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222231) 刘 建
在“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实施“三象一作”的教学模式,启发、鼓励学生关注数学现象,在绘制图像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建构。
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首先要根据小数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列举有趣的数学现象。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重要性后,教师不妨设计测量小宝宝身高的体验式情境。首先,测量三个月大的小宝宝的身高(图略)。学生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无法用整数表示,教师便可趁机诱导学生尝试转化思维方式,从计量单位的角度去考虑:将1米平均分为10等份,一份即是1分米。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有了新进展:“经测量,小宝宝的身高是6分米,如果以米为单位,则为米,也就是0.6米。”这样,就顺利揭示了一位小数的现实意义。
当小宝宝六个月大时,再次测量身高,发现小宝宝的身高介于6分米和7分米之间,若以分米为单位很难得出准确的数据。由于有了上一次的操作经验,学生想到进一步划分分米,得出更精细的长度单位——厘米,这时两位小数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继续划分,就能得出三位小数、四位小数。
在这样环环相扣的生活情境中,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出现顺理成章,毫无违和感和疏离感。经过一连串的探索活动,学生的脑海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材料,为绘制心智图像奠定了基础。
心智图像是一种直觉印象,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小数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为了较为真实地绘制关于小数的心智图像,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用米尺作为测量教具。学生借助刻度尺认识了各种长度单位,并认清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因此在教学小数意义时,教师把1米等分成若干份,分别获取1米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并表示成不同位数的小数。此时,勾勒出学生的心智图像轮廓为:1米,若等分成10份,每份为1分米,占1米的写成小数是0.1米;若等分成100份,每份则是1厘米,占1米的写成小数是0.01米;若分成1000份,每份则是1毫米,占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这样一来就能和 0.1、0.01、0.001搭上线、对上号,形成了从整数到分数,再跃升到小数的心智图像。
第二,用一个正方体代表单位“1”。形成的心智图像如下:把正方体平均切成10份后,每份占正方体的用小数0.1表示;平均切成100份,每份占正方体的用小数0.01表示;平均切成1000份,每份占正方体的,用小数0.001表示。
人脑具有抽象智能,通过对现象的积累、组合、联系,逐步形成概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完成深度抽象。
第一,正向感受小数的意义。在学生建立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纵向联系后(如下表),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第一行是整数,以厘米作为单位;第二行是分数,以米作为单位,表示不够整数米;第三行是小数,也以米作为单位,表示不够整米数。接着,教师以问题:“为什么以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为以米作单位的数时,用分数表示要以100作分母?用小数表示要用两位小数?”启发学生正向思考。
第二,逆向理解小数的意义。创设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选择恰当的几何模型来表示 0.001、0.008、0.01、0.04、0.12、0.67、0.7 等数。
通过对比甄选,学生会发现表示0.1、0.4、0.7选用①号模型,0.01、0.04、0.12、0.67②号模型,其余小数选用③号模型。利用数形结合中进行归类,形象且直观,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小数的意义。
综上所述,运用“三象一作”的理论指导小数意义教学实践,从数学现象入手,通过三个层级的抽象概括,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就会逐渐明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