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国际汉语教学的探讨

2018-03-10 07:54魏星月
现代交际 2018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汉语交流

魏星月

摘要:国际汉语教学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地区跨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语法、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和发音等是汉语教师教学的一大障碍,会出现语言和非语言方面不同程度的交流问题,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互碰撞,更是不同地区、地域和国家之间人民的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融合、融入,互相认识、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桥梁媒介。因此国际汉语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完备的语言交流能力、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还需要熟悉相应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流行元素、时尚元素、经典语言、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语言习惯、生活习惯。本文将针对国际汉语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以及交际方式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汉语 第二语言 跨文化教学 交流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181-02

一、跨文化教学的内容

跨文化教学主要是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和语言学习。由于相互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社会差异、时尚元素差异和地域自然环境差异等,因此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会出现交际障碍、语言理解偏差、教学效率低等现象。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文化教学的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既可能是外国人,也可以是华人华侨,或者是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教授母语非汉语的人们准确地使用汉语,熟悉汉语文化内涵,了解相互之间的交流差异,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掌握运用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音、义、形。

二、跨文化教学的重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文化教学的难点有很多。首先,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属于与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使用文字根本不同的文字系统,按照造字法分为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其次,汉字的表音功能较弱,形体变化多,一字多义,词组繁多的现象十分普遍。

(一)委婉词语

中国汉字深受儒家和佛家思想影响,用词含沙射影,委婉和谐,力求儒雅含蓄,不张狂不直白,“中庸”讲的是为人处世过犹不及,强调低调做人和智慧的艺术,受其影响汉字语言有很多的禁忌和避讳,中国古代过分强调阶级性差异、性别差异以及伦理纲常,比如“死”皇帝称为“驾崩”,学识渊博之人称为“仙逝、驾鹤西去”,老百姓称为“填沟壑”,好人称为“与世长辞”,年龄小的称为“英年早逝”等等,都是用其他词语代替,极少直接用这一词。而西方国家的人们由于大多信仰上帝,对于死亡有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因此,在英语中对于死亡的表达有:“进入天堂”“与上帝同在”“上帝的召唤”等。再比如为了表示敬意,通常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称呼有职位的人时是“姓+头衔”,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对长辈尊称“您”,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社会关系的称谓偏好职务等身份,只有注重文化交流汉语教学才能顺利地完成跨文化教学。

(二)谐音词语

对于零基础的外国人,谐音字会让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很难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之初,需要形象生动地传播词汇中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利用汉语词语之间同音或近音特点,通过关联法和串联法,举一反三,将汉语词语深深刻入学生的记忆之中,并由一个词语联想到另外一个词语。谐音取义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汉语民俗文化的一大特点。谐音取义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所以对于谐音词语的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进行。

(三)特殊易混淆词语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特殊易混淆词语,如培养、培育,故意、蓄意,特别、尤其,毛病、缺陷等,另外,汉字中多义性、多音词语繁多,如:长、还、重、曾、藏、折等字可以用不同的读音来区分,导致同一个字有引申或其他关联的两种意思,这对于汉语言掌握程度较高的外国学生来说较为容易理解,汉语基础较差的外国学生就很容易混淆,更难以理解。

三、跨文化教学的实践和方法

(一)利用文化因素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因此必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所具有的含义和深意,在日常教学和交谈交际中,尽量避免可能导致交流失误的差异性文化因素。这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生关系、朋友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外汉语教师在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还必须将中国文化和他国文化进行充分的对比分析研究,揭示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并且追溯其文化根源,在教学和交际过程中就会避免带来交际障碍的言语和行为。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要“审时度势”地运用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交际情形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交际策略。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受到语言意义对应但是文化背景意义不同的词语误导。例如,汉语的“怒发冲冠”在英文中的等值对应词是“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可事實上二者的意义差之千里。“怒发冲冠”形容十分愤怒,而“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却是恐惧至极。还有不知道交际规则情况下转化的“文化错误”,如:“尊敬老人”被翻译为“The senile should be respected”。殊不知在中国文化中年老体弱的人受到照顾和尊敬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即使上年纪的人也很忌讳别人把他们当作老而无用、需要别人照顾的衰老之人。

(二)利用俗语幽默教学

汉语教师在与国外的学生进行教学交际时,应该积极地制造和回应对方的话题,避免用沉默的交际方式。要学会积极地应用幽默的教学方式,营造学习气氛,在快乐中学习汉语,同时叫人影响深刻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模拟两国生活中道别方式、相亲方式、结账方式、男孩女孩告白方式等。运用一些幽默俗语让大家记忆犹新,比如“我的妈”一词既可以表示某人的妈妈,又可以表示吃惊、意外的意思。

(三)利用时尚元素教学

时尚元素主要包括各国文化中对于服饰、音乐、古典、经典、颜色等的积淀。比如中国人喜欢喜庆的红色,在婚礼等喜庆的场合着红装,但是红色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发生危险的信号,甚至是禁忌。又如“龙”这一图腾在中国象征祥瑞,而在西方却被当作邪恶、恶魔的代名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多应用外国文学经典、当红歌星、品牌以及当地热门俗语等时尚经典元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避免生搬硬套中国的经典文化、俗语、时尚元素等内容,如很生硬地让学生理解中国京剧、舞狮、中医等元素,缺乏两国元素的比较教学、模拟教学、实践体会教学。

四、结语

谈到文化适应,人们只注意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环境的适应。其实,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适应,包括跨文化交际适应、对外国文化环境的适应和在本国对外国驻华机构与企业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因为文化不同,所以道德风尚和行为标准都有所不同。我们在虚心学习他国文化的同时亦不可盲目自贬,要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跨文化教学时,由于教学对象是外国人、华人华侨,这些都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具备全面、准确、丰富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课堂应变能力,针对汉语文化深远、复杂繁多的语法特点,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尽量结合外国文化进行双语教学,提高教学与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4]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8).

责任编辑:刘 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汉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学汉语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追剧宅女教汉语
交流平台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交流平台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