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贵 张艳芸
摘 要 编制《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问卷》对江苏省9所中职学校3360名学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呈中上等水平,但不均衡;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在学习乐观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中职生;苏北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显著低于苏中和苏南中职生;苏北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苏中和苏南中职生;苏中中职生的学习自控力显著高于苏北和苏南中职生;有获奖经历的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显著高于没有获奖经历的中职生;学业成绩越优异的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一年级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年级中职生。
关键词 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乐观;学习自控力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1-0061-05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抓手。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1]。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学习心理资本是影响职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心理资本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基本要素有:学习自我效能感,个体有胜任学习任务的自信,能面对学习挑战并力争成功;学习乐观,学生对学习以积极的方式归因;学习坚韧,当在学习中遇到困境、挫折、失败时,能够承受压力并快速恢复甚至积极转变或超越。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述中职生指初中毕业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年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学制三年或五年(取一至三年级)。
对江苏省9所职业院校的4625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信息不全和作答有规律的问卷1265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36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2.649%。被試详细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编制《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问卷》为研究工具[2]。问卷包含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乐观、学习自控力3个维度,14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 7点量表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点不同意,4表示不确定,5表示有点同意,6表示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838,各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6、0.767、0.561,结构效度在0.6以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施测过程
在问卷星平台创建问卷并生成网址和二维码,将问卷填写指导说明发送至各职校,由各职校统一进行施测。
(四)数据处理与统计
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总体特征
为了解江苏省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总体情况,对3360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其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江苏省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均值为5.300,学习自我效能感维度均值为5.273,学习乐观均值为5.069,学习自控力维度均值为5.672,心理资本平均值及各维度平均值均高于量表中值4。
(二)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见表3。结果表明,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生源地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中职生在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生源地上的差异,见表4。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家庭结构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见表5。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中职生在学习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五)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获奖类型上的差异
以获奖类型为自变量,学习心理资本各维度和学习心理资本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获奖类型上的差异见表6。结果表明,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学习自控力在不同获奖类型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学习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此进行LSD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由表7可知,在学习自我效能感维度上获得过各类奖励的中职生非常显著地高于没有获得过奖励的中职生(p<0.001);在学习乐观维度上获得过校级奖励的中职生显著高于没有获得过奖励的中职生(p<0.05);在学习自控力维度上都获得过及以上奖励的中职生显著高于获得过院系奖励的中职生(p<0.05),获得过校级奖励的中职生、都获得过及以上奖励的中职生显著高于没有获得过奖励的中职生(p<0.001)。没有获得过奖励的中职生在学习心理资本上显著低于获得过奖励的学生。
(六)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业成绩的差异
以学业成绩为自变量,学习心理资本各维度和学习心理资本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学业成绩上的差异见表8。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学业成绩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对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可知,成绩上等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下等的中职生(p<0.001),成绩中等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也在0.001水平上显著高于成绩下等的中职生(p<0.001)。
(七)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年级的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学习心理资本各维度和学习心理资本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年级上的差异见表9。结果表明,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p<0.01)、学习自我效能感(p<0.001)、学习自控力在年级上(p<0.05)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根据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一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p<0.01)和三年级中职生(p<0.01);在学习乐观上,三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p<0.05);在学习自控力上,一年级中职生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p<0.01)、三年级中职生(p<0.05);在学习心理资本上,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中职生(p<0.01)、三年级中职生(p<0.05)。
(八)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校所属地域的差异
以学校所属区域为自变量,学习心理资本各维度和学习心理资本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学校所属地域上的差异见表10。结果表明,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学校所属地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控力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苏南和苏中中职生显著高于苏北中职生(p<0.05);在学习自控力上,苏中显著高于苏北和苏南中职生(p<0.01);苏北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显著低于苏南和苏中中职生(p<0.05)。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总体特征分析
本研究显示:江苏省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均值为5.300,高于量表中值4,呈中上等水平。这与杨治菁、丁塑、高萍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4][5]。本研究中,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学习自控力的均值最高5.672,学习自我效能感次之5.273,学习乐观最低5.069。在已有的研究中,中职生的乐观值也是最低的[6]。可能由于中职生是中考落榜或学业成绩不佳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在过去学习中已形成学习被动、无助的學习心理;进入职校后又缺乏积极归因训练。
(二)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数据可知,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仅少数研究中性别在心理资本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多数表现在其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董振华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资本调查认为,性别在自我效能感、乐观、坚韧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7];方必基在对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调查后认为,性别在总分及希望、乐观分量表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自信和韧性分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8];张润姝对中职生的心理资本调查得出,性别在自我效能感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9]。在上述研究中被试属于同一年龄段,但对其进行的心理资本调查侧重点不同,杨治菁、张润姝等人采用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其调查范围包括了学习和生活,本研究侧重于对学习领域的心理资本进行调查,相较于杨治菁、张润姝、董振华的研究针对性更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在教育上男女平等已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存在,在面对学习任务的自信,对学习事件进行积极归因及学习过程的自控力上,男女生之间差异难以体现。
(三)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在生源地上,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无显著性差异。已有研究显示:家庭所在地对职校生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10],城镇学生的乐观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11][12]。在本研究中,自我效能感针对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乐观是学习情境中的学习乐观,并不包含对生活的态度部分,因此,本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另外,在面对学习任务及学习挑战时,生源地因素造成的影响较弱。
(四)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家庭结构的差异分析
家庭结构对中职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活中,还反映到学习上。本研究中非单亲家庭中职生的学习乐观显著高于单亲家庭中职生。赖文琴对特殊家庭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特殊家庭高中生的抑郁因子得分最高[13];卢元奎等人的研究显示,特殊家庭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要少于其他家庭[14]。说明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本研究中,体现在学习乐观维度上。
(五)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在获奖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获奖水平越高的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在学习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没有获得过奖励的中职生均显著低于获得院系、校级、既获得过院系奖励又获得过校级奖励甚至国家奖学金的中职生。研究显示,有过奖学金获得经历的学生其希望因子水平也较高[15],可能由于奖励的获得对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还增大获得家人、社会肯定的可能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肯定。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控力又有显著相关,高学习自我效能感促使学习自控力提高,进而促进学习心理资本提高[16]。
(六)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学业成绩越优异的中职生其学习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成绩良好的中职生在希望、自我效能感、乐观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较高。郭磊的研究也证实心理资本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性相关[17]。这可能由于,优异的学业成绩本身就是对自我的积极强化;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良好的学习成绩能让中职生获得奖励、肯定、赞赏的机会增多,形成内外双向的正强化;而成绩中等的中职生在学习情境中受到的关注少,从学习角度获得肯定的机会也少;成绩不理想的中职生,在学习上缺乏自我肯定,也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其学习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七)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年级的差异分析
分析發现,一年级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年级中职生,主要体现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控力维度上;二年级中职生与三年级中职生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在已有研究中,三年级中职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中职生[18][19];方必基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0]。究其原因可能是一年级中职生入学初期所学内容多为专业基础,难度较低,学起来相对容易;而二、三年级中职生所学专业课内容难度上升,且以一年级所学内容为基础,若一年级基础不牢则学习困难又会增加,并且学制三年的三年级中职生临近毕业要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学制三年的二年级中职生和学制五年的二、三年级中职生其专业学习难度都增大,但就业压力小,对专业知识需求的迫切性低。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新兴专业成为热门,相关院校在招收新生时,其录取分数线提高。综合以上原因,使得一年级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显著高于二、三年级中职生。
(八)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学校所属地域的差异分析
在学校所属地域因素上,本研究按地域划分为苏北(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淮安)、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南(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21]。分析发现,苏北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显著低于苏南和苏中。在多重比较分析中,苏北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苏南和苏中中职生;苏中中职生的学习自控力显著高于苏北和苏南中职生。可能由于江苏省内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苏中地区近年经济飞速发展,而苏北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教育上反映在师资建设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因此在本研究中学习心理资本在地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江苏省中职生的学习心理资本呈中上等水平,但发展不均衡。培养中职生优良的学习心理资本,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三条建议。一要注重优化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培养环境,不断改进职业学校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二要着力构建增强学生学习心理资本的教育体系,开设学习心理资本的相关讲座或辅导课程,建构有机渗透的积极课堂教学范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学习心理资本融入隐性教育中,协同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心理资本的系统培养,健全专业学习评价和奖励制度。三要加强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的自我提升,增强自信心,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增强其学习乐观和希望感,创造活动锻炼机会,促进其学习自控力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07-27.
[2]张艳芸.中职生学习心理资本现状分析及辅导策略[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3][10][18]杨治菁.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团辅干预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
[4][11][19]丁塑.中职学生心理资本、生涯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
[5][15]高萍.中职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调查及其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6(35):71-75.
[6]李天莉,甘晖.中职生手机依赖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J].广西教育,2016(4):15-16.
[7]董振华.高中生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12][20]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9]张润姝.楚雄州职业教育园区中职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心理资本的状况和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10]赖文琴.不同家庭结构类型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2-43.
[13]卢元奎,王相立,张泽花等.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1(5):61-62.
[14][16]张叶云.高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7]郭磊.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1):13-20.
[21]孙寅.苏北苏中苏南,新定位开启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EB/OL].(2016-11-25)[2018-07-21].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6-11/25/c_135857817.htm.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in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ui Jinggui,Zhang Yanyun
Abstract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The research used self-compiled questionnaire to study th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3360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s at the medium upper level, but not balance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terms of gender and origin; th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students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n-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the dimension of learning optimism; th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students in northern Jiangsu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Jiangsu, the learning self-efficacy of student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learning self-contro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central Jiangsu provi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th and south Jiangsu province,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level of students having the winning experi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aving no winning experience; the better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level is higher; the level of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grade on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ade two and thre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learning self-efficacy; learning optimism; self-control ability
Author Cui Jinggui,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i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 Zhang Yanyun, master candidate of School of Education in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