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型超市關店已經不是少數現象,零售業的巨獸時代似乎正在默默的關店中走向衰落。例如,2018年上半年,沃爾瑪關閉了11家門店,而近幾年沃爾瑪已關閉的在華門店達到了86家!大型超市關店現象還不僅只是沃爾瑪一家,從去年的數據看,14家上市的超市企業關閉了828家店,較2017年同期增加了100家。
反觀,以便利店,小型超市為代表「小業態」的快速擴張與傳統大賣場以及超市的萎靡不振形成了鮮明對比,以專業、精細、差異化和便捷性更好地迎合著消費者的需求,成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於是就有觀點認為,未來的零售業態就是以「小業態」、「社區商業」為主。大賣場將被取代,退出歷史舞臺。不可否認,小業態對大賣場的發展確有衝擊。但如果說,時下流行的「小業態」零售模式會逐漸取代大賣場,難免有失偏頗。
從數據上看,儘管小業態的勢頭發展強勁,大賣場等傳統百貨仍是當今零售業的主力。據調查,線下快消品銷售額增速放緩,但依舊貢獻了四分之三的份額。在快消品行業,大賣場管道整體銷售額占比逐年受到擠壓,但依舊貢獻了整體近21%的銷售額;而小而美的便利店管道銷售額占比雖逐年提升,2016年僅貢獻了整體管道銷售額的4.4%。
除此之外,大賣場在不同級別的城市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因為電器等大件商品需要商場的信用背書,在相當一段時間還是應該存在的。
面臨著小業態衝擊,市場占有率下滑的困境,傳統大賣場也已經開始意識到轉型升級的必要性。線下零售商們越來越注重創造更多場景來吸引客流,延長消費者店內停留時間;讓購物與餐飲、玩樂等要素結合,滿足用戶更多需求;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帶來技術與消費的升級;差異化定位品牌,並優化調整產品內容。
在消費的多元化、線上化條件下,「小而美」開始有機會得以占領市場,但自始至終,大而全的傳統零售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總而言之,「大而全」與「小而美」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而應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中國大陸零售行業的升級,以及現代市場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