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英
摘要: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学核心知识的突破,要把功夫下到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上,就是说应当在课堂教学看似简明的形式下,教师以暗藏深远的立意,在最贴切的意义上直指本课中最核心的知识,要让学生看到并认识到知识本身的价值,在掌握所学知识的核心观念、基本技能的同时,真正实现减轻课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性;兴趣;合作学习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学核心知识的突破,要让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最为重要的、必须学习的核心知识、基本观念和学用的技能。因此,大多数教师为了身心,只肯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若想突破就得动脑筋,就得尝试,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费心神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做了一下的尝试,仅供广大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提升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要做到:
1、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我在教学中主要把握如下两条:①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了解透彻。比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语言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②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密,即紧扣数学用语的高标准要求,将语言措辞准确把握,紧扣所学知识,严密结合相关定理定义,延伸也要有理有据,切记不可模棱两可。
2、语言要摆脱枯燥乏味的风格。
数学本身就容易让人感觉枯燥,尤其是那些理性思维的学生,更是谈数学色变,为了增强初中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师应该改变语言风格,将理性而平实的语言转变成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多举形象的生活中的例子,力求通俗易懂,感染他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更好的学好数学。
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要善于永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利用学生的自信和内力去进行自我发现,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内力去激活隐藏的潜在因素。数学教学情境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杜威所说,知识如果能还原为人类最初的经验,那么人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数学课程的推进需要对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行激发,无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始终是教师重要任务。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更应侧重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好奇心,创设良好的参与氛围都是有效的方法。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用导言描述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要注重联系學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中设计许多与生活实际十分贴近的话题,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的主动建构知识。其次。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经验。人和有效的教学都是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开始的,这种经验既包括认知经验,也包括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活动性。留给数学活动课程一席之地。要注意区分活动课与课外活动:二者虽有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多形式、多内容,积极组织开设并搞好活动教学的研究及评价。
2、科学性。数学的发展规律是来源于实践,又最终服务于实践。
3、实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发展为能力,进而增长才干、学以致用。教学的内容要加强实际联系,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这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进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创设和谐情境,实现师生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互动中信息主体化得教育。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就无法开展,因此,“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本身的客观要求”。和谐气氛的创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合作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创建和谐情境,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要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起合作学习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同时以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一个春风化雨的教育环境,其次要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合作必须讲究民主,教师一言堂是不可取的,民主的接受学生的意见,教师才能不断对教学行为作出调整,不断改进教学。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小组成员态度的类似性、需求的互补性和感情的相悦性。
总之,要想在数学中有所突破,必须多方面借鉴,积极充电,加深教师自己的内涵,将初中数学这一学科的学科特点准确把握,深入了解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把握有利因素,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易梅娣.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0,02:85-87.
[2]秦培元.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