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明 文
2018年8月31日—9月2日,以“改革开放40年,产业开启新征程”为年度主题的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企业高管、权威专家学者等国内外各界上千位嘉宾参会;诸多领导专家学者登台演讲,共为汽车产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持续发展出谋献策。9月1日开幕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发表演讲,他重点就当前业内最关心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准入管理3大话题,提出了13方面的具体管理思路,如新能源方面计划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要加快推进道路测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预计2018年内发布等。其演讲信息量很大,对行业具有较多参考价值。下面是其演讲全文,系根据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供读者参考。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改革开放40年,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大家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我也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与大家交流一些想法,今天我重点谈3个方面的问题。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积极进展。总体来看,产业发展已经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
一是建立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央各部门先后推出4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涵盖了研发、生产、推广、监管等各个环节,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组织推进体系,近5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连续3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二是,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开发、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以实现贯通,形成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我们的骨干整车企业都已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主流车型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大幅提升。
三是,我们的配套环境日益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7月,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80%,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在全国推广使用。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吸引了资本、人才、技术的加速集聚,带动了产业投资就业。据有关机构统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就超过7 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投资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
在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动力电池综合性能仍需提升。从资源开发到回收利用等全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推进技术的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续我们计划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做好“双积分”制度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快完善经济管理措施,明确下一阶段积分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技术指标等内容,争取及早对外公布,为行业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预期。
二是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坚持财政资金“扶优扶强”的导向,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倡导地方的优惠政策,从过去的鼓励购买向鼓励使用的环节转变。加强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等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选取政府有积极性和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推广应用示范,打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完善标准与体系。
四是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监管体系,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度制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在此我也强调一下,安全性是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希望我们全行业的所有参与者要能够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因为现在“安全运行”在行业还是比较热的一个词。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一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多方面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我们成立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制定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5G推进工作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目标。
二是在协同创新方面,指导成立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加快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三是在标准法规方面,我们推动成立全国汽车标准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制定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法规的制定。
四是在测试示范方面,我们加强部省合作,支持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等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
五是在车联网发展方面,组织开展了5G技术在车辆应用上的研发验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推进,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产业链的布局测试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部分L2级车型实现量产,L4级车型正在研发测试,并有望在2020年左右少量进入市场。
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明显的跨界和跨越发展的特征,目前我国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协同推进不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对滞后、基础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急需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创新,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汽车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设,突破智能计算平台、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车规级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瞿国春指出,未来重点工作之一是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2018年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业内专家在若干场合关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表态,曾引起业界人士产生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开始转向的猜疑
在演讲中,瞿国春阐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目标,其中包括加快推进道路测试,指导地方开展道路测试工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智能化改造。图为2018年北京客车展期间金龙客车有关负责人推介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
二是落实和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急需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前瞻和交叉领域的团体标准研究,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法规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三是加快推进道路测试,指导地方开展道路测试工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智能化改造,支持在雄安新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融合应用的示范。当然也包括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开放道路测试,为我们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发展积累一些经验。
四是开展LTE-V2X蜂窝网络通信等应用功能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的研究,明确LTE-V2X产业实施路径以及未来5G阶段的V2X通信整体发展规划。
自1985年起,我国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开始实施车辆生产《目录》管理。2004年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被设立为国家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实施《公告》管理,我们有效保证了准入企业的生产条件和产品一致性,对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要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务院“放管服”的改革精神优化了产品准入流程,减少了产品审查环节;同时我们也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处罚了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的要求,推动相关事项的改革,在规范管理前提下,进一步释放行业企业的动力,助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2017年开始,我们启动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编制工作,2018年4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目前还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之中,下一步将履行审核发布程序,预计2018年内发布。下面我就该办法的主要改革思路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是简化准入许可管理。除新建企业及新产品外,对已获得许可企业及产品的变更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大幅减少企业和产品许可事项。
二是研究车辆产品系数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对同一系数的车型产品按照系统生成产品的准入,生产同一系族类的产品不需要重复申请许可,这样也可以大大减轻企业产品申报的负担。
三是优化检测流程,全面放开检测市场,明确对于获得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和国家级资质认定、具备开展车辆产品准入检验所需检验能力的检测单位,均可承担产品准入的检验工作。
四是推进集团管理的改革,鼓励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产品规划,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给予简化审查,允许集团内部代工生产,开展产 品自我检验试点等优惠工作。包括大家关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代工,以及企业委托加工等事宜,我们也在加紧研究、落实之中。
五是鼓励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对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导致相关准入事项不能满足或不适用于现行标准法规的,我们可以经过评估豁免部分,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品进入《公告》做好铺垫工作!
以上是我们关于《公告》管理改革的一些想法,具体条款需要看正式发布的文件。
同志们,朋友们,现阶段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既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机遇,更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愿意与社会各界一道努力,把握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