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8-03-08 21:06夏义星
人民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新常态

夏义星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逐渐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也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转变。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我国应以新常态为发展契机,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发展方式等,全面发力,共同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经济转型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经济增长动力的单一,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不强。同时,外部需求逐步萎缩,依靠出口发展经济的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应运而生。我们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增速换挡。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逐渐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实现了经济增长阶段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换挡”,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有效调整。首先是经济边际性递减。简单而言,边际性递减指总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会慢慢递减。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基数较大,在这一形势下,实现经济增速的回落是一种“理性回归”。其次是结构性递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要素投入的重点由工业部门转向服务业部门,工业部门经济增速也逐步回落。最后是主动性调速。主动调速的目的在于为经济转型预留空间,以经济减速实现技术进步、结构升级。

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引力转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其次,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再次,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最后,居民的收入增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全民共享。

动力转换。经济新常态下,动力转换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逐渐由要素、投资转向创新,经济改革、创新的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同时,为保证经济的创新发展,经济新常态还要求关注人才质量,以切实提高人才素质、积极创造“人才红利”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坚持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注重释放改革红利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增长

注重释放经济改革红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激发市场改革活力,切实实现经济转型增长。在释放改革红利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政府应当实施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在保证审批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审批程序的简化,着力推进并联审批、联动协管等,并加强对审批程序的监督,保证物尽其用;应着力优化政府投资方向。政府在投资中应重点关注民生、交通等公益性领域;应实现政府投资方式的改革,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第二,财税体制改革问题。政府应重点加强预算约束,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收入、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全面推进“营改增”;着力实现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完善房地产税立法,加快房地产税改革。第三,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一方面,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等经济实体的意识及能力。可着力放宽金融准入要求,允许社会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另一方面,构建多层次的资本融资机制,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并进一步规范融资市场。

坚持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第一,重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政府应加强企业在经济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并减少对企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应进一步加快土地、能源等的价格改革,减少企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第二,实施人才智力支撑战略。一方面,应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可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入力度,也可通过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培养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优化科研人员的薪酬机制,通过实现创新成果共享、创新利益合理分配等方式,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第三,构建完善的创新平台。应加强现有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的使用效率。对于创新空白或者薄弱领域,应加大投入,着力构建新的创新研发平台,保证各领域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注重优化产业发展方式与开放合作共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注重优化产业发展方式。第一,重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应着力实现不同产业的错位融合,构建新的产业集群。一方面,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资金、技术等的聚集;另一方面,应加强产业集权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发展配套产业等,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协作水平。第二,逐步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当下,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应加快农产品物流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接二连三”的全新发展格局;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步伐;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上下游产业的融合,不断发展新兴服务业态。第三,加快实现产业信息化。应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链条,通过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及专业人员培养,促使电子商务实现高端、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工业4.0的发展契机,加快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第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应构建完善的碳排量监控机制,加强对企业碳排量的监管,并制定完善的碳排放补偿机制,加大对碳排放超标企业的整治力度,促进企业实现低碳发展。

深化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经济新常态下,为实现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我国必须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出口政策、实现企业集群式发展等方式,拓展“走出去”的深度,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率;注重引导外资投向重点新兴产业,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注重区域融合互动与依法行政,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注重区域融合互动。第一,加强区域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为各地区加强联系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完善的融合政策,加快各地区资金、人才等的自由流通,保证各类资源的最优配置;积极构建完善的产业转移制度,加强产业协作。第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应重视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城镇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城镇化地区新型社区建设,完善网络、交通体系,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实现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推动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重点。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应以政府简政放权为契机,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打造经济强县。

增強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应实现权力下放,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行政效率;应明确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应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促使政府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承担相关责任。要保证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坚持将决策、执行、结果及时公开,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

(作者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师)

【参考文献】

①李建波:《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10期。

②陈诗一:《新常态下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责编/温祖俊 刘芋艺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新常态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