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历史与美学双重观照下的人文纪录片力作

2018-03-10 14:02胡智锋何昶成
电影评介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大道纪录片天津

胡智锋 何昶成

由祖光导演执导的九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五大道》,是近年来取得重要成就并获得广泛关注、好评的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力作。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及其所突出的历史价值、现代化的处理和艺术化的呈现,为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丰富而新鲜的经验,值得认真梳理、总结。因此,我们不妨用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这个标准来品鉴这部佳作。当然,很多不熟悉天津近代历史的人可能会对这部纪录片的题目感到陌生和不理解。因此,在使用“美学的历史的”这个标准对这部纪录片进行品鉴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五大道”这个名字背后的相关历史。

一、“五大道”与纪录片《五大道》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开埠城市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因各国租界林立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局势,而多国租界林立的局势也给天津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组成了现今的五大道。“五大道”,是位于天津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它因区域内分布有五条主要干道而得名。“五大道”这个名称不是历史上的正式地名,而只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地名俗称。“五大道”位于现今的天津市和平区体育馆街管界内,面积1.28平方千米,其地域包括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这个范围。这个范围内分布有五条主要干道,它们分别以中国西南的城市进行命名,分别为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常德道和睦南道。1919年至1926年,天津的这一区域被英国划为租界,英国人开始在租界上进行道路修建。在道路修建完成后,英国人以当时英国本土的地名或者殖民地的地名对这些道路进行了命名,现今的成都道原名伦敦路,现今的重庆道原名爱丁堡道,现今的大理道原名新加坡道,现今的常德道原名科伦坡道,现今的睦南道原名香港道。以“五大道”作为一个缩影,我们可以窥见当年作为九国租界的天津的兴衰荣辱,俗语有云:“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天津。”这句俗语正表明了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天津作为一个在中西文化融合中出现的独特城市这一存在。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天津是一座奇迹的城市,而“五大道”,正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近代史上,天津在九国租界林立,华洋交杂的复杂背景下,快速建立了近代工业体系、金融市场、文化结构、市政管理和商贸格局这五大体系,为今后天津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以及天津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天津这个“五大道”的小洋楼里,曾经更是上演了无数的风云变幻,顾维钧、孙殿英、张伯苓、张自忠等历史名人都与这里有过联系。纪录片《五大道》,也正是以讲述五大道和五大道背后所代表的身为九国租界的天津近百年的历史,以小见大,在展现天津这座城市近百年的風云变幻的同时,也可以让观众从中窥见中国近百年的风云变迁。

二、 历史观照:四大维度托举历史影像

首先,《五大道》是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其极富审美意味的艺术呈现离不开主创者对深厚历史底蕴的开掘,这正是创作者秉持“历史的”标准使然。在作品中,祖光先生率领的创作团队从史实、史识、史观、史思的四大维度托举起了《五大道》的历史影像。

(一)史实:探求历史原貌

历史人文纪录片最突出的价值,是对历史、人文的挖掘、揭秘与影像呈现,而《五大道》在这几个方面中所取得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祖光导演和他的创作团队历经多年积累,聚焦天津开埠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五大道区域,并对此进行了全景式的观察、梳理、描述和呈现。在这部长达九集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中,主创团队不辞劳苦,在中外不同的国家区域内,广泛联络相关学者、专家、当事人以及相关人物的后代等,并通过多个维度和视角的发掘、梳理,对“五大道”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重大而深远的事件、观念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五大道》开篇即连续不断地给观众带来了惊奇的发现。如“高升号”商运船被日本击沉的事实存在较多争议,百年之后的这部纪录片通过详尽地跟踪与梳理,最终探寻出是来自日本奸细的秘密情报这一历史事实。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是否与此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甚至与之后中国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的签署等是否也存在相关的联系。诚然,通过这种期待视野所产生的联想,恰是《五大道》在史实角度的创新呈现,史实的切入给予了整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更具有艺术真实性与开阔的审美空间。

历史事实的发掘,微观上可以作为对影像的一个符号意义,宏观上则可以联想到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影响,这无疑是具有重大的、历史与人文的价值。在《五大道》中,对史实的发掘可谓比比皆是。由此可见,祖光导演和他的创作团队为此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们通过使用记录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历史、人文的探索挖掘,完成了一次近代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梳理、历史考古和历史发现,这种历史事实的意义和价值也因此得以彰显,并令人瞩目。

(二)史识:博采百家之识

除了在史实层面,即对历史事实发掘方面的突出价值,《五大道》在史识和史观的层面也呈现出非常突出的、全新的价值。一般而言,史识是建构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但同时,它也需要有史观的支撑,才能得以彰显其价值所在。这部纪录片借助众多的中外知名学者,包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如耶鲁大学的史景迁教授、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巴斯蒂院士、大英图书馆中文部汉学家吴芳思主任、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大学蓝云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罗伯特·毕可思教授、英国牛津大学拉纳·米特教授等等,他们正是以独特的见解和独特的史识,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高大上的层次和境界。这是因为,史景迁等国际知名学者既有扎实的历史功力与对这段历史深厚的研究基础,同时又是历史学界难得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著名学者。由于他们的介入、接受采访以及表达,不仅代表了来自于学术的声音,更体现了这部纪录片对历史认知的一种层次和境界。换言之,正是由于史景迁等学者的加盟及引入,使《五大道》能通过西方汉学家们的视角,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契机,对于在当下历史语境中我们如何能更好地阐述自身的历史、人文等,具备启示与借鉴意义。

(三)史观:秉持唯物史观

当然,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五大道》在史观层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此前,我们对《五大道》所关涉的复杂近代史是存在一些已有定论的,诸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等等一些观念。这些定论或许是我们站在已有的史观基础上,对于这个地域、这段历史的界定结果。《五大道》的突破在于,并没有简单地去重复已有的结论或断语,而是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历史发展本身、自身的脉络进行梳理,并非是以一个现成的史观去表述这个历史的发展。《五大道》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维度上,站在了更加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这段带给中国人民痛苦或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进行了重新的反思。

在这样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客观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李鸿章这位被国人唾弃为卖国贼的晚清历史重量级人物,并没有简单地被贴上卖国、腐朽、落伍、腐败等标签,而是对他参与发起的洋务运动,以及他从“中兴”到最后失败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相当客观的描述,让观众体会到“历史演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整个脉络思想。纵观这部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情绪化的表态描述,而更多的是以历史事实进行传达——如大沽炮台屡毁屡建的进程,如李鸿章一个一个条约的签署,以及他临终前留下的“天津如何”四字遗言等等。在貌似不动声色的、平实的、客观的表述中,《五大道》通过史识而并非既定的结论、情绪等,重新反观了这段历史,从而给予我们一个更加客观、真实、可靠的历史影像记录。

因此,《五大道》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所取得的重要突破,或许离不开上述三点关于歷史层面上的突破——这就是历史真相的全新发掘、史识方面借助了中外知名学者的介入所达到的史识高度,以及更加客观、平实的,并非情绪化或借助既定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运用。正是这三点,从而使这部纪录片达到了历史人文纪录片所应达到的高度。

(四)史思:彰显历史哲思

在对历史事件发掘梳理的基础上,《五大道》更进一步地将聚焦点放在了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之上。换言之,即通过大沽炮台的屡毁屡建、九国租界的事件展开、从高升号被击沉到甲午战争的爆发、天津开埠历史上五光十色的租界景观记录、“五大道”上发生的若干历史活动轨迹的发掘与记录,以及通过以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大都市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观的追踪与记录等等,给我们带来了若干启示——天津在近代史上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看待天津对于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化所产生的影响?从天津的发展历史上,特别是通过对“五大道”的兴衰了解,我们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等等,这些应当说都远远超出了“五大道”的自身历史景观、生活细节的本身,而是具有了更加深层和广远的一种意义。

从大沽炮台的兴衰,我们看到《五大道》的主创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不能制夷的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而必须要用更加赋予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能走出中国特色的道路。简单的重复洋人或洋务,或通过洋务来重复洋人、洋派等一些理念,是无法拯救这个东方大国的。所以,必须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才能够真正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这种站在历史发展的脉络基础上,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思考、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当然,这也是《五大道》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所带给我们宝贵的思想启迪。

三、 美学观照:多元手法构筑审美影像

《五大道》作为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典范之作,除了内容层面遵循了“历史的”标准,在形式层面也遵照了“美学的”标准。祖光导演和他的主创团队在艺术化的探索中,或者说在如何找到当代观众所喜爱的接受方式上,也同样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新探索。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在影像、音乐、解说、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全新探索可圈可点。

(一)影像:三重影像的多元叙事

首先,我们先谈谈影像的构成。《五大道》至少呈现了三种影像,即历史影像、纪实影像和口述影像。在历史影像的层面,《五大道》走遍世界各国,搜寻了大量的近代中国与天津“五大道”相关联的影像,包括我们看到的、罕见的来自于英国八国联军攻大天津的影像记录。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构成了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最重要的影像形态。同时,《五大道》创造性地借助了很多开埠时期天津重要历史人物后代的“再回首”、重回天津的活动,包括在第一集中1860年英国第67步兵团的后裔菲尔柯姆探访天津,袁世凯之孙袁家诚对过去的追忆等等,并以此为线索,对他们进行了纪实性的记录。这些纪实性的影像,包括与“五大道”相关联的,像收集老明信片的赵健强,还有金家大院的后代金先生等等这些人物的现场活动,一起构成了正在发生的新历史现场。这些纪实性的记录影像,成为把历史拉向今天、拉向当代、拉向大众、拉向每一位观众的重要关联点。

此外,大量的中外学者和相关人士针对于这段历史所进行的口述追溯或口述评价,构成了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第三种影像形态。正是这些稀缺宝贵的历史影像,生动、鲜活的纪实性影像和口述评价的口述影像构成了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多姿多彩的影像形态。

(二)音乐:表情艺术的叙事色彩

音乐属于重要的表情艺术。在影像作品中,音乐不仅承担着宣情功能,而且散发着音乐叙事的感染力。此次主创团队专门为历史人文纪录片《五大道》谱写了音乐,这也归功于整个团队煞费苦心的一种艺术创作。

由于《五大道》所牵连的历史丰富性和复杂性,给纪录片的音乐创作也带来了难度。但令人欣喜的是,《五大道》的音乐呈现,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沉重气质,也不是属于伴奏性的配角,而是带有着强烈叙事色彩的意味——该纪录片的音乐在影像的展开中,随时提供着情绪和情感的萦绕,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

在影片中,主创团队将津门的味道融入进了音乐的创作中,无论是背景音乐中的马蹄声、马铃声,还是庆王府、老洋房中录制来的背景音乐,抑或是影片配乐中不时响起的天津曲艺的声音,这些声音最终都成为了影片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让音乐非常原汁原味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更好地配合影片内容。

(三)解说:语言艺术的互动交流

解说,尽管总体上是平实和庄重的风格,但我们也从解说中体会到了相关的交流感和互动性。在《五大道》中,解说词没有一般性地去作史识的描述和情绪化的判断,而更多是在历史影像的展开中娓娓道来,给观众阐述着当时的故事。同时,以讲故事的口吻,与观众似乎在做直接的沟通和问答,从而也使这部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色调更具有亲切和互动的当代魅力。

“百年历史看天津”,抛弃宏大却模糊的叙事,而改以一组组故事来讲述历史,而这种以人物串联起来的叙事,也正适合这种娓娓道来的解说模式。人物、故事,宏大叙事被浸润在一个个人物与故事的叙述中,历史也由此变得鲜活而可见。这样的解说方式,既贴近历史细部,也不远离大历史的真实,做到了远观与近看的平衡。

(四)技术: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

该纪录片还利用现代的电脑3D技术对那个时代的天津的历史场面进行了再现,其中比如片头30秒的开场动画,从北洋练兵到天津的城市面容和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之后的场景,以宏观的角度为观影者浮光掠影式的展現了天津的历史变迁,同时,利用电脑技术复原了那些没有在历史中留下的场面。而真实情景再现,更是让现实与历史交织,给观众以如梦似幻的历史朦胧感,这种的例子如影片在展现天津历史上的第一座可以自动开启的桥梁解放桥时,就采用了从一位年轻志愿者收集桥梁的各种信息,一步步地真实情景再现当年的场景;而例如袁世凯这些天津历史上的名人,结合他们的故居,也可以进行真实情景再现。当然,影片在重现这些名人的经历的时候,更是采用了优秀的人物塑造手法,从细节处入手,从现今的人物去进行钩连。这其中比如庆王府那一段情节的展现,影片通过庆王孙女那桐的外孙女金婉茹入手,因为金婉茹七十多年前曾在王府居住过,所以当金婉茹重新踏进王府的那一刻,历史和现实开始变幻,现代的王府的场景开始飞速变换为七十多年前金婉茹所曾经看到过的场景。以人为中心,影片以场景再现的影像为观众展现了那个旧日的风貌。

从以上“美学的历史的”视角来品鉴《五大道》,这部力作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人文的突破、思想的启迪和艺术化的新经验,并且闪耀着弥足珍贵的史诗光芒。毋庸置疑,祖光先生的这次探索为近年来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新,积累了全新的经验。因此,我们要为《五大道》的成功予以喝彩,要向《五大道》的总导演祖光先生和他的主创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致敬。

猜你喜欢
大道纪录片天津
幸福大道宽又阔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大道同行
天津卷
美乃大道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天津之眼》
纪录片之页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