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城崛起电池老品

2018-03-12 21:11
西江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鹤鸣分厂梧州市

1928年,兴华电池厂诞生于广州,生产“五羊牌”电池。1937年,该厂在梧州及香港开设分厂,梧州分厂也成为广西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从“五羊牌”电池到“新华牌”电池的变迁,见证了桂商崛起的辉煌历史

“五羊牌”电池

档案是一扇再现历史的窗口。

最近,笔者在梧州市档案局发现了几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1945年至1954年梧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工商登记目录》、《梧州市1950年工商企业股东名册》和《1948年2月至1949年11月工业登记书》等,里面记载有许多关于梧州老字号企业的信息,而“梧州新华电池厂”正是其中之一。

这些史料再现了八十多年前,发生在梧州骑楼城里的商海风云,再现了桂商崛起的辉煌历史,更为广西近代工业发展史留下精彩的一页。

老品牌承东启西

广西梧州新华电池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企业之一,如今主打品牌一直是“新华牌”电池。而说起这家企业,不能不提及“五羊牌”电池。而“新华牌”电池从“五羊牌”电池蜕变而成,它的创始人潘壮修在中国干电池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928年,归国华侨潘壮修、潘永刚成立广州兴华电池厂,之后又相继在香港和梧州设立分厂,梧州分厂由潘鹤鸣任经理,以生产“五羊牌”电池为主。

梧州档案局的资料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据广西梧州市档案局收藏的《1948年2月至1949年11月工业登记书》记载:“梧州电池厂出资人为潘壮修,广东顺德人”。股东有潘壮修、潘芝田、潘永刚、潘永定、潘永楷共五人,其中潘壮修、潘永刚两人出资额占七成。

股东投资额(1948年)

1951年,梧州市对本市所有的工商企业进行了一次更细致的调查。据查,当年梧州兴华电池厂出资人为:潘壮修、潘永刚、潘诚心、潘永忠、潘永楷、潘福、潘建、潘皓、潘诚、潘年、潘九真,共11个股东,固定资产为:1.175亿元,流动资产为6.5亿元,合计7.775亿元(旧币)。

据梧州市档案局资料记载,潘氏家族祖籍广东顺德,但居住地分散在粤港澳地区,其中潘壮修、潘永楷在1949年之前已经迁至香港,居住在香港九龙旺角111号;潘永刚、潘永忠、潘诚心则留守广州,居住在广州濠畔街166号;潘福、潘建、潘皓、潘诚、潘年、潘九真居住在澳门,三房兄弟,各居一地。

在八十多年前,电池在中国还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数老百姓晚上照明只能用火把,能够用上煤油灯的人已算是“中产阶级”了,能使用电池的多是有钱人家。当时中国的电池市场基本被外国企业控制,懂得生产电池技术的中国人极少,只有华侨才有技术、资金和原材料的进口途径,回国办实业。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实业救国”的口号引领下,一批华侨回国开办实业,血气方刚的潘壮修、潘永刚兄弟,从香港回到广州,满怀实业救国热情的他们通过海外关系,从美国、欧洲进口生产电池所需要的炭棒、氯化铵、氯化锌、锌片等原料,又从广西购进锰粉,在广州建厂生产电池。

1928年1月,潘壮修、潘永刚在广州市德星路小圃园发福巷5号开始了创业第一步。当初所谓的“电池厂”,无非是家庭式的作坊。潘壮修按配方调好原材料后,与家人及几个工人一起,用手工包纸、装炭棒、压粉、贴壳……

潘壮修、潘永刚以“兴华”命名自己的电池厂,又借鉴广州的城市别名“五羊城”,将自己生产的电池命名为“五羊牌”。虽然只是家庭作坊式的电池厂,但对于当时的广州来说,“五羊牌”电池的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南方电池生产基地的兴起,广州由此也成为中国“较早的电池工业生产地之一”。

据《1862~1949年广东籍华侨投资行业结构情况统计表》记载,新创建的广州兴华电池厂雇佣工人十多名,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大号电池,自立“狮牌”、“金鱼牌”、“五羊牌”商标,日产量数十打,在本地销售。

潘壮修,作为中国电池制造业的先驱,因此而载入史册。

广州兴华电池厂的成长,以及香港、梧州分厂的开设,得到整个潘氏家族的鼎力支持。据梧州档案局收藏的《广州兴华电池厂的股东登记表格》显示,广州兴华电池厂先后有13名股东参与投资。

“五羊牌”电池不仅畅销广东,在港澳地区和广西、云南、贵州也很有市场。为了扩大生产,潘氏兄弟继续引进家族资本,并且从美国购进马达,从英国购进打粉机等设备,提高电池生产效率。兴华电池厂的生产开始过渡到半手工、半机械生产阶段,月产电池2000多打。

1934年,为了扩大生产,潘壮修、潘永刚将兴华电池厂搬迁至广州濠畔街166号。经过精心经营,“五羊牌”电池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甚至可以与美国“永备”牌等国外品牌电池媲美,但价格却仅是进口电池的一半。由于物美价廉,其产品畅销国内市场,潘氏家族更纷纷斥资投入广州兴华电池厂的生产,股东也越来越多。

据《广州市志》记载,在抗日战争前夕,广州已成为全国的干电池供应中心,其中“五羊牌”电池占据了半壁江山。南方电池工业的发展,兴华电池厂功不可没。

潘壮修、潘永刚两兄弟为何在1937年到梧州考察并办厂呢?

潘壮修到梧州开设分厂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广州濠畔街厂区太狭窄,当时已经挤了200多名工人,电池厂要扩大生产必须寻找新的生产场地;其次,梧州是粤语文化地区,且有西江黄金水道贯通粤港澳三地,潘家子弟多居住在这三地,交通方便,易于管理;再次是在梧州开厂成本低、销路广、运输更方便。

当年,中国经济落后,生产电池所需要的大部分原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炭棒从法国进口,氯化铵、氯化锌从英国进口,锌片从比利时进口,马达则从美国进口。

不过,生产电池使用得最多的锰粉却不用进口,在广西就有锰矿,而这些锰粉大多数是经过西江,从梧州转运至广州及香港,在梧州生产电池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而销往广西各地的电池,也可通过在梧州做生意的广东商人批发到广西桂林、柳州、贵县(今贵港市)等地。

在潘壮修看来,梧州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还可以依托西江黄金水道,把产品销往西南各地;在香港和广州市场,“五羊牌”电池会受进口电池挤压,而在包括云贵川在内的西南地区,则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在梧州开办电池分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937年9月1日,潘壮修率族兄潘鹤鸣来到广西梧州,在富民坊兴建了一所分厂,梧州兴华电池厂正式成立。潘鹤鸣在厂里没有股份,但他是襄理兼技师,懂得配制锰粉和生产电池的技术。初创期的梧州兴华电池厂,与当年广州发福巷的电池厂规模相似,只有约二十名工人,手工生产“五羊牌”圆筒形大号电池。

梧州分厂生产的“五羊牌”电池,原材料全部由广州总厂提供,由水路运到梧州。由于富民坊离城区太远,交通不便,1938年1月初,潘壮修和潘鹤鸣将工厂搬至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梧州当年最繁华的市中心。

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为梧州兴华电池厂旧址。

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正门。

创品牌连接粤港梧

对于“五羊牌”电池的历史,笔者从一张年份不详的电池广告贴画上,找到了更多的信息。

这张“五羊牌”电池的早期广告,是由兴华电池厂制作的,该广告以明星肖像为背景,上面有“五羊牌电池”五个大字,还配有一张大号电池的照片,广告词是“光芒万丈,电力特强”,还有“兴华电池厂出品”的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幅广告上,“兴华电池厂出品”上方还有三个小字 ——“粤港梧”,这就是说,“五羊牌”电池分别由广州、香港、梧州三地的生产厂家出品。

“五羊牌”电池广告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实力运用广告做宣传的厂家,其规模不会太小,由此可见,兴华电池厂的实力雄厚。

据梧州市档案局保存的当年由潘鹤鸣登记的资料可知,1947年之后,兴华电池厂分设三地,香港兴华电池厂由大股东潘壮修主理,厂址位于香港九龙旺角111号;广州兴华电池厂依然在广州海珠区濠畔街166号,由二股东潘永刚主理;梧州兴华电池厂位于梧州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由襄理兼经理潘鹤鸣(非股东)全权代理。

通过梧州市档案局的资料及三地分厂联合做广告的特点,可知当时兴华电池厂的管理模式以股份制为主,潘壮修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永刚是总厂襄理兼广州分厂经理,潘鹤鸣则是总厂襄理兼梧州分厂经理。三家电池厂所生产的电池全部使用“五羊牌”商标,需进口的原材料由潘壮修统一购进,锰粉在广州及梧州都有各自的加工场,这三家工厂的经营独立核算,效益归全体股东所有。

1937年,广州兴华电池厂已有员工206名,产品由只生产圆筒形大号电池,发展到生产适用于手电筒、电话机等的电池,该厂在当年已经是一个大型企业了。

据史料记载,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广州兴华电池厂已经成为广东省最具规模的电池生产企业,其以广州总厂为主阵地,梧州分厂的产、供、销等一切业务全部交由潘鹤鸣全权负责。

抗日战争改写了广州兴华电池厂的格局。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此时,地处桂东的梧州仍然是抗日的大后方,在祖国半壁河山相继沦陷的情况下,梧州仍然客商云集、贸易兴旺。于是,潘壮修陆续将广州总厂的设备及技术人员,分批转移到位于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的梧州分厂,梧州分厂成为广州兴华电池厂的“总部”。而广州总厂则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仅剩下一个空壳。

梧州分厂成为兴华电池厂的新总部之后,电池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推动了梧州兴华电池厂的发展壮大,因此,“五羊牌”电池占据了梧州乃至整个广西的电池市场。由于战事趋紧,“五羊牌”电池在西南市场销路甚广,梧州兴华电池厂总经理由潘壮修兼任,潘鹤鸣为襄理,全面负责工厂的日常工作,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5年。

抗战胜利后,梧州兴华电池厂的规模变得更大,发展成为拥有106名工人的半机械化电池生产企业,当时在梧州工商业界是颇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梧州兴华电池厂的兴旺时期一直维持到1953年,尤其在抗美援朝时期,广州、香港、梧州三地的兴华电池厂职工,都参与了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共捐献了人民币16.5亿元(旧币),购买了一架“兴华号”战斗机,投入到抗美援朝战斗中,此举在全国电池行业中引起轰动。至今,广州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的老职工及梧州新华电池集团的老职工还依稀记得这件往事,都感到十分自豪。

1950年《工业登记书》的公章上,标有梧州兴华电池厂地址“大中上路西二巷三号”。

古屋仍在前尘远

虽然,有远见的潘壮修为梧州电池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梧州兴华电池厂的创办和发展,最大的功臣却是没有任何股份的襄理——潘鹤鸣。

在梧州市《1951年工业登记目录》中,经理潘鹤鸣加盖了“梧州兴华电池厂”的公章,公章中还刻录有厂址——“大中上路西二巷三号”,另外还有潘鹤鸣本人的私章。

正是这个公章留下的地址,让笔者能够在梧州骑楼城中,寻找到那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与梧州三中相隔不远,其巷口很小、很窄,巷口正对的是大中路骑楼街。这段老街、这间老屋,如今鲜有人来往,附近的老街坊,也对六十多年前的昔日辉煌没有印象。

梧州市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究,但它是大中上路西二巷里最大的房屋,建筑设计比较独特,与周边的住宅结构完全不同,其大门向南,又高又宽,正门的门框边有两条石柱,中间的大门旁边有两个1米多高的石框窗户,建筑质量很好,即使荒废已久,外观仍然坚固。

据档案记述,大中上路西二巷3号是梧州兴华电池厂厂区,而潘鹤鸣本人则租住在大中上路西二巷4号,3号和4号仅一墙之隔。西二巷3号是敞开式的工场结构,而西二巷4号则完全是住宅风格,是一所两层高的老式洋房,现在还有人居住。

如今,潘鹤鸣和他的儿子潘厚文都已经去世,潘鹤鸣的孙子和孙媳妇及曾孙、玄孙都在梧州生活,但他们对潘鹤鸣的历史却知之不多。

所幸,梧州市档案局留下了四份当年由潘鹤鸣填写的资料,能够还原潘鹤鸣在梧州生活二十多年的经历,以及梧州兴华电池厂的经营状况、发展轨迹。这四份资料是《1948年2月至1949年11月工业登记书》、《1950年工业登记书》、《1951年工业登记申请书》、《1957年工业同业公会(定息户)登记》。

潘鹤鸣在梧州骑楼城开始创业,并在这一间租用的大屋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把一个手工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有106名员工的企业。

潘鹤鸣,出生于1894年,广东顺德人,广东省国民党陆军测量学校毕业,曾在广东省财政厅测量队担任队长,1937年任梧州兴华电池厂技师兼襄理(副经理)。

二十多年来,潘鹤鸣为他人作嫁衣裳,想不到,最后自己却成了资方代表。1957年,梧州兴华电池厂所有股东都放弃了股份,潘鹤鸣作为资方代表、副厂长,领取梧州电池厂公私合营的120元股息(定息)。此时,63岁的潘鹤鸣将工厂交给儿子潘厚文打理,自己则回广州养老,直到去世。

潘鹤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孙从此落籍广西梧州,再也没有回广东。

据潘鹤鸣当初填写的资料显示,梧州兴华电池厂当年生产的品种有大号电池,全年产量约2000打;3号电池200打;4号电池50打,还有甲池、乙池等品种,均使用“五羊牌”商标。工厂设备有两部美国生产的马达,有一台是英国生产的油渣机,还有手摇压药机、搅药机、机械压药机等设备。

老工人忆往事

今年已经85岁的陆秀莲,是1948年就到梧州兴华电池厂工作的老工人。

据陆秀莲回忆,1948年,才15岁的她带着13岁的妹妹,一起应聘到梧州兴华电池厂做童工。

那时候,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又开始,人们生活非常困难,很多人都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还要面对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日日不同价的困境,所以那时候的工人工资基本上都用大米来折算。工人们每天的工钱是0.6公斤大米,一天分三个时段工作,分别为上午7点至11点半、下午1点至5点、晚上7点至9点。每次下班,厂里都要搜身,然后在工卡上盖章,上三个班,就盖三个章,上一个班就只有一个章,凭章到工头处领大米,每日结清工钱,凭一个章领0.2公斤大米。所有的童工都是散工,早上7点一到,厂门就关起来,工人迟到就进不了厂干活,也就领不到当天的大米,所以没有人敢迟到。

对于小时候做工的经历,陆秀莲记忆深刻。她说,工作的时候,大家不能聊天和开小差,有监工坐在高脚凳子上监督。工人没有劳保措施,下班后只能在一条小水槽里洗手,为了节约用水,水槽的水通常是普通工洗完之后,才轮到童工洗。

电影《绝密1950》在梧州骑楼城布置的拍摄场景挂有“五羊牌”电池巨幅广告。

1949年解放前夕,潘壮修想把资产转移到香港,甚至打算把货尾和机器都卖掉,梧州兴华电池厂一下子解雇了56名工人,陆秀莲与妹妹都同时被解雇了。由于梧州的地下党已经到厂里开展护厂活动,防止资本家变卖机器,因此电池厂的资产没有转移成功。

1953年,新中国急需发展自己的工业,陆秀莲又回到了梧州兴华电池厂工作。此后,她在共产党的培养下,自学文化,成长为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直到1988年退休,她见证了电池厂从“兴华电池”到“新华电池”的变迁和发展。

“五羊牌”电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岁月,直至1955年,广州兴华电池厂使用“555牌”和“虎头牌”电池商标,而广州兴华电池厂梧州分厂则更名为梧州电池厂,1957年起使用“新华牌”商标,“五羊牌”电池商标在1957年之后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五羊牌”电池虽然成为历史,但由它延续而来的“555牌电池”和“新华牌电池”依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猜你喜欢
鹤鸣分厂梧州市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三好学园 平安乐园 美丽花园
放鹤亭
墨韵书香
杨鹤鸣
航空制造企业基层单位“五力文化”的实践与研究
在扎龙
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国产多功能机械堆焊设备调试及研究
狮王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