理的负责人,并有学校专门老师进行指导与监督。但是,在社团的管理过程中工作效率低、监督管理不利的情况时有存在,由于社团管理者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需要向老师进行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员等活动情况报告,得到老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但是这个审核持续时间过久导致组织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对社团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对组织结构满意度较低,比较满意占27%,不太满意占36%,不满意占18%。产生不满意度较高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高校体育社团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导致社团负责人权利掌握过于集中,内部机构组织涣散等情况还依旧存在,从而制约了体育社团的发展。
表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机构满意度调查
学生体育社团的成员管理有学生担任每个社团的负责人,并对自己所在的社团成员进行各方面的管理 。在普通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方面,在学校领导者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社团的政策下,部份学生领导者在成员管理上错误的引导、极端主义的想法,则会导致社团向错误的趋势发展。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领导阶层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并锻炼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满足广大天体学子的体育运动需求。但在学生对社团成员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要进行事实监控和指导,促使学生体育社团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社团经费是组织社团活动和社团日常开销的重要经济条件,没有经济来源作为基础将大大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如图1所示:学校财务补给、校团委补给、企业赞助、社团收入。社团收入占经济来源的65%,是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收入主要来自于会员缴纳的会费,以及在社团任务在校内外组织体育活动、对体育竞赛当然裁判或者进行技术指导获得经济费用。学校财务补给和校团委补给分别占经济来源的12%和10%,企业赞助占13%。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社团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少,仍需要进一步开发。也在侧边表示,学生社团管理者组织活动能力和赚钱活动经费能力具有较高水平。
图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构成情况
学生社团活动就是除了大学课程之外的“第二课程”,让学生自身组织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社团活动的管理可以在社团活动时间和社团活动频率两方面表现出来 。1次及以下的社团活动占8%、2-3次的社团活动占42%、3-4次的社团活动占33%、4-5次的社团活动占10%、5次以上的社团活动占7%。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的社团活动的开展频率较低,社团每月开展活动集中在2-3次和3-4次,开展频率较低从而制约了高校社会活动的整体开展情况,同样也影响了学校社团活动的建设。社团活动时间安排和组织频率相对较低,社团开展活动性质过于集中,难以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兴趣。社会活动开展的频率低直接影响社团的组织活动的能力与经验,时间次数和频率较低并表明社团组织活动能力较差。
(1)增加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种类,同时增加多领域的社团类型。深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和喜爱项目,从而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场地、师资等资源条件开设一些多领域的学生社团,从而满足广大天体学子对社团活动的需求;
(2)健全完善学校领导管理与监督机制,提高组织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社团活动和社团课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社团健康、合理、有序的向前发展,从而规范学生社团管理者的活动手段和策略;
(3)在成员管理方面,社团管理的负责人鼓励各个社团的负责人提升社团活动的频率,并制定明确的社团管理负责人的晋升标准,从而提高社团成员和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
(4)在经费管理方面,加大学校部门的经费支持,同时扩宽社团经费来源的渠道。学校领导应加大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经费补给,满足广大学生对体育社团活动的需求。从社团管理者来说,管理者树立前卫意识,并与社员进行讨论交流,增加社团活动经费的渠道,从而满足社团日常组织活动的花费;
(5)在活动管理方面,增加体育社团获得的次数和频率,深入调查学生对各种形式活动的参与兴趣,增加对公益性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形式,并起到宣传体育运动和高校体育社团的社会性作用。
[1]张国奎.高校学生管理社团机制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07,10.
[2]贾灿.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6.
[3]曲天敏,李巧灵.河南省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基于组织资源的配置研究[J].体育学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