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雅乐在高校中的传习及价值转换研究

2018-03-09 20:36李翔
艺术评鉴 2018年1期

李翔

摘要:中原雅乐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封建社会几千年而不断,虽然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衍变,但其顽强的生命力、饱含中原文化精髓的特质,却成为中原文化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种类。以平顶山学院的雅乐团为例深入剖析中原雅乐在高校中的传习方式,探寻其可持续发展及传承的道路,并通过艺术价值到商业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转化,凸显出挖掘、复兴、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原雅乐 传习 价值转换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126-03

一、中原雅乐溯源及研究现状

中原,作为礼乐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正声以乐载礼、以乐载道,展现了历代中原的盛世华章,古韵悠悠,千载流芳。现今,华夏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渐趋飘远,越来越模糊不清,得不到传承就无法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都各尽其职,为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和传承做了重要决定和指导意见。

中原雅乐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以艺术实践促进雅乐理论与价值重估的研究才刚刚展开。以高校为单位的雅乐团体目前还不多,大致包括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等,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雅乐活动团体,除了河南省华夏古乐团以及各地逐渐兴起的孔庙演出活动以外,尚无全面进行雅乐研究及实践的专业团体和机构。综上所述,雅乐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活动还处于一个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展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拓荒”时期的研究:没有太多的现实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足够的实践环节的理论支撑,没有一定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等。因此,中原雅乐文化的体系研究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研究。

二、中原雅乐在高校传习的方式——以平顶山学院为例

平顶山学院是大陆高校第一个建立雅乐团的开拓者,于2009年开始筹建雅乐团,2013年在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召开平顶山学院雅乐团成立新闻发布会暨《古应风云》雅乐专场演出。以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的发展历程作为实例对中原雅乐在高校中的传习方式进行深度剖析,探寻雅乐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共进的创新性模式。

(一)建立雅乐研究及表演机构

仅有冰冷的文献、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是无法将雅乐的中正平和、厚重恢弘的面貌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因此,成立专门的雅乐研究及表演机构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平顶山学院以雅乐作曲创编、演奏实践、乐舞创作为起点,就雅乐团人员选拔、师资培训、业务训练、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最终建成大陆高校第一个雅乐团。

1.建立雅乐理论研究室

围绕中原雅乐的传承与创新,平顶山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建立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所”和“雅乐理论教研室”作为专门的雅乐科研及教学机构。相关人员多次赴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物局、叶县县衙旧址等地,考察中原地区出土相关乐器、礼器,特别有针对性的考察了叶县许公宁编钟。所培养的骨干教师于2013年赴北京、2015年赴台湾参加雅乐国际学术会议,不断依托科研团队的学术支撑和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高效的进行雅乐团的发展与建设。

2.建立雅乐专业表演团体

在雅乐理论研究强有力的支撑下,平顶山学院逐步组建了以师生为主体的专业雅乐表演团体。演职人员共有一百余人,按照雅乐的表演特性分为乐队、舞队、歌队三个部分。乐队包括钟磬组、弹拨组、管乐组、打击乐组,主要担任雅乐中常用的古乐器演奏,如编钟、编磬、瑟、骨笛、排箫、柷、敔、缶等。舞队师生主要担任古代乐舞训练、古代服装道具设计及养护工作,歌队主要担任颂唱,有男女两组,研习古代唱法及发音原理。平顶山学院雅乐团于2013年受邀参加第五届北京传统文化节,和日本、韩国、柬埔寨等国家,台湾南华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同台表演,同年赴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古应风云》雅乐专场演出,获得专家学者的肯定。

(二)雅乐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

纵观当今我国高校的常规学科设置,普遍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更缺乏实践和体验平台,高校的音乐教学无疑是一种对传统雅乐的传承方式。平顶山学院雅乐团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按部就班教学模式,确立了“礼乐相和”的灵活教学模式。

1.创新性教学模式

平顶山学院为将雅乐研究及表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雅乐礼仪文化、雅乐器乐训练、古代吟唱训练、雅乐舞蹈训练等方面的学术报告及讲座,运用“专家进课堂”的先进教学模式提高雅乐传习的成效。雅乐节目排练中采用乐曲、乐器、歌唱、舞蹈、表演、场景大融合的方式,力求“礼乐齐鸣”“礼乐相和”。在教学方法上,平顶山学院雅乐团采用场景再现法,将歌、舞、乐一体化进行训练教学;教学模式上寻求创新,以“礼”呼“乐”、以“乐”应“礼”“礼乐齐鸣,礼乐相和”。在当代高校中國传统音乐教学普遍萎缩的状态下,平顶山学院以文化回归与自信的理念,从雅乐团建立的创意到目前所取得的效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尤其在高校学科建设的探究方面,更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2.建设应用型的师资队伍

在高校当代学科建设中,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不仅肩负教学实践任务,同时兼顾理论研究。平顶山学院雅乐团在培养师资时注重遵循雅乐的本质,聘请国内外雅乐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同时输送雅乐骨干教师外出访学。提倡在雅乐文化的熏陶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震撼,把中国古代礼乐的精神,以雅乐方式来加以体现,引发传统文化道德层面的反思。以动态的、探索的、发展的音乐形式融入高校教育内容,它不仅是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的追求,也体现着中国古代传统乐教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回归。

(三)扩大学术交流endprint

在平顶山学院雅乐团创建的过程中,并非闭门造车,相关人员多次赴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物局、叶县县衙等地,考察中原地区出土相关乐器、礼器,特别是叶县出土的许公宁编钟。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将编钟的音律、形制、音位排列等内容进行确立。2010-2012年,分别赴湖北随州、荆州,山东等地考察编钟等乐器复制工作,与随州编钟制作公司达成许公宁编钟联合研发协议,并聘请武汉音乐学院谭军教授为仿制的许公宁编钟测音及验收。2011年3月,聘请中州派传人古琴大师丁纪元先生和宋大年老师作为特聘教授,为雅乐团师生开设古琴课的教学工作。2011年6月-10月,雅乐团筹备领导小組成员分别赴郑州、开封、登封、安阳、洛阳、山东临淄、湖北武汉、随州、西安、宝鸡等地考察,重点考察商周时代音乐文化及中原古代音乐,搜集相关文本、音视频资料。同时考察古乐器制作、采购、服装设计制作以及雅乐节目的理论支撑(词曲、舞蹈编排等)。2012年聘请河南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可杰教授担任雅乐团作曲及排练总指挥。2013年10月赴中国音乐学院参加北京第五届传统文化节及雅乐国际论坛,同月赴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古应风云》雅乐专场演出。2013年、2015年雅乐团骨干教师两度赴台湾南华大学进行雅乐学术交流并参加第一届国际雅乐学术会议。

三、中原雅乐的价值转化

(一)中原雅乐艺术价值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要实施商业化的运作,要筹集必要的启动资金,要筹集启动资金就要从宣传着手。第一,拥有一个充分展示中原雅乐的场地和舞台特别重要;第二,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来构建平台,利用电子科技手段,建立中原雅乐数字博物馆、网站及贴吧,为人们提供观摩、讨论交流的平台;第三,获得政府的扶持,设立雅乐文化旅游主题打造自己的品牌;第四,招商、招标、吸引投资,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要充分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来完成商业化运作。通过吸引投资、联合经营等方式为中原雅乐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雅乐文化产业链,按照市场规律灵活运作雅乐文化产业,拓宽经济前景,达到中原雅乐表演团体的自我造血、自我管理、自我运作的目标。

(二)商业化发展下中原雅乐的社会价值

中原雅乐在完成艺术价值到商业价值的转化之后,作为价值体现的升华,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雅乐的核心美学精神就是“和”,即平和、和谐。雅乐的音调与节奏缓慢优美、纯正温雅、精美绝伦、加之与严整规范的礼制融为一体,对人们的精神与社会行为产生着极强的感染力,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教化功能,至今对我们仍有着现实的影响。为此,让极近消失几百年的中原雅乐在当今社会呈现回响,不仅会引发人们的道德回归与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也传达着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信号,让雅乐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懂“礼”、知“礼”,让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项阳.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01).

[2]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