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声乐基础教学中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选择

2018-03-11 14:02黄小冰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选择

黄小冰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专声乐基础教学中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选择,阐述高专声乐基础教学中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等作用,探讨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条件选择合适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进行教学的做法。

【关键词】高专  声乐基础教学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  选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168-02

声乐教学艺术是一门集音乐、文学、表演、心理学、物理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长时间、循序渐进、严格系统的教学和反复打磨训练方可获得。而高专的艺术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学习时间短、课时少、人数多,加上基础较差,有很多学生进校时是零基础的,为了在短时间的教学中,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选择合适学生个性和基础的歌曲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结构短小、音域适中,有助于学生训练歌唱准确发声、吐字、呼吸,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和音乐修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概述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指20世纪20—40年代在当时艺术品位较高的歌曲形式。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艺术家把西洋元素大胆吸收到作品当中,中西结合,为中国新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一八”事变后,以黄自、贺绿汀、刘雪庵、冼星海、聂耳、马思聪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作曲家,把祖国的危难和民族的热情融入音乐创作当中,把中国传统音调、民族和声运用与西洋音乐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美声唱法中国歌曲的最好范本。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特点:一是歌词的文学性较强。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学历史发展有着深度和直接的联系。例如黄自的《花非花》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青主的《大江东去》出自宋代苏轼的词,刘雪庵的《红豆词》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等等,这些歌曲延续了民族生命的灵魂,把民族的文学历史的宽度和深度充分展现出来。特别是唐诗、宋词等文化精品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他们把这些文化精髓作为创作的载体,表达了作曲家对生活真诚的情感,展现了时代的背景和民族情怀。二是词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大部分艺术歌曲往往是诗词、音乐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特定音乐体裁。而且作曲家在作曲技法上非常考究,意蕴丰富而深邃,格调典雅,为声乐的教学、学生的音乐美感和素养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高专声乐基础教学中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作用

(一)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大部分高专声乐教学都是学制短、学时少、人数多,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运用结构精巧、音域适中、旋律优美、演唱形式质朴、曲式结构简单、内容丰富、有适宜的技术技巧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作为声乐基础教学,是非常适宜的。首先,中國近代艺术歌曲蕴含着较高境界的人文精神,曲调的填词多采用诗词或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中国语言音韵,歌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被音符转化为具体的音乐形象,赋予了较强的诗意和内涵,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深刻的情感,营造出动人的文化意境。其次,这些艺术歌曲注重歌唱与钢琴协奏,而钢琴伴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实践方式。加之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时代感和丰富全面的艺术内涵,足以使它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和作用凸显出来,是其他歌曲不能替代的。它对于学生的节奏、音准、乐感、发声吐字、气息的运用和控制、音色美化,以及营造丰富的艺术形象、展现艺术魅力、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促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专的艺术生很多未经过正规的艺考,即使考了,也是专业和文化基础较差的,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较弱的,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如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值得声乐教师深思和探究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出自20世纪20—4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先贤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进行了自强不息的追寻。作曲家们通过歌曲的创作和传唱,表达了对“富国强兵”的渴望、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和深刻的思索,展现了中华儿女坚韧的民族精神。声乐教师通过声乐教学这个媒介平台,可以让学生与这些作曲家跨时空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和碰撞,理解这些作曲家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借助音乐自身的“润物细无声”来感化歌者心灵,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好好学习,服务社会。

(三)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词,大量引用了我国传统优秀的诗歌、诗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这些以古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往往展现了作曲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歌词有诗的意境和韵味,曲调优美精致,朗朗上口,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作为民族文化教育传承重要基地的高专院校,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借助声乐教学来传承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20世纪20年代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了大批的“学堂乐歌”,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0年代以黄自、刘雪庵、任光等为代表的作曲家,通过对战争的纪实,表达了爱国的情怀;40年代,以冼星海、聂耳、贺绿汀等为代表的优秀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特色鲜明的时代作品,描绘了激昂奋进、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对这些作品的教学和演唱,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高专声乐基础教学中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选择

首先,初级的基础选曲,要尽可能短小精悍,结构单一,无变化音,节奏规整,音域尽可能控制在自然声区内(使学生建立自信和平稳的歌唱状态)。重点放在中声区的训练、音准、节奏和咬字吐字上。如《花非花》《踏雪寻梅》《问》《送别》《卖布谣》《二月里来》《延水谣》《长城谣》《春思曲》等,这些歌曲难度都不是很大,且都是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曲目,因此常常被教师采用,它们对于初级的声乐教学作用极大。以《花非花》为例,这首歌曲是作曲家黄自根据白居易的诗词来进行谱曲,歌曲短小而精美、浪漫,音域在11度,在中声区。白居易的诗往往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恰好表现出这种意境,蕴含了中国人对美学“度”的理解—— 不偏不倚。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采用依字创腔和朗诵性节奏,使歌曲犹如在吟诵。淳朴的五声音阶旋律、淡雅的和声、歌词的朦胧,给人以无限的优美感。特别是结束句的“云”字行腔更是使歌曲韵味无穷。因此,在这首歌演唱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力度的控制,不能过猛,充满意境和想象空间。学生必须学会控制气息和音量,气息要有韧性和流畅,这样对歌者的气息训练是非常有利的。歌曲的第二乐句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和尾声处的延长记号,这个都是对初学学生的考验和知识的拓展。另外这首歌曲的高音处多为开口音,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打开喉头来歌唱,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歌唱意识和状态。

其次,当学生掌握基本发声后,就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带有曲式变化的、情感变化丰富的曲子,通过这些曲子的练习,促使学生在节拍、节奏感、音准、咬字吐字、语调的运用、处理歌曲的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丰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内心潜在的情感和表现欲望。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反映了“五四”时期青年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热情歌唱。作曲家赵元任以优美的音乐,通过诗情画意般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进行刻画描绘,引人入胜地表现情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歌曲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虽然每段调性都有变化,但是旋律基调却保持原貌,每小段的结束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基本相同,起到很好的点题作用,从而使全曲风格统一起来,民族风味也格外鲜明突出。加上西洋的作曲技巧,其曲调更加谐和,转调自然、层次清新,速度与力度变化有致,歌词“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朗诵似的音调,使音乐显得丰富多彩,感情表达更到位和新颖。在演唱时,要求声音徐徐打开,自然、恬静、柔和,透着淡淡的愁绪,这些要求演唱者注意气息的均匀、流畅,朴实地表达歌曲含蓄的情感,最重要的是要把曲调、语言、情绪结合自然,注意声韵,改扬就扬,该抑就抑,把在逆境中展望美好未来的感觉展现出来。赵元任先生积极探索我国的民族性,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的运用创作手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此曲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宝库里的珍宝,是一首传世的、经典的声乐教学作品。学生通过演唱其曲,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会提高很快。与其同工的曲目还有《渔光曲》《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红豆词》《玫瑰三愿》《岁月悠悠》《枫桥夜泊》《思乡》《故乡》等。

最后,可以选择一些戏剧效果较强、舞台效果好的曲目,让一些歌唱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进行演唱。目的是凸显因材施教和个性教学,提高学生歌唱水平以及竞技和舞台表演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学校和教学服务。如《满江红》《大江东去》《延安颂》《嘉陵江上》《黄水谣》《黄河怨》《松花江上》《黄河颂》等,这些歌曲可以训练学生的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扩展学生的音域,增强他们吐字清楚和语气的准确,丰富他们舞台和情感的表现力,使他们的演唱风格更鲜明、准确、生动。以歌曲《嘉陵江上》为例,歌词是散文体,句式长短参差不齐,曲作者贺绿汀从朗诵入手进行创作。所以歌曲节奏自由、旋律口语化、结构很不方整、音乐接近朗诵风格特点。开始的引子由高音向下直泻,造成一种悲剧性的气氛,把人们带到痛苦的回忆。前一段共四句,抒发了对东北故乡无限怀念之情,表達了“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的悲愤心情。后一段也是四句,情绪由沉痛转为激昂,而且不断高涨,趋向紧张,带有强烈的戏剧性,畅述打回老家收复失地之志。尾声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把曲子推向高潮,表现了义无反顾的必胜信念。这首歌曲艺术性和爱国教育特性很强,要完美演绎它,更好地表达作者勇敢的性格,演唱者的音色特质必须雄厚有力,感情必须丰满到位,要有特定的理解和想象空间,这样沉重、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现。所以,通过这种类型的歌曲训练,学生的歌唱心理、歌唱技术、情感的表达能力会提高很快。

具有独特魅力和民族声乐风格的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不但影响着我国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更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在世界的声乐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重视这些融入民族语言和民族音乐特色的声乐作品,合理地把它们运用到声乐教学上,把它们的艺术性和民族性发扬光大,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感受到它们真正的艺术魅力,并立志成为有责任、有义务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为中国民族声乐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杨立岗,等.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4]王秦雁,等.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文茗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选择
合理选用实验材料提升自主探究实效
中小型企业投资方向选择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运用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悔”而行之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听《师说》公开课之我见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