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自營外賣配送 高投入重模式如何突圍?

2018-03-11 23:46吳迪
台商 2018年12期
关键词:記者服務便利店

吳迪

更多便利店在外賣配送上的佈局不走尋常路。2018年11月,記者走訪發現,有便利店已開始自營外賣配送業務,為顧客提供門店三公里範圍內的30分鐘送貨上門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不去接入市面上的外賣平台,而是選擇自建配送團隊,可謂高投入的重模式。

試水外賣配送

繼7-11北京宣佈全面接入美團外賣不久,又一便利店品牌加碼O2O業務。記者走訪發現,「便利蜂外賣來啦」、「外賣訂單滿50返50」的活動宣傳海報已經在便利蜂門店內張貼。而在便利蜂手機APP和小程序上,「便利蜂外賣」的入口也已置於首頁醒目位置。事實上,便利蜂此前就曾在中關村地區的部分門店中試水外賣配送服務,而此次則將外賣服務在更多門店中鋪開。

據記者了解,便利蜂外賣在內部被稱為「蜂鮮達」專案。目前,便利蜂為門店三公里範圍內的線上訂單提供30分鐘配送服務,而在便利蜂的門店密集區域基本可形成配送服務的全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全時、全家、7-11等便利店採取的直接與美團、餓了麼、京東到家等平台合作的形式,便利蜂的外賣業務也由自己操刀。消費者可在便利蜂的小程式和APP上下單,每單收取4元(人民幣,下同)配送費。可配送的商品基本覆蓋門店內銷售的包子萌煮、熱食便當、現磨咖啡、休閒零食、日用百貨等全部品類。除此之外,部分區域還可配送蔬菜水果、肉蛋水產等更多品類的商品。

或走店倉搭配模式

「懶人經濟」催化下,便利店開通外賣服務也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不過,記者注意到,便利蜂外賣中的生鮮商品占比頗高,背後的模式也引人遐想。

眾所周知,考慮門店面積、成本、客群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便利店對生鮮品類一直是很謹慎的態度,基本都是只選取適量SKU小部分陳列,而便利蜂外賣頁面上提供的生鮮商品選擇卻格外多,遠超便利蜂門店內所售賣的生鮮品類。

對於這些蔬菜水果、肉蛋水產品的外賣配送服務是從門店發貨,還是便利蜂為此設立了專門的前置倉,記者從相關管道獲悉,便利蜂外賣業務仍在測試階段,未來會怎麼發展還沒有定論,也不排除未來會根據試水期間的效果進行相應的調整。

新零售分析師雲陽子認為,由於便利店門店內的商品數量有限,為了借助即時配送觸及更多社區場景的消費者,便利蜂很有可能採取前店後倉或者前置倉模式。雲陽子分析稱,便利蜂可以在門店後倉存放更多生鮮商品彌補前店有限的商品品類。也可以疊加每日優鮮前置倉的玩法,每三公里設一個暗倉配合各種門店,利用智能演算法進行分揀配貨,這種模式在理論上也能成立。超市快送專家張陳勇則認為,便利店面積較小,且都位於優勢地段,房租一般都很貴,如果把它作為倉庫的話,坪效則可能不是很划算。

自營配送的成本博弈

事實上,此前全家、全時等不少便利店也都早已有觸網行動,一向對線上謹慎的7-11也剛剛宣佈全面接入美團外賣。SKU有限的便利店實體門店較難滿足更多場景的消費需求,因此也引出了各種電商嘗試,不過便利店做電商尚未有較為成功的案例,還有待進一步摸索。

雲陽子表示,便利店做線上配送一般都是採用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形式,這樣最簡單,如果做自有的電商管道的話則會開發自己的App或者是小程序,這樣的話模式則會變重。

張陳勇認為,便利蜂選擇自己配送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便利店門店本身具有引流能力,在挖掘電商管道方面可以有一定的基礎積累。

張陳勇向記者表示,由於業務形式不太一樣,每個外賣平台的履單成本差別較大。通常來說,外賣騎手接一單的配送費用約為6-10元錢,不過這僅僅是支付給配送員的,另外還要再加上平台研發、終端管理的費用等,成本還是蠻高的。

另外,記者也留意到,儘管外賣品類有所擴充,但是如果與超市快送或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對比,便利蜂外賣商品的選擇範圍還是相對有限。比如,便利蜂外賣中的魚類產品只有海天下品牌供應的鱈魚片等三款,肉類主要是東來順的部分牛羊肉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面對的是更廣維度的外賣平台選擇,會否買賬也未可知。

張陳勇認為,由於便利店的商品太少,它的商品結構只能滿足一些急需的、便利性的需求,很難滿足家庭日常的消費需求,從包裝規格、SKU豐富度、定價邏輯等各方面考慮,它的線上筆單價(指每筆訂單的平均交易金額)都不會太高。而外賣配送的履單成本又是相對固定的,即每次送貨的成本是固定的,即使收取四元的配送費,如果筆單價上不去的話,也難以實現整體盈虧平衡。

猜你喜欢
記者服務便利店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便利店指数
小记者齐聚焦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记者
外媒採訪朝鮮勞動黨七大只能對著電視拍攝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