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四年级某班级的一位陈姓男生因为未完成家庭作业,被任课的英语老师批评。那位学生居然伸出拳头打老师,一下子把老师的眼镜抛出很远一段距离。老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非常镇静,抓住孩子的手,想尽量控制孩子的情绪。可是,那个孩子完全失去了理智,一拳又一拳,居然打了老师二十几下……最后大概是乏力了,才停歇下来。其他老师得知这一情况,都非常气愤。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不免悲哀。
理智告訴我必须冷静。尤其是看到这个学生,我更是没有着急上火。他个子高高的,身子壮壮的,站在六年级、甚至初一的队伍里,都没有人说他是顶替的。我拿出一支笔,叫他写上自己的名字。他这会倒是听话,规规矩矩、一笔一划地写好了。字写得还不错。我问他今天什么地方做错了。他低下头,支支吾吾地承认自己被批评后彻底失去了理智,不应该动手打老师……当时在场的还有被打的英语老师、班主任老师以及办公室的两位领导。大家都一一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那个孩子也基本能够接受。
没过多久,孩子的母亲来了。在得知孩子打了老师后,气愤的母亲伸手就给了孩子一记耳光。那个孩子突然暴跳如雷,伸出食指点着他母亲的鼻子大声嚷嚷,甚至威胁说要去跳楼。老师们急忙上前制止。也就在这时,孩子的父亲来了。儿子与他长得很像。那位父亲,也是这样,扬手就要打。他的老婆要拉他,居然自己也挨了一拳。教导主任及时劝阻,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打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关键是怎样引导你的儿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怎样改正缺点”。
一旁冷眼观察的我,早已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棍棒式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后,不懂得循循善诱,而是用拳头说话。从与孩子、孩子父母、孩子老师的言谈交流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心理存在一定问题。他有一种仇视的心理,觉得谁都欠他的,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打。
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处理?若把他开除了,学校、老师当然可以省去一个包袱,但可能导致孩子走向极端。若只是让他认个错,可能被打的老师不解气,其他老师也觉得处置不到位。怎么办?我感到问题有点棘手。
我急中生智,让他父母表个态。他的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接受学校的处理。球,抛出去又抛回来了。教导主任的工作经验丰富,他劝诫孩子家长:一是带孩子回家反省,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让家长改变教育的方式,多与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正确进行教育引导;另外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几天,但是当时的画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当今的孩子怎么了?当今的教育怎么了?我们一直强调教师的责任意识,但是,面对这部分特别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不做作业,我们就随他去吗?影响班级纪律,我们就不管吗?欺负了同学,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发生,我们到底该管还是不管?
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后,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是管理者,管是一定要管的。问题是如何管,怎样管,什么时候管?我忽然想到了余则成在电视剧《潜伏》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韩信退了一步,让中国的历史上多了一位杰出的将领;越王勾践退了一步,最终成就了他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毛主席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做出理智的选择——战略转移。退一步,让中国革命保存了力量,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固然有道理,但“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一种哲学。
记得有次与英语教师们交流,其中一位老师讲到一位差生的转变就源于一次表演。在此之前,这位老师对该生尝试了很多办法,一直效果不佳。偶然一次,听到班级同学说该生的拉丁舞跳得很棒,老师就给这个孩子提供了一次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表演很成功,老师和同学都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学生很激动。老师趁热打铁:“其实,你只要把研究拉丁舞的一点儿精力用在学习上,你的英语肯定也很棒。”第二天,从不做家庭作业的他,第一次按时递交了作业。
退一步是智慧。教学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所谓管理,就是在管的过程中,理清思路,理清策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碰到一些情绪失控的学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与了断,不妨退后一步,把问题暂且放一放,暂且冷处理一下。等学生的情绪稳定了,等时机合适了,我们再找学生谈心,再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柔性处置可能效果更好。
(沈华英,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214200)
责任编辑:李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