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究竟上的什么“火”

2018-03-09 20:19王付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上火合方虚火

王付

严格说来,“上火”既不是中医的规范用语,更不是西医的规范用语,而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通俗用语。从西医角度认识“上火”,很容易被理解为“炎症”一类疾病;从中医角度理解“上火”,常常被理解为中医之热证。那么从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应用上,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中医是怎样认识“上火”的?“上火”与“炎症”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有什么非内在的必然联系呢?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上火”并正确防治“上火”呢?下面笔者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从中医角度认识“上火”

无论从中医理论角度认识“上火”,还是从中医临床角度认识“上火”,都必须首先分清什么是“实火”,什么是“虚火”。一般来讲,“实火”即实热证,“虚火”即虚热证。临床上,“实火”与“虚火”虽有一些相同的症状表现,但因其本质不同,所以会有各自非常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能够相互区别;并以此为依据,针对不同的“上火"”选用治疗方药,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其次,要搞清楚“上火”上的究竟是什么“火”,这个“火”与普通百姓心目中理解的“火”有何差异?因此,在知道火分实火和虚火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辨清“上火”的病变部位和症状。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六腑,这些脏腑阴阳失去平衡,皆可引发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上火”,如心火、肝火、胃火、肾火、肺火、大肠火、小肠火等。这些不同部位的“上火”,其症状和治疗原则、方药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明确地予以辨识,治疗上难免会一塌糊涂。

下面就针对比人们比较容易上的“火”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辨识。

辨识“心火”其基本概念有两点。一是病变部位在心。在心者,“实火”即心热证,症状以心烦、急躁、舌质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如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等);“虚火”即心阴虚,症状以心烦、急躁、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生地黄等)。二是病变部位在口舌。“实火”即心热上炎证,症状以舌头生疮、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可用泻心汤与栀子豉汤合方(大黄、黄连、黄芩、栀子、淡豆豉等);“虚火”即心阴虚,症狀以舌头生疮,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可用百合地黄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合方(百合、生地黄、石膏、知母、粳米、人参、甘草等)。

辨识“肝火”其基本概念有三点。一是病变部位在肝。在肝者,“实火”即肝热证,症状以胁痛、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为主,治疗方药有栀子柏皮汤与四逆散合方(栀子、黄柏、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等);“虚火”即肝阴虚,症状以胁隐痛、情绪抑郁或易怒、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百合鸡子汤与四逆散合方(百合、鸡子黄、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等)。二是病变部位在眼目。“实火”即肝热上炎证,症状以目肿目赤、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可用栀子柏皮汤与茵陈蒿汤合方(栀子、黄柏、大黄、茵陈、栀子、甘草等);“虚火”即肝阴虚,症状以眼睛干涩、视力减退、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可用百合鸡子汤与竹叶石膏汤合方(百合、生地黄、石膏、竹叶、粳米、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等)。三是病变部位在耳。在耳只有“实火”而无“虚火”,“实火”即肝热上逆证,症状以耳肿、耳痛、舌质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可用栀子柏皮汤与黄连阿胶汤合方(栀子、黄柏、黄连、黄芩、阿胶、鸡子黄、白芍、甘草等)。

辨识“肾火”其基本概念也有三点。一是病变部位在肾。在肾者,“实火”即肾热证,症状以腰痛、小便不利、舌质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有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蜀漆、天花粉、商陆、海藻、葶苈子等);“虚火”即肾阴虚,症状以腰痛、小便不利、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猪苓汤与百合知母汤合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百合、知母等)。二是病变部位在耳。在耳只有“虚火”而无“实火”,“虚火”即肾阴虚证,症状以耳鸣、耳聋、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可用百合地黄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合方(百合、生地黄、桂枝、白芍、龙骨、牡蛎、生姜、大枣等)。三是病变部位在牙龈。在牙龈通常也是只有“虚火”而无“实火”,症状以牙龈肿痛、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可用百合地黄汤与黄连粉方合方(百合、生地黄、黄连等)。

辨识“胃火”其基本概念有两点。一是病变部位在胃。在胃者,“实火”即胃热证,症状以胃痛、胃灼热、舌质红、苔薄黄为主,治疗方药有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等);“虚火”即胃阴虚,症状以胃隐痛、干呕、舌质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麦门冬汤与白虎汤合方(麦门冬、半夏、人参、大枣、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等)。二是病变部位在牙龈。在牙龈者只有“实火”而无“虚火”,“实火”即胃热证,症状以牙龈肿痛、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可用泻心汤与调胃承气汤合方(大黄、黄连、黄芩、芒硝、甘草等)。

辨识“肺火”其基本概念有两点。一是病变部位在肺。在肺者,“实火”即肺热证,症状以咳嗽、气喘、舌质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有泽漆汤(泽漆、紫参、黄芩、白前、桂枝、人参、生姜、半夏、甘草等);“虚火”即肺阴虚,症状以干咳、气喘、舌质红、少津为主,治疗方药有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大枣、粳米、甘草等)。二是病变部位在鼻。在鼻者,“实火”即肺热上炎证,症状以鼻塞鼻干、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可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虚火”即肺阴虚证,症状以鼻干燥、苔红少津为主,治疗方药有麻杏石甘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麻黄、杏仁、石膏、百合、生地黄、甘草等)。

辨识“大肠火”其基本概念有两点。一是病变部位在大肠。在大肠者,“实火”即大肠热结证,症状以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有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等);“虚火”即大肠阴虚,症状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蜜煎导与土瓜根方合方(蜂蜜、土瓜根等)。二是病变部位在后阴(即肛门)。在后阴者,“实火”即湿热蕴结,症状以肛裂疼痛、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有赤小豆当归散与泻心汤合方(赤小豆、当归、大黄、黄连、黄芩等);“虚火”即虚热迫血,症状以肛裂疼痛,出血、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赤小豆当归散与百合地黄汤合方(赤小豆、当归、百合、生地黄等)。

辨识“小肠火”中医相关书籍中记载,“小肠火”的症状表现在膀胱而不在小肠,因此其基本概念有两点。一是病变部位在膀胱。在膀胱者,“实火”即膀胱瘀热证,治疗方药有蒲灰散(蒲黄、滑石等);“虚火”即膀胱阴虚,治疗方药有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等)。二是病变部位在前阴。在前阴者,“实火”即湿热蕴结,症状以尿频尿急、舌红苔黄为主,治疗方药有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蜀漆、天花粉、商陆、海藻、葶苈子等);“虚火”即虚热迫血,症状以尿频尿急尿血、舌红少苔为主,治疗方药有猪苓汤与百合地黄汤合方(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百合、生地黄等)。

当然,以上只是简单的论述。临床上的实际情况很复杂,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脉象、体征等不同情况辩证施治,合理用药。

从西医角度认识“上火”

首先,西医中虽然没有“上火”的相关理论文献记载,但根据西医论述疾病的相关症状表现,并结合中医理论,可以找到西医中有某些类似“上火”症状表现的疾病,如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咽炎、喉炎、咽喉炎、角膜炎、结膜炎、鼻炎,以及肛周炎、痔疮、尿道炎等,都与中医“上火”的症状表现基本相同。

其次,西医所说的炎症,并不完全与中医所说的“上火”相等。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具体症状表现,再结合中医理论才能辨清“上火”属于“实火”和“虚火”。而且我们需要明白,西医之“炎症”,从中医理论辨证,既有“热证”又有“寒证”。如牙龈炎、咽炎、结膜炎等,若病人舌质红、苔薄黄,则辨为中医之”热证“;若病人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则辨为中医之”寒证“。那么在相对应的治疗方面,牙龈炎、咽炎等之“上火”属于中医之“热证”的,用清热泻火之类方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若牙龈炎、咽炎等属于中医之“寒证”,即使症状表现类似“上火”,也不能用清热泻火类方药,而应选用温阳散寒的方药,否则不仅不能取得治疗效果,反而还会加重病情,加重病人的痛苦。

可见,从中医辨证“上火”必须分清“实火”和“虚火”,从西医理解“上火”必须分清属于中医“热证”和“寒证”,并不是像普通人认为的“上火”了就必须清热祛火。以此才能合理选用治疗方药。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火合方虚火
基于“气血水”学说探讨陈宝田教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合方思路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诗词去“虚火”才能更健康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乌梅丸临床应用举隅
虚火高烧何时休?——奇石是用来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中国最近几场外交,让美国很“上火”
总是“上火”人容易短命
肺心合方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2例
跨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