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仁用杏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2018-03-09 08:38史有威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仁用杏管理技术栽培技术

史有威

摘 要:为提高杏仁的产量、质量,增加效益,本文就仁用杏高产优质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仁用杏;栽培技术;管理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6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95

杏树,别名杏、北梅、归勒斯、杏花。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尽管杏树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由于杏果肉贮藏期短,利用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仍有许多实际问题和技术问题限制着杏产業的发展。

近年来,杏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杏仁含有多种营养物,是高营养保健品,同时还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防癌等功能。因此栽培面积不断在增加,前景广阔。可是,要想栽培好仁用杏,在栽培技术和管理方面,以及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却很难,由于仁用开花早,易遭晚霜危害,加上管理粗放,不能发挥应有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提高杏仁的产量、质量,增加效益,本人现将仁用杏高产优质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品种、园地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如:龙王帽、白玉扁、一窝蜂、超仁丰仁等,还要选好授粉树,一般选山杏、串枝红等。

仁用杏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耐瘠薄,适合在微酸性或微碱性(pH值6.5~7.5之间),土壤里能正常生长,中性土壤(pH值=7)生长最好,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避开低洼积劳地带。

2 苗木定植、土肥水的管理

选用二年生优质壮苗。栽植密度采用行距为4m,株行距为1.5~2m,栽83~111株/667m2即可。在整地的基础上,挖坑定植,坑深0.8~1m,宽1.2m的定植坑,在坑内施入有机肥20kg,磷肥(过磷酸钙)1kg,与表土混拌均匀,浇水沉实。

2.1 土壤管理

在秋季,将土壤深翻20cm左右,保持足够的通气性,增加保肥能力,有利于根系更好的生长,提高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应特别加强定植后的中耕除草。减少养分消耗,集中养分供苗中的生长所需。

2.2 肥料管理

对于任何树种来说,肥料管理都是重要的环节,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成龄杏园每667m2在初秋施优质粪肥5000kg左右,在花前、花后,花芽分化,采果后各施1次追肥,基本要以有机肥为主,再配合一些二铵,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幼龄园5—6月每公顷追肥尿素750kg左右,9—10月施果树专用复合肥900kg左右。

2.3 水分管理

一般在萌芽前进行一次透水,满足杏树开花及生长的需求,开花后以及果实膨大期,还需要二次浇灌,让坐果率以及果实质量得到提高。最后就是封冻前灌一次水,然后覆地膜,以便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

3 花期管理、整形修剪

3.1 推迟花期,避开晚霜

在花前10d左右灌水,降低地温,增加空气的湿度,推迟花期。在霜冻来临前,可熏烟防冻。

3.2 授粉管理

在盛花期喷水或喷硼,由于春季大气干燥,杏花上柱头的粘着性差,不利授粉,或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喷水或喷硼(0.1%~0.3%)有利于花粉粘着和萌发,可提高坐果率。

3.3 病虫害管理

杏树在开花初期或落花后常有病虫害发生,比如杏象甲。落花后应立即打药(同杏仁蜂),或在清晨振落捕杀,消灭地上落果。

杏树必须定时修剪,否则会影响杏产业的收入。幼树及初结果树,对主、侧枝及延长枝要轻剪长防,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短截;盛果期树根据枝条长势,树冠各部位的空间情况,适当疏密截弱,以保持稳定的结果部位和生长势;衰盛期树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长健壮的背上枝换头或在比较直立的枝段回缩,促使隐芽萌发更新。本着“去弱留强”原则,选留壮枝壮芽进行更新修剪。

4 加强病虫害防治

仁用杏病虫害要分季节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从进入冬季到树枝发芽以前,要把园内的枯干枝、落叶以及树上的病虫枝清除掉。主枝的裂缝和一些在枝条上越冬的虫害,可利用刷子对树干主枝和枝条来回刷动消灭。对于流胶病由虫害和人为的伤口引起的,要防止树体受伤,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灼伤;春季利除病部,涂抹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50倍液杀菌,然后涂抹伤口保护剂;4月中旬将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黑斑病和桃蚜;5月下旬—6月中旬,用灭扫剂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等病虫;7月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发芽前要喷药,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发芽后使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并加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可杀灭蚜虫,也可用蚜灭净1500倍液防治蚜虫。

5 适时采收

仁用杏果实要达到完全成熟后才能采收,一般在7月下旬—8月初。采收后要及时去除果肉,晒干杏核,同时对果肉进行加工处理,生产杏梅、杏脯、果丹皮等。

猜你喜欢
仁用杏管理技术栽培技术
原平市仁用杏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解析
2个耐晚霜仁用杏新品种的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制约仁用杏生产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