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已经快6年了,把“创新意识”确定为数学教学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然而,尽管教育工作者为此努力了很多年,尽管学生学业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数学思考习惯较弱,创新能力薄弱,后劲发展不足。
一、关注课程改革现状,审视教学中的现象
早在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数学家柯朗就指出:“今天 ,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把要解决的问题一问一答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缺乏自主观察、提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机会,也使得知识揉捏过碎。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点散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代替学生发现、代替学生思考。我们要学会给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教学过程要变成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说过,从数学教学或数学教育过程来看,应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 ”,即“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可见,思维是数学能力的精髓,思维也是数学素养之根本。无论课程改革的进程如何推进,数学课堂都应该基于“思维”教,围绕 “思维”学 ,启迪学生思维,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史宁中语),进而提升学习品质、生存水平乃至人生境界。
二、找到课程标准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点”和“落点”
谈到数学思维,多数教师关注的是“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感悟 、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但是,从思维发展的更高要求来看,学生能“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目标更重要。马云鹏教授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一文中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10个核心概念解读为核心素养。创新意识作为核心素养提出,显然很重要。应该注意这里的“创新”是一种意识,即表现为一种主动去探索、发现的心理倾向,一种积极的态度。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停留在思维方式、方法的简单使用上,而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自觉,增强对更加上位,更具较高水平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止于口号,能够在课程实施中落在实处,《数学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了“写实”:“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基础、核心、方法三个方面指明了创新意识的要素,也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切入点或路径。围绕这三个要素,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问题”“学会思考”这两点做足教学中的“文章”,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就有可能得到落实。
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得到落实,要考虑的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其次,形成解决问题过程中一般的思考方式,体验问题解决过程中思考方式的多样性,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最后,在路径的处理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聚焦数学思考力,落实创新意识培养,延拓学生学与教的思维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通过设计开放性、探索性、延展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思维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的数学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思维上的发展效度。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例如,“简单排列”一课,设计四个活动:摆数字1、2、3,学生的摆法有4种和6种, 还有8种、9种的,教师让学生用尽量多的方法摆时,学生出现了遗漏、重复的现象,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合作学习的机会。在生生互动中,找到了6种拼摆方法,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在生生互评中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能更快地找到方法,通过比较学生感到了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即不重复、不遗漏、更快捷地找到所有的拼摆方法。对于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几种坐法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根据刚刚学到的经验,很快找到了科学方法,同时,学生通过符号、图形等表征方式把思维可视化,整个过程先让学生从广度上去探究不重复不遗漏,然后在学生思辨的过程中体会,做到科学方法的自主呈现,做到深度的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渐变思考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探索与研究问题成为主线,整个课堂呈现出生命活力,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遵循学生数学认知的规律,在认知的各个主要阶段营造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场力,即运用数学“思维场”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展开有效思维。例如,“确定位置”一课,学生要经过两个层面的转化:从现实问题表征出图形、符号、文字;学生慢慢表征的过程是学生有效思考的过程,看似生疏的背后是对数学信息深层次的梳理。相对开放的问题使学生想问题从发散走向聚合,对数与形关系的形成和分析,恰恰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把学生获取基本活动经验的路径活生生地连结起来。形—形、形—数,形—文字、形—符号,分析这些现象和表征方式,学生自主思考,类比、比较的方式,发现数、形关系,最后发现用数对表示比较简便。学生也正是在经历这两个层面的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延拓思维空间。
3.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训练、强化储存”的过程,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活动体验、主动建构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运用方式的不到位,造成体验学习不真实,意义建构缺乏有效性,从而导致体验活动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概念的表述学生理解不深,教材中例题和课外练习题难度存在断层。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数学概念,教师要设计适切的问题情境实施真实有效的“体验—建构” ,真正实现数学思维从“自我”参与下的数学知识发现与理解的过程中获得。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教师先设计研究3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题1、题2观察感知长方形面积发现:面积的大小就是单位面积的多少(方格数)。题3长方形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呢?学生的思考增进一步。有的学生拿出6个1cm2的小正方形纸片、有的学生拿出12个1cm2的小正方形纸片,还有的学生用一个方格动态量一量长边与宽边并做标记,同样可以求长方形面积,学生的思维不断层进,让数学思考走向抽象与动态,不断突破思考层级。教师学材开放、深入的设计,让学置身于一个思维自由、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兼顾了概念教学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学生在“自然境遇”中生长出灵动思想和思考之力。
教师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根据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到达程度,再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这样,教师就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在学生思而不得、言而不清、探而不明时,教师再确定需要讲什么、怎么讲。同时,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引领学生“爬高”,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水平渐次提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滋补了阳光和养分,他们就能将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得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品质自觉、主动地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这时数学教育的價值也真正得到了体现。
本文系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从MPCK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案例研究”(项目批准号:XSJKT14C008)研究成果。
编辑/魏继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