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孙燕
摘要: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满足大众化发展目标的主力军。因此,在这一发展趋势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结合相关的原则,构建处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分析
前言: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市场需求上出发,以学生的未来就业为导向,构建出完善的课程体系,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
一、高职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就要坚持从第一线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论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依然采取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几种模式,并没有展现出高职课程的职业性与技术型特点。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就要建设出具有特色的课程依稀,以此来满足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需求。
首先,要完善高职课程评价,构建出相关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凸显出高职院校的地位与作用,优化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满足教育改革与建设发展的需求。其次,通过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也可以对专业的整体发展上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基础相对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课程来说,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功能。最后,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就我国目前来说,在高职院校中办学条件上却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加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基础教学环节十分的薄弱,最终也就使得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1]。
(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评价中过度关注一些硬性的指标。如在评选优秀课程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票否决的方法,这样也就间接的反映出了对课程评价内涵上的掌握不足。一般来说,评价指标往往是先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体现出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实际中评价者往往受到评价方法与手段上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评价的效果上难以得到保证。
二、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构建出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展现出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要坚持导向性的原则
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就要凸显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因此,高职教育就要坚持从就业导向上出发,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通过采取合理的评价标准,可以从重视学生学习结果向着注重学习过程上转变,这样也就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上的考核。其次,还要采取多种评价方法,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导向性与时效性。
(二)坚持层次性的原则
对于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来说,就要坚持从层次性的原则上出发,结合教学评价理论,认识到学生的学业成就、课程体系以及具体专业课程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高职院校还要做好重点的分析工作,从全面的角度上出发来反映出專业培养的质量与水平,从而凸显出评价的作用与功能。在构建满足高职院校自身教育发展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时,就要坚持从课程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出发,发挥出课程评价子系统中的作用,整合好评价资源,保证分工上的明确,实现相辅相成的目标[2]。
(三)坚持多元化的原则
在多元化原则中就要先从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角度上出发。主要是因为由于受到评价者自身教育理念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认识上的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出发,其中也就包含了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态度等方面,同时也包含了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等,都可以向着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另外,在设计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从教育者的评价要求上胡出发,兼顾受教育者在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的评价需求。
(四)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
在高职教育评价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可操作性原则就要从课程体系的简易性与可测性上出发。在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就要分析出评价目标的完整性与简化性,这样才能控制好指标项目的数量,从而舍弃无关紧要的项目。为了保证评价项目与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就要保证指标具有准确的内涵,同时还要具备独立性与完整性,这样才能保证指标体系的效果[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职教育课程中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要坚持从教育改革的角度上出发,建立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做好促进与研究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与效果,满足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振海.论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5,(35):6-7.
[2]何志坚.罗子华.梁旭坤,等.论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J].现代企业教育,2013(8):155-156.
[3]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