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陈秀羚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116)
农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观点[2]。可见,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化转型成为福建省“生态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福建省农业绿色转型的路径,解决农业产业绿色化转型中的瓶颈问题,对于保障福建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学科意义上分析,“绿色化”是指事物具有“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要求”的属性;“转型”是指为达到某种预定效果,推动事物的结构或形态由一种状态或模式向另一种状态或模式发展转变的过程。因此,农业绿色化转型是指在农业产业领域,为达到农业绿色增长的目的,采取各种方式,推动农业由单纯追求经济“量”的增长发展模式,向追求节约、可持续的“质”与“量”并重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
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当前解决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入理解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转型理念。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指导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下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为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束缚,农业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重“量”不重“质”的发展方式,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升级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2.转型成效衡量。农业绿色化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基于经济效益视角,农业绿色化转型是为了促进绿色经济体系形成,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效益视角,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前提是在农业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范围内的发展,绿色化转型也是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基于社会效益视角,农业绿色化转型可以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有效供给,维护社会公平、和谐。
3.转型内容。农业绿色化转型是指农业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传统农业形态向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农业发展形态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从宏观角度来看,转型过程既涉及农业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内容的转变,也涉及发展机制和发展政策的转变;从微观角度而言,转型过程涉及农业生产主体的生产意识、生产行为、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转变。可以说,农业绿色化转型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建设“生态强省”,打造“清新福建”,并且成为我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委、省政府将绿色观念贯彻到各项发展工作中,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如《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并且组织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福建省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瓶颈制约。
1.农业生态修复初显成效。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方向和方式。福建省水资源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光照热量充足,物种丰富,农业生产基础良好。近年来,福建省注重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2015年森林覆盖率为65.95%,稳居全国首位,较2010年提高了2.85%;耕地资源保有量为133.63万 hm2[3],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良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是农业发挥生态休闲等功能的重要基础。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福建省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1)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开发与推广沼气工程,将畜禽粪便转变成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据统计,目前福建省正常使用的沼气池约46万户。并且,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再利用,如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的鸡毛生产高蛋白饲料、鸡粪生产有机肥的模式等。(2)加大对秸秆的综合化利用。推行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归还到土壤中,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据统计,2015年,福建省10个秸秆还田项目县共实现稻田秸秆还田总量达8万 t,项目区秸秆还田利用率达90%[4]。
3.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初具雏形。园艺、畜禽、林竹、水产等是福建省的四大主导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链。各地区根据区域环境及资源特色,重视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典型适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在粪污治理方面,主要推广“猪-沼-果(草、林、菜、茶)”等能源生态型和非接触式微生物发酵床的能源环保型生态养殖技术;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建立了微生物大栏养猪模式、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山地生态果园模式等;在立体农业开发上,南平山区的流域开发模式,福清星源公司的立体生态农牧结合模式等,在福建省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4.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一区两园”)的建设,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平台集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平台建设后,带动了一批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项目的实施。2016年,“一区两园”建设现代农业项目511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3173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7%,粮食总产量650.9万t;2010年以来,福建食品农产品稳定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16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5年,福建出口食品农产品62.55亿美元,跃居全国第3位[4]。
1.生产分散落后。福建省山多地少,农业耕地资源呈现分布散、面积小、数量多的特点,导致分散的小农经营,以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换取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方式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闽北地区,耕地、林地等资源丰富,农业发展优势突出,但由于多丘陵、山地地形,土地资源分散,农业生产以分散的个体农户为主,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使得农业实现绿色化转变的生产基础难以保证。
2.技术创新乏力。目前,福建省在农业领域技术创新还是表现乏力。(1)农户作为生产及技术创新的主体,农业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开发、引进新技术主要依赖政府,一旦政府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时,农业创新就被搁置;(2)对绿色技术研发、改造投入不足,导致现在的技术结构不合理,存在重现代工业技术、轻生物工程技术等问题;(3)缺乏职业技术人才,农业技术知识难以普及,在技术转化与推广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所限,出现推广难、操作不当等问题。
3.绿色农业附加值低。自从福建开始实施循环经济试点以来,一些地方虽开始了生态农业产业园、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等建设,但缺乏农业绿色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农业绿色发展的生产规划、技术服务、管理监控以及绿色销售都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有效挤占竞争市场容量。一些农业企业也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工作,但由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在质量上难免会落于下乘,再加上同质化产品的模仿、累加,品牌区分度低,企业发展规模和效益受限,降低了涉农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动力。
4.绿色农产品流通不畅。受传统农产品流通限制,福建省农业绿色转型在流通环节难以有效实现。一方面,传统销售渠道下所依靠的交通工具加剧了碳污染排放,不利于农业的绿色流通转型;另一方面,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下,农民被隔离在农产品市场商业环节之外,限制了收益的增加,且因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使农户在生产中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此外,福建省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发展,已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等,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足。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文化资源,为发展多功能休闲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休闲农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经形成了西部山区生态型休闲农业产业带、中部都市型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东部滨海渔业型休闲农业产业带[4]。但存在经营项目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持续力、旅游资源遭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制约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因素。
农业绿色化转型涵盖范围广,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作了许多尝试性研究工作,但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根据产业转型理论,转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而产业结构是基于产业链体系形成的。因此,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升级,能够从根源上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使生产更有效率。基于此,本文从产业链入手探讨农业绿色化转型,针对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瓶颈,紧抓所涉及的多个农业产业链环节,从生产基地、生产过程、加工模式、流通消费、功能拓展等农业产业链环节,由“点”及“面”推动其绿色化转型,以求实现经济增值及资源有效利用的双重目标。
绿色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实施农业绿色化、可持续化生产的基础载体,需从设施、生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绿色化建设着手。一方面,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支撑,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等基础配套设施,包括建设能够保障沼气等绿色生产资料供给的设施,完善基地内部水电能源供应设施,建设能够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的设施,如光伏板,从根源上解决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要在基地内部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的农业机械设备,如节能耕地机、节水灌溉机等;坚决实行循环利用或无污染化处理的生产方式,实现基地内部农业废弃物的自我消化,减少农业废弃物产生。此外,采取不同方式和手段对农业基地环境进行提升与监测管理。根据国家发布的产地环境标准建设要求,完善福建省农业基地生态环境标准、污染处理和排放标准等的制定等,通过建立基地信息数据库,运用化学、物理、生物、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生产基地的水质质量、土壤质量、空气质量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后台管理和监控机制。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有赖于农业技术的支持,因此,应重点构建福建省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1.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农业绿色技术供需匹配度。农业技术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容易导致利益主体“搭便车”行为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须发挥其弥补作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通过构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将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的技术需求信息发布在平台上,让科研机构通过平台获取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试验和转化;农业院校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院校内部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共同培养科研人才,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院校依托其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能够为农业提供教育、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由此,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与需求、研发与转化、推广与应用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绿色技术在推动农业绿色化转型中的作用。
2.运用农业绿色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过程清洁水平。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推广及应用绿色技术,从农业产前生产资料投入、产中农业种植过程及产后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节推动农业绿色化转型。首先,从源头入手,通过选育高优种子、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增加精制有机肥投入、推广可降解的地膜、使用沼气等方式,确保进入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品质绿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绿色技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能,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及增施有机肥、生物试剂和生物农药等。在产后领域,主要针对各类农产品的最终废弃物如农膜、稻杆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二次生产利用,不给农业环境增加更多的负担。
改变粗放的加工模式,以精深加工为抓手,辅之以技术、设备、管理支持,形成区域发展优势;同时,构建特色与绿色相结合的地区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
1.加强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造,提升地区生产优势。改变传统的初加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模式,针对农业生产中粗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废弃物,运用先进的精深加工技术予以处理。通过福建省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对接精深加工技术的落地使用,引进先进技术人才,提高农业资源化水平。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发挥福建省内农业科技部门、各大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作用,发挥其在农业科研推广、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提升生产主体的技能,为农业绿色发展输送人才。针对工艺改造,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进行科学预测与判断,通过对市场比对分析、产品质量评价、消费感受反馈,形成产品工艺等优化战略。
2.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业绿色产业链。在市场销售中,品牌效应不容忽视。立足福建省的特色农业,结合特有风情文化,塑造特色品牌,如安溪铁观音、厦门“如意情”品牌等。在此基础上,政府要扶持一批具有绿色发展潜力的涉农企业,给予资源集聚和竞争保障,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挥产业化带头示范效果。同时,深化龙头企业与其他农业主体的合作关系,深入挖掘各个环节的潜在发展机会,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此外,推进规范化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塑造与管理,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品牌信任,在提高市场销量的同时反向监督农户生产行为,在绿色农产品供给与消费中形成良性循环,完善农业产业链体系。
减轻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下的物流成本、生态成本,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产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绿色化转型。
1.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然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尚未发挥其带动农产品销售的作用[5]。应结合当前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由政府部门引导,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开拓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渠道,通过建设网站网页、微信商城、手机客户端APP等多种方式,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机制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农户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生产,防止生产与消费脱节造成的农户生产风险损失,提高绿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市场,以价格杠杆释放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此外,要注重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依托原有物流系统,加强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对冷藏运输车辆内部环境进行监控调度、计算出最佳物流运输路径等,为实现农产品的特殊配送要求提供基础保障。
2.强化市场诚信管理,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带动建立起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反向监督农业生产端。(1)针对福建省存在的众多分散农户,通过产品质量的审核、分级来界定生产主体的资质,规范管理并加以整合,从源头把关生产质量。(2)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及统一绿色农产品认证标准,对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测,符合标准方可进入流通环节。(3)构建农产品信息共享体系,在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各环节应用二维码等技术,为农产品定制“身份证”,方便消费者掌握农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供应全过程的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监管缺失,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观赏、教育、旅游等多种绿色功能,因此,应通过创新和创意的手段,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拓宽农业发展思路(图1)。
图1 以创新、创意元素包装生态休闲农业
1.融入创新元素,提高生态休闲农业竞争力。如图1,以创新元素包装生态休闲农业,增强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模式创新是生态休闲农业创新的基础,休闲农业依托不同的资源发展起来,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产品特色或文化特色等[6],其发展模式有农家乐、家庭农场等;主题创新强调根据不同资源特色进行合理定位,总结合理的主题,如在泉州永春县大羽村,依托白鹤拳文化,在休闲农业设计中以强身健体为主题[7];概念创新主要基于当前城市休闲者的需求,引进或提出一些吸引消费者的新概念,如“慢生活”“乐活”等,吸引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体;产品创新包括在休闲区为游客提供纯天然食品、开发特色伴手礼等;配套创新主要指在住宿设施、交通设施、景观道路设计及交通工具选择等方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8];活动创新是指融合当地特色资源,开展有创意的活动,如农耕体验及教育等;附加值创新不仅意味着依托农业精深加工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更是指基于以上创新形式促使农业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附加值的提升,是其他创新形式的延伸产物。
2.融入创意元素,拓展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融入创意元素,整合创新元素,拓展休闲农业发展模式。(1)文化衍生方面,休闲农业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文化消费的大趋势下,对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要素进行提炼与总结,融入休闲农业中,进而延伸文化功能;(2)产业整合方面,大力促进农业与加工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多种产业的业态融合,在农业示范园区开设农业展览、体验和教育等项目,如福建省浦城县的小密包酒项目,实现工农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发挥园区的多项服务功能;(3)功能回归方面,让生态休闲农业回归农业功能,开发生态农业实践基地,鼓励农事体验活动,根据游客兴趣开展农事实践,如耕种、果蔬采摘、垂钓等,在农业实践中传播绿色农耕意识,消除消费者对生态农业的信任隔阂;(4)综合创新方面,挖掘地方农业特色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更多契合点,综合多类创新创意元素,促进休闲农业形成“一地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7-11-20].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2]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EB/OL].(2016-05-09)[2017-11-20].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509/c40531-28334517.html.
[3]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6-06-10)[2017-11-20]. http://www.fjepb.gov.cn/zwgk/kjjc/hjzl/qshjzkgb/201606/P020160603649157645861.pdf.
[4]于伟国.201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8日在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福建日报,2017-01-25(01).
[5]纪良刚,刘东英.农产品流通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流通经济,2011(7):18-20.
[6]陈秋华,李有绪.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J].台湾农业探索,2013(4):34-37.
[7]何薇,朱朝枝.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6):24-28.
[8]邓晓颖,郑耀星,叶颖.“清新福建”旅游品牌背景下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