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孙嘉旋
摘 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确立,知识论真理观的形象逐渐在哲学家们的视线里淡化了。但是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在真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知识论真理观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可以说,理解了知识论真理观的发展与变迁,也就理解了真理理论的发展,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观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知识论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 发展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038-03
知识论真理观是一种传统真理观,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真理符合论,随着后现代哲学对知识论真理观的批判、否定与超越,越来越难以追溯到最初的知识论真理观的真身。然而,在真理理论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知识论真理观确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例如,在历史上,当知识论真理观遇到困境时,一方面致使理性在现代社会陷入危机,非理性逐渐兴起;另一方面则逐渐使科学暴露出其局限性,从而使人又一次得以回归,知识论真理观得到扬弃,哲学家们的视角回到现实生活,对真理理论的思考也更加贴近人类生活,并尝试着用实践的观点解决真理问题,从而使真理理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古代知识论真理观及其特点
真理,是一种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若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表达,真理就是实事求是。这些定义表达都是一个意义:世界本来是什么样的,认识就是什么样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真理本质的基本界定,这一界定凸显了真理的认识论特征;此外,在本体论的范畴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概念、定理、规律等,其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所概括的都是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事实;真理具有有限性或者称为相对性和无限性或者称为绝对性,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真理理论的认知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以前,人们对真理的认知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即经历了古代真理观到近代真理观的演进过程,而从知识论真理观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一过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在古希臘时期,人们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对真理问题的思考,比如苏格拉底的“美德即是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命题之一,苏格拉底的“美德”主要是人的灵魂的品质,与理性有关,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该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所左右的,但是善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譹?訛他主张建立一种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上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他的“美德即是知识”表明美德的本质是知识,这或许就是知识论真理观的前身;?譺?訛巴门尼德认为在“真理之路”上,首要问题是解决真理的归属问题。巴门尼德与一般人想法不同,他不认为人们可以完全依靠感官的经验去发现真理,而是先确定存在物的存在,再去谈论认识真理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在对于认识真理道路的认识上就是错误的,因此巴门尼德支持人们用理智思维去认识存在物的真理,因为存在物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改变,而是一直存在在那里,思想就是人的理智思维的思维成果;?譻?訛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受了巴门尼德和苏格拉底的影响,“理念论”在《国家篇》的最后一卷中作为对画家进行谴责的一篇序言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念论的意义在于认识对象、认识来源、认识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柏拉图创立的理念世界认为理念世界是高尚的,只有思维才能通往理念世界,感觉只会使人压抑自己的欲望使人迷惑混乱。?譼?訛尽管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很多显然的错误,比如抹杀了现象与理念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天然无可逃避的联系,抹杀现象与理念之间的联系在现代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哲学家,但在当时的哲学上已经是很重要的进步标志。亚里士多德则批评了他的老师的理念论,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比较重视人们获得知识过程中的经验,他并不认为证明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方法,用以检验全部真理,他不仅重视知识的来源问题,还重视经验,在反复的经验中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给予理性的判断,进一步把哲学拉向知识的领域。
苏格拉底之所以提出“美德即是知识”的口号是因为他把懂得事物应有的知识看成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美德;柏拉图“理念论”主要目的是让人们通过求知达到真实的永恒的本体世界;亚里士多德则比较重视经验在人们获得知识中的作用,他之所以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因为亚氏在《形而上学》一书中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开篇就把哲学划入了知识的范围,他认为人是一种思想动物,求知是人的本性……对真理进行思考的还有很多观点,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没有与现实物质世界完全融合,他们对真理的理解是通过理性达到的,知识与生活有一部分的分离,都只是在单纯地对认识世界、真理、知识等存在不同的见解。受制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人们还没有集中于对人如何达到对客观世界的知识性认知进行关注,总而言之,知识即真理,真理即知识。但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此时的知识论真理观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真理观,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古代人看来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体现了古希腊哲学真理观的朴素性。
二、近代知识论真理观与知识的异化
作为一种科学主义的真理观,传统知识论真理观强调只有绝对的知识是真知识,只是单纯从客体的方面去探寻世界的本真,因而到了近代,其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为标志,强调人的独立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说,近代西方哲学就是围绕这个认识之谜的求解而展开的,这与古希腊时期对事物本身普遍性的思想不同,让人们意识到普遍的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独立思考状态在中世纪被基督教带入进了一个乏味、理智的思想之中,那就是任何东西是否有价值,都仅仅在于它在心灵中被把握,并不在于它是物。这就是近代哲学真理观一个总的原则,知识论的原则。知识论原则呈现出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培根为代表人物的经验派,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基础,认为真理源自经验,经验源自认识,认识源自思想;另一种是以笛卡尔为创始人的唯理论,从内心出发,用理性的思维得出结论。但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二者都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得出真理。但二者终究没有逃脱唯心主义。然而休谟从培根的哲学出发,从直观感受和内心世界进行考察并发现了普遍与必然的联系,而康德用“先验逻辑”予以了说明。康德在知识中追溯知识的先天形式,认为先天形式就是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先验逻辑就是康德所理解的理性,就是一切知识得以可能的主观条件。康德早期的著作很少涉及到哲学,主要以涉及科学的居多。《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最重要的著作。其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哲学批判得到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结论:认识只能达到现象世界,本体世界是不可知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是想证明,我们掌握的知识虽然不能超越经验,但与经验一样,有一部分知识也是先天的,并非由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来的。按照康德的观点,先天的这一部分知识不仅包括逻辑,还包含了许多不能算是逻辑的内容。康德虽然给予了知识可能形成的条件,但他在感觉经验的前提下加上先验的范畴,在感性和知性中徘徊,所以康德的认识论只是经验主义与先验主义的神秘结合物,并没有找到确切通往知识论的道路。他把认识的根本问题留给了黑格尔。黑格尔把客观存在的物质看作是精神本身,即“客观思维”。他说“思维,正如它构成外在事物的实体一样,它也是精神事物的普遍实体”。?譽?訛这里的思维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合乎规律的发展及运动的存在。思维可以把握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特别是从抽象到具体,从认识到实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但黑格尔并没有规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对真理的认识的探索,不仅是实践,而且要上升到“绝对理念”,他认为概念、理念才是检验实践的标准。《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创立的哲学体系的标志性著作,他在《精神现象学》中,也力图使哲学具有现实性,《精神现象学》导言里把知识的性质以及认识与对象的关系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讨论,由此可见这个问题之紧要。“意识是把自己跟某种东西区分开来而同时又与它相关联着的;或者用流行的话说,这就是有某种为意识的东西;而这种关联或某种东西的为一个意识的存在,这个特定的方面就是知识。”?譾?訛endprint
哲学家们从对真理的追问出发,通过不断的逻辑论证进入了认知形态的真理,其在研究内容上都集中于对知识及其确定性的问题上,试图把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逐步迈进了单纯的客观性的问题,其结果是为知识的异化提供了土壤。知识异化现象,即赋予代表客观事物的真理的知识以至高无上的地位,集中表现为“知识万能论”的观点。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性,致使知识论真理观的发展步入了困境。但从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这种知识论真理观对于近代科学的进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三、对知识异化的扬弃以及知识论真理观的发展
认为知识无所不能会给知识的异化提供可能,而片面地强调知识异化,就会为知识无用论提供场所,而这两个方面都不利于知识真理观的发展。因此,对知识异化的扬弃的任务就历史地提出来了,而解开这一任务秘籍的钥匙——实践,受到哲学家们的追捧。可以说黑格尔所理解的实践是抽象的实践,然而马克思另辟蹊径,克服黑格尔的抽象性,认为人首先是实践的主体,而后才能成为认识的主体。到了现代,经过尼采、海德格尔及迦达默尔等对传统知识论真理观进行批判之后,对知识异化进行扬弃得出知识论真理观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
在此过程中,人的重要性得到重新认识在知识论真理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尼采以人类为出发点,认为生活高于知识,认为知识、真理只是本能的工具。?譿?訛尼采不仅摧毁了知识论真理观的本体论基础,同时还反对客观主义真理及科学主义真理,他认为真理是生命的一种停滞,相反艺术才是解放生命的象征;海德格尔则是对真理的本源进行追溯,从真理的解蔽和无敝入手,探究传统知识论真理观以及解决自我中心的困境,从生活世界和现实的人两个维度对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进行超越;迦达默尔充实了自己的老师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思想,其观点能够立足于人的生活与现实中,在哲学、历史、艺术领域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传统真理观是建立在科学方法上的,而迦达默尔的真理观拓宽了真理的范围,深化了对真理本身的认识。在这其中,海德格尔终其一生都在追问、描述现实生活世界以及身外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人。受到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例如哈贝马斯开始重视生活世界问题。
而首次提出实践真理观的则是马克思,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不仅对抽象的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认识论做出了决断,而且宣告了实践认识论的出场。实践决定认识,而认识独立于实践,这是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分工就使得社会中一部分人脱离物质劳动而专门从事精神劳动,在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离的情况下,人们一方面用知识进行统治,另一方面被知识统治,渐渐的,知识成了一种莫名的力量来统治人类,这就是知识的异化。?讀?訛所谓知识异化,是指由人所创造并因这种创造而使人获得自己的知识性存在的、作为人真正的属人的财富和力量的知识,以及与人相对立并转变为支配人、奴役人的外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知识的异化是由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它源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知识异化的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力的异化,所以垄断知识,就可以不通过自己的手而通过别人的手来完成计划好的劳动了。
在马克思看来,知识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创造条件,来消灭知识的异化,实现人类的解放。?讁?訛由于马克思主义把握了实践和历史的基础和本质,从而把握了知识的本质,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他在批判知识论真理观的同时提出了实践真理观,“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范畴包含了人的目的性和价值选择。人渴望改变现有状态并对未来充满寄予和希望,这是实践的动力和目的。人类活动的特点即是实践,而实践的特点是将人的理想状态变为现实。全部问题都集中在改变现存世界,消除私有制对生产力和知识发展的种种束缚,从而解放生产力,解放全人类。
知识论真理观的未来发展即是实践真理观,马克思的实践真理观是对传统知识论真理观的超越,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輥?輮?訛,这足以證实了马克思在传统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命题,从而实现真理观的革命式的突破。至于如何突破,我们光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探寻真理是不够的,还要用实践的手段超越传统知识论真理观来实现。让实践作为思维与存在的桥梁,通过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来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地位;通过实践使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进行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生活来成为现实的人。马克思的实践真理观没有像传统知识论真理观那样与现实生活世界分离,而是克服了传统知识论真理观的抽象性,以改造世界为基础,把真理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把在生活中遇到的真理问题通过实践去解决,使真理回到现实生活,真正反映客观世界。这样一来,就克服了传统知识论真理观单纯地预测未来的弊端,实践真理观则是在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把事物的可能性与人的选择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把现存世界改造成理想的样子,实现人全面的发展。?輥?輯?訛
注释:
?譹?訛[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斐多篇69B)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
?譺?訛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
?譻?訛汪子嵩.希腊哲学史.第一卷
?譼?訛张晓朝译.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譽?訛黑格尔.小逻辑[M]杨一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譾?訛[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譿?訛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讀?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
?讁?訛埃·弗洛姆.马克思论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輥?輮?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6
?輥?輯?訛王春刚,刘卫财.来华留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及应对之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刘洋(1973—),男,副教授,政治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通讯作者,孙嘉旋(1993—),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责编:若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