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 唐榕
摘要:钢琴演奏中恰当使用踏板不仅是美化声音润泽色彩,更重要的是对钢琴作品演奏艺术感染力的升华与渲染。钢琴踏板使用时,我们必须遵循和理解作曲家所要表達的乐思与意图,灵活恰当地运用钢琴踏板,更好地诠释出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了解钢琴踏板的结构功能以及演奏中的实际运用、分析踏板运用美学对钢琴作品的音乐渲染与艺术影响力,归纳踏板运用的美学特征,总结出踏板在音乐上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性,以此为钢琴演奏中能更好的运用踏板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钢琴踏板 踏板运用 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68-03
在日常练习和舞台演奏时发现,钢琴踏板运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音乐演奏的表现力。钢琴家布佐尼的一句名言——“踏板是倾泻在景色上的月光”充分说明了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特殊作用。本文就钢琴踏板的运用及其美学特征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钢琴踏板结构
意大利人巴托罗缪·克里斯多夫(Bartolomeo Cristofori)于1698-1700年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钢琴,其音域是四个八度,当时的钢琴并没有踏板。在1726年时克里斯多夫又制作了另外一种更加新颖的钢琴,它装有一个由手操纵的音控器叫unacorde——也就是今天钢琴上弱音踏板的前身。18世纪后期西尔伯曼创造的手动音栓让钢琴音色比古钢琴大为丰润饱满,也成为钢琴制作上的一大飞跃。
钢琴的制音器经历了三个阶段:手控制,膝盖控制,脚控制(即踏板)。后来踏板又经历过无数次的改进,直到现在才有了我们钢琴上所见到的三个踏板。钢琴制造业的一大革新也就是踏板的发明,对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如果没有踏板也就不会有浪漫派,印象派钢琴音乐及其技术。
二、钢琴踏板的运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左踏板被称作柔音踏板。在乐谱上的标记是“una corda”(踩下踏板,原意是一根弦),松开踏板“tre corda”(放开标记,原指三根弦)。当左踏板踩下时,钢琴琴槌略微的向左移动与整副键盘同时发生平移,使得原本敲击键盘中的三根弦变成两根弦使其音量与音色发生变法,让原本明亮的声音感觉像是蒙了一层纱,多了些沉闷的感觉,发出的声音不仅在音量上减弱了,也起到了改变音色的效果。
(二)中踏板称为弱音踏板。在正常的乐曲弹奏中是用不到的,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弱音踏板发挥了它的必不可少性。当钢琴踏板踩下时琴槌与琴弦之间间隔一条毛毡,琴槌和琴弦之间增加了一条可升降的毛毡条使琴槌击打时声音变弱,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是在练习时减弱音量。
(三)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最常用的就是右踏板(col pedale),右踏板也叫延音踏板、强音踏板、连音踏板、制音器踏板。当踏板踩下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离开琴键让所有弦自由的震动产生共鸣,直至发出的音自然减弱到消失。右踏板有延长声音增强音响使音色丰满有余音绕梁的效果,延长手指无法保留的音,来提高乐曲的完整性。当踏板松开制音器再次压上琴弦,琴弦不再产生继续震动发声。制音器离开琴弦,琴弦共振丰富了钢琴的音质音色使声音变的有光泽丰润,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
(四)右踏板的分类及使用
我们在乐谱上见到的踏板标记有:
按踩下的深浅分为有全踏板,半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者控制逐渐加深踩下,放踏板与踩下的方法相同。
按照踏板踩下的时间分别为:
1.直踏板,又名同步踏板,与音或和弦同时踩下。加强某一个音或和弦,整段音乐中也会运用到直踏板。
2.切分踏板,加强了音乐的律动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分踏板手脚的动作是相反的,在手指弹下后立即踩下踏板,后一个音开始前放开踏板。
3.预备踏板,在音乐开始前先把踏板踩下。可以给人一种暗示,让听众对音乐有所期待。
4.颤音踏板,快速连续不断的更换踏板。
三、钢琴踏板运用法则
如何恰当的运用踏板我们理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依据和声的变化来使用踏板 通常情况下一个和声用一个踏板,和声改变踏板也要相应改变。
(二)有利于节奏表现和动力需要。节奏影响着乐曲的情绪,加强节奏效果突出音乐情绪。
(三)让音乐更连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大,超过了手指间的跨度,想要依靠手指连接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使用踏板让音乐线条连贯,完整表现出音乐。
(四)根据音区来使用。在低音区应该勤换踏板,避免长踏板使音乐效果浑浊,把本不该重叠的音重叠在一起。
(五)对声音的美化和润饰。使单音音量增大更为圆润,让和弦更加丰满,根据旋律的力度变化增加,美化音乐线条。
(六)根据乐曲性质,音乐形象。不同的作品音乐效果不同,要认真研究音乐背景充分理解音乐表达效果来决定怎么使用踏板。
(七)根据作品的时代合理利用踏板。
四、钢琴踏板运用美学
在西方,音乐美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叶的德国音乐学者的著作中,而作为美学和音乐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领先科学,则是在19世纪后半叶于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踏板的运用也与音乐美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下面简要说明踏板运用的音乐美学特征:
(一)音乐润泽的色彩美
正确的使用钢琴踏板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才能和对音乐超凡的理解能力,如何使用踏板就成为了一门艺术。
在浪漫派及印象派音乐时期发掘了钢琴踏板的艺术魅力,并使其成为改变音色的重要手段。听觉艺术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它体现在音乐作品的色彩美和音响效果上。
钢琴踏板的存在为音乐润泽了色彩。演奏家为了追求音响音色的更高境界巧妙运用踏板,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诠释钢琴作品时融入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巧妙正确的使用踏板才能为音乐渲染色彩,提高作品感染力,升华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色彩美。钢琴踏板艺术中的奥妙在于不同层次地运用好踏板,大多数优秀的钢琴家根据踏板的特点多式多样的运用踏板,完美地表现出踏板美化声音润泽音乐色彩的作用。endprint
(二)乐句乐段的连贯音乐线条美
音乐旋律是由音和音群组成再加上节奏调性,表现出音乐乐感。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性不好,上下衔接性差,钢琴作品表现断断续续,就会破坏了音乐的完整度,并严重影响到音乐音响效果。
乐句间情感的连贯性体现了钢琴音乐作品艺术性的高度。当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大,超过了手指最大的跨度,乐句连接困难,不能完整的体现音乐,这时就体现出了钢琴踏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用钢琴踏板延续手指不能保持的音,让音与音之间连接,音乐线条连贯,使音乐流畅优美,更完整的表现出钢琴作品的音乐线条美。
(三)对钢琴作品演奏层次的控制美
音乐层次是音乐作品表达情绪和发展线条的基本方式,也是音乐家对作品理解情感的表达。同样的旋律以不同力度的展示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合理准确的表现出力度层次则是钢琴演奏中必要的措举。
一首好的钢琴作品展现在听众面前时肯定是音乐完整情感丰富的,对音乐层次的表达也是细腻完整的。可想而知没有对音乐进行层次的控制美,没有力度的变化,不仅让音乐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干瘪、黯然失色的,还严重破坏原有作品的完整性和音乐美感。
踏板的存在则为控制力度变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细腻丰富的力度变化让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踏板艺术中的奥妙则在于不同层次地运用好钢琴踏板。
(四)理性和感性的融合美
理性和感性即是一种矛盾又是一种结合,不仅强调音乐构成的合理主义,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的感情在音乐中的表现力。演奏者要充分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对作品理性认识,提高音乐的审美体验和感性认知。
在音乐创作时就体现出了理性的节制。有的音乐家则具有鲜明的个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一些钢琴作品则表达出对传统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等,遵循美学规律时与情感体现和谐有机的融合。在后期的演奏中感性经验,理性分析,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恰当的使用踏板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扣动听众心弦引发共鸣。
(五)自律与他律的结合美
音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构成物,大脑中的意识现象。钢琴演奏是能将一些客观的事物诉诸于音乐,通过音乐作品来体现。
音乐的自律性仅表现出了音乐的形式美。自律论流派认为音乐的本质是节奏,其原始的要素是协和的声音。音乐的美不需要依附外来内容的美,只是一种音与音之间的运动形式,并不能体现出情感内容。
他律论认为音乐的意义和内容存在于音响结构之外,受到外在规律的制约,人类情感的制约。音乐体现的重要内容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后期浪漫音乐时期中更加强调了音乐的他律论。
而演奏者要融合音乐美学中的这两大流派,相铺相成均衡发展。在音乐自律性上结合他律观点,恰当使用踏板发挥出音乐的魅力,保持音乐本色将一切客观事物通过音乐来体现,激发听者的情感,这也就是音乐直接性和他律性的表现。
(六)钢琴音乐的社会功能美
柏拉图认为音乐能对人的精神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思想精神进行音乐美化,强调了音樂的社会作用。在古代中国,荀子的音乐理论和礼记中都详细讨论了音乐治理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乐记·乐本》中还按照音乐的情感内容的特点对音乐的性质进行分类,认为音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师,他把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给人治病,这种方式也就是现如今社会上的音乐治疗。
音乐不仅仅只有欣赏性,也是一种社会功能,对人的精神层次进行美化与提高。中国五四运动之后,音乐艺术受到了近代革命思潮的影响,认为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强调了音乐的社会作用。
可想而知音乐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钢琴乃乐器之王,完美地展现出钢琴音乐的魅力就要充分运用钢琴,不仅只追求手指上的弹奏功力。灵敏的听觉、感情的融合、手指的技巧、踏板的润色缺一不可,与钢琴合二为一让音乐富有生命力音乐更华彩。
钢琴演奏中踏板是极具个性的一部分,大多数优秀的钢琴家根据踏板的特点多式多样的运用踏板,没有两个演奏者会在同一乐曲中使用完全相同的踏板方法,而同一个演奏家也不会在每次的演奏中都使用相同的。使用踏板时不仅要基于历史背景,也要考虑对作曲家意图的理解。耳朵本身才永远是艺术性演奏的最终指导,让自己的耳朵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踩在踏板上动作大小所引起的声音的任何反应。让演奏者能够在保持原有音乐效果时恰当使用踏板来达到演奏的二度创作,让踏板成为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
踏板法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音乐色彩。本论文就踏板在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运用,简要分析了踏板的美学特征。充分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在踏板运用的基本原则上具体地分析如何使用踏板,才能促进踏板在钢琴作品艺术效果中更精细音乐更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5]聂一波.论钢琴踏板的系统[J].美与时代,2009,(03):15.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美]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王润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