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上扬的时候,全国便利店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因此便利店指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状况的好坏。
便利店由于受场地大小限制,无法有超市那样的规模效应。因此除了选址以外,路人的购买欲望就成了最大可变因子。在经济低迷的階段,便利店发展往往受到限制,人们更乐于为贪图5%左右的折扣而选择大超市。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主要盈利点——自制快消类食品往往被路人家里自制的便当取代。但便利店仍然需要24小时营业,支付昂贵的房租,生存状况堪忧,所以便利店的数量减少。经济回暖阶段,便利店的春天便来到。因为人们口袋里的钱富余了,相比较几毛钱的优惠,人们更愿意选择购物方便的地方,例如街边可直接方便进出的便利店,除非人们有大宗购物的需求,否则选择便利店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