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地作战锤炼我军战斗力

2018-03-10 00:28韩龙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山地高原

韩龙

2017年下半年当中印两军在边境线持续对峙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展开实兵实弹演练,被外界视为对敌对势力的强大震慑。与城市作战、丛林作战、丘陵作战和海岛两栖作战相比,高原山地作战是最难打的仗,也是全方位锤炼军队战斗力的最佳方式。

高原山地地缘政治价值突出

高原山地指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山地。从军事地理范围上看,中国高原山地地区主要包括西藏方向的阿里防区以及新疆方向的天山防区。其边界线长1268千米,纵深300余千米,加上战役后方南疆地区,总面积达40余万平方千米,战役地幅广阔。

由于地处南亚要冲,可掩西藏之翼、护新疆之侧,这片高原山地是中国西部边疆的重要屏障,是粉碎敌对势力围堵的重要战略通道,也是确保领土完整、反分裂斗争的重要依托。

纵览近现代战争史,凡是涉及到高原山地的战役都不轻松,许多军事强国甚至都在这种战争中马失前蹄。二战期间,一往无前的盟军曾在意大利山地碰得头破血流。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强大的苏军在山区苦战10年最终狼狈撤走。“9·11”事件后,美国攻打阿富汗,本·拉登被击毙,塔利班却始终躲在山区无法消灭。在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后,美军總结出了高原作战的一句诤言——“到达就已成功一半”。

再来看中国西部边境的这道高原要塞,历史上曾屡遭英国、印度、尼泊尔等国侵犯。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印军悍然在中印边界向中国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我军被迫进行反击作战。这场中印战争最为人关注的是战斗大多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之下,不少大规模冲突的战场甚至居于海拔4250米以上。此后中印两国及世界其它军事国家开始加大力度锤炼自身军队的高原作战能力。

2017年夏天,在持续对峙72天后,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虽然暂时得以缓解,但依然不能排除未来印方再次主动发起中小规模入侵的可能,那时我军将被迫实施高原边境自卫作战。然而由于这一地区的气象天候、地理特征、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实施高原作战相当不易。

自然因素往往比敌人的火力更加致命

中印边境位于号称“世界第三极”的生命禁区内。这里高山绵延、雪峰林立、冰川广布、沟谷纵横;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太阳总辐射大、紫外线强;这里远离祖国纵深腹地,属交通落后、生活艰苦的闭塞地区,人员、物资装备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进行。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只有这块区域同时具备高原、高寒、高山的“三高”特点。正是基于以上各项现实客观条件,因此相较一般作战类型,高原作战显得困难重重、挑战颇多。

首先,高原山地作战最大的困难是行军人员的生存问题。美军研究表明在高海拔条件下,气候和地理环境往往比敌人的火力更加致命。即使不直接参加战斗,军人长时间停留在高原高寒地带也是险象环生。在高海拔缺氧、低温严寒和风雪交加的环境下,人开始变得呼吸困难、行动迟缓、思维活动减慢、持久耐力减弱,还易发生冻伤、晒伤、摔伤、致盲等事故。当行至海拔4500米时人的体力只为正常情况下的60%。这诸多因素对军队的作战指挥、应急反应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严重的话甚至将导致非战斗减员、丧失战斗力。

美国军方还曾公布一组研究数据称,如果士兵未经适应性训练就被空投在4000米以上的高度作战,患高原反应的士兵比例将达到80%左右。因此被选拔执行高原山地作战任务的士兵,应当具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肺功能和超出平均智商的智力,如此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极具考验的高海拔环境。

其次,高原山地作战不仅考验士兵的综合素质,更考验武器装备的性能。通常所指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非高原型武器装备。而受低温低氧、湿燥不均和强日光辐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武器装备也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适应。

例如,平均而言高海拔会使水和汽油沸点降低,车辆发动机功率下降、启动困难、故障频发,耗油量增大75%以上,而运载力却损失近25%。战机在高原机场起降也会受影响。由于空气稀薄必须增大起降速度,所以在相同长度的跑道上不能满载起飞,而降落时对重量限制更大,对动作的精准度要求高,否则机轮会爆胎。

此外,武器射击也容易产生偏弹、远弹、掉弹、不炸弹和不连发现象,致使武器命中精度降低,故障率增加。严寒对光学器材性能的影响也较大,温度骤降易引起仪器老化、变形甚至断裂。受地面杂波影响,各种防空雷达盲区多,探测范围和距离大为减少和缩短,致使识别、跟踪目标极为困难。另受群山阻隔影响,有线通信难以架构,无线通信不易保持,对防空作战实施整体控制和协调的难度增大。

再者,高原山地作战的战场补给条件差,战役后勤保障任务艰巨。由于当前高原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落后,武器装备的维修和保养技术薄弱,各类防空作战物资及生活所需物品主要依赖于战役军团自身保障和内地支援,所以一旦发生战争,战场的给养难以瞬即就地筹措。加之不良路况、有限输送工具、恶劣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远距离输送大量物资和展开后勤补给时,战勤力量的组织将更为复杂,需超常配备。

受各种自然与现实因素作用,高原作战一般不会出现千军万马、浓烟滚滚的战场画面。高原作战的成败更多在于军队的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往往对人员素质和武器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后勤保障也将成为整场战斗能否取胜的关键点。

大量“独门武器”亮相高原演练

在高原山地作战中,战斗的主要力量是轻步兵和山地炮兵。进攻性作战行动包括渗透、突袭、巡逻、伏击、火炮攻击、有限的空中突击和攻击作战等。其中包围是最常见的策略,正面进攻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展开,并且很少采用追击战术。进攻性作战多采取小队集群步行前进,以避免出汗和大口呼吸出的水汽在严寒环境中迅速凝结造成冻伤。由于冰雪堆积、道路变化,地图也常与实际相出入,因此进攻方案应简洁清楚,通常是将整个进攻目标划分成多个子目标,分阶段实施攻击。这些行动主要是为了阻断敌方的后勤补给体系,通过封锁道路通行并控制输送线路、俘获敌方营地及中继补给站点等方式,达到长效制敌。

高原山地的防御性作战行动,则包括巡逻、伏击、反渗透和阵地防御等。在沿边境布防时需形成宽正面、浅纵深、大间隙的防御态势。防御战的首选防御手段是在反斜面修筑防御设施,主要在正斜面观测站的配合下,以曲射火力杀伤正面敌军。

为了配合高原山地作战,印度近年来推行“可靠威慑”战略,不断加大武器装备研发和采购力度。在中印边境印度专门部署山地作战部队,如陆军第17山地打击军和陆军第33军。印度陆军装甲部队以装备T-72型坦克为主,还有少量的T-90S型主战坦克。在火炮方面,印度陆军以牵引式火炮为主,包括FH-77B型155毫米火炮,D-30牵引式火炮,总体水平皆低于中国。为了增强高原山地部队炮兵的反应能力和战场火力,虽然近年来印军从美国引进了M777超轻型榴弹炮,但是数量有限、增效不明显。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经过多年艰苦的演练,中国高原山地作战的兵器和实力也在日益提升。在近期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至海拔5000米青藏高原腹地展开实兵实弹演练中,就出现了大量“独门武器”。

演练中由96B型主战坦克、04系列步兵战车担任地面装甲突击主力,陆军航空兵的直-19进行火力支援,米-17系列直升机用于降落敌后作战。

在单兵武器方面,最新装备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5.8毫米各型枪族以及多款单兵火箭筒频频出现。炮火方面则展示了最新型的152毫米牵引榴弹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155毫米履带式自行加榴炮,其中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作战能力位居世界同口径火炮前列。

虽然中印两军对峙已暂停,中印两国边境争端仍在继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地高原
Jokes Today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山地牧草种植利用和节能效果探析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