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美留学潮与中西文化交流维度变迁

2018-03-08 03:34金秋蓉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船政幼童中西文化

金秋蓉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7)

幼童留美和船政学堂学生留欧是近代中国颇具影响的社会事件,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文化的破冰之旅。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些留学生天然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介质,被挟裹进不同的文化语境,从对抗到融合,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中西文化交流实现了从单一性输入到双向性输出的维度变迁。

一、留美幼童无言结局背后的文化冲突

容闳,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其亲身历见的中西文明之巨大差异使其渴望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1]。回国后的容闳为之奔波多年终于获得清政府洋务派的支持。

1872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派遣留学生的奏议得到清政府批准,以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负责管理幼童赴美留学事宜。1872年,第一批30名幼童抵达美国旧金山,随后又分别在1873年、1874年、1875年各派出30名幼童赴美。这120名留美幼童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些幼童原计划留学15年,但清政府于1881年决定载撤幼童留美事务所,从8月起分3批召回了这些留学生,留学计划中途夭折。当时的留美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2人完成大学学业。留美幼童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制度缺陷,其结局走向缘于中国农耕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激烈冲突下的无言结局。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原发性文化冲动

晚清时期的中国,天朝上国的幻境已经被现实无情撕碎,固步自封一百多年的民族同时受到西方工业化、重商主义、炮舰政策和基督教文化的冲击,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严峻考验。[2]魏源、林则徐等有识之士呼吁睁眼看世界,晚清政府也自上而下发起了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师夷长技为手段的洋务运动。

近代中国对西方技术的引进是从器物层面开始的。科技产品和科技传播从生活用品到坚船利炮无不给予近代中国各阶层直观的感受和刺激,中西文明之间的差距触目惊心。洋务派作为新生的改革力量,为避免传统文化力量的围剿在学习西方文化问题上采取了中庸态度,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正如张之洞在《劝说篇》所说:“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3]这就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文化基调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文化,求富、自强也成为促成幼童留美的民族原发性文化冲动。

(二)中西文化激烈冲突成为幼童留美失败的主导因素

幼童留美失败的原因是多重的,来自清政府保守派的怀疑与阻扰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童出洋留美计划的实施,但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却是导致留学计划中途夭折的主导因素。基于求富自强的民族原发性文化冲动而应运而生的留美计划,其文化基本架构是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学习西艺,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社会效应。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当这群最大16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为12岁的小学生留学群体抵达美国后,被分派到美国的54户美国家庭,由15位美国教师负责管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他们与当地的儿童一起上学,开始全面融入美国社会。他们不但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也接触到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西方工业文化为他们展示了迥然不同于东方农耕文化的一面。这批留美幼童在留学期间经历了激烈的东西文化冲突,从穿衣打扮到教育方式再到价值取向与他们所秉持的传统文化体系有着巨大的分岐。

洋务派在留美章程中规定:“将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书,每逢房、虚、昂、星等日,正副两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止囿于异学”。[4]但对留美幼童这个群体来说,显而易见缺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社会基础,这批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孩子既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体验与认知,面对全新的西方工业文化的包围与洗礼,他们很自然地倾向于选择更接近他们天性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逐渐西化,开始吃西餐、穿短服、组建球队,与女生谈恋爱、参加教堂活动。一些学生甚至剪掉了脑后的长辫子,并逐渐对研习枯燥的四书五经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开始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类的美式价值取向十分向往。所有这些新变化都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1881年,陈兰彬奏请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上年十一月,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惟裁撤人多,又虑有不愿回华者,中途脱逃,别生枝节等语……臣窃维吴嘉善身膺局务,既有此议,诚恐将来利少弊多。”[5]

可以说,在这场激烈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中,这些留美幼童的文化择抉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大力弹压,再加上当时美国国内兴起的排华浪潮,最终促使清政府中途撤回留美计划。

二、船政学堂留欧活动中东方文化的觉醒

(一)船政学堂首创留学生制度

船政学堂的留欧运动始于1877年。船政学堂经过十年的办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但船政办学者并不止步于此,为了实现技术独立的育人目标,本着精益求精的育人理念,他们提请派遣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1873年12月,沈葆桢在呈奏的《船工将竣仅筹善后事宜折》中,阐述了派遣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留学深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员匠,能就已成之绪而熟之,断不能拓未竞之绪而精之。……欲日起而有功,在循序而渐进,将窥其精微之奥,宜置之庄岳之间……以中国已成之技求我国益精之学,较诸平地为山者又事半功位矣……三年、五年后有由外国学成而归者,则以学堂后进之可造者补之,斯人才源源而来,朝廷不乏于用。”[6]

沈葆桢奏请船政学堂学生出国留学的提议得到了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大力支持。洋务派主张船政学堂派遣毕业生出国留学的观点可归结为:一是技术学习,应当“精益求精”;二是技术创新,必须由学技深化为求理。

1877年3月,船政第一批留学生放洋。由日意格任洋监督、李凤苞任华监督,马建忠为随员,率制造、驾驶、艺圃学生30名前往英、法两国留学,时限为三年。此后四十年间,船政又三次成批派出留学生。船政学堂四次共派出留学生111名,其中有多人留学两个国家以上。为此洋监督日意格则制定了较为详尽的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如制造专业学制五年,前3年理论学习后2年工厂学习,培养目标是工厂总监等。船政学堂首创了留学生制度,其派遣的留学生成效巨大,这些接触到西方先进技术文化的留学生们精益求精,奋发有为,回国后在教育、科技、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都颇多建树,成功引领了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转型。

(二)船政学堂留学生谋求东西文化平等对话

船政学堂分四批派遣的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继留美幼童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留学生潮。船政学堂的留学生在各方面都迥然不同于留美幼童:船政学堂选拔优秀毕业生出国深造,他们在船政学堂已接受了5-7年高等实业学堂的学习和训练,术业已有所专攻,精通英语或法语,之前接受的教育模式就是从西方引进的现代科学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这批留学生的年龄多为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拥有较深厚的国学基础,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体认,对晚清风雨飘摇的困境怀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他们留学深造的目标明确。这样的留学生群体进入欧州社会时,他们没有留美幼童的惶惑与不安,也不会象留美幼童那般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完全臣服于西方海洋文明。

船政学堂留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冲突,表现得清醒且独立,他们以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让中西文化从对抗走向交融。船政学堂留学生对东方农耕文化目前的困境有着相当清醒的认知,也对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呈现了极大的热忱和包容。他们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渴望用先进的科技改变国运民生,实现求富自强的民族复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留学生群体面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距,并不盲目悲观自卑,而是努力消除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譬如陈季同,为纠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误读,扭转中国人软弱可怜、被侮辱被蔑视的负面印象,陈季同开始用法文写作,用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文化视角介绍真实的中国,他的代表作《中国人自画像》被誉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书”,开启了近代西方社会准确了解东方文化的一扇窗户。在这个群体身上,东方文化面对西方海洋文明的强势压迫,不卑不亢地谋求平等对话的路径,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东方文化的觉醒。

三、中西文化交流维度的变迁

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使中西文化交流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东学西渐或西学东渐都是呈单维度状态,而近代中国涌现的留学生潮打破了这一僵局。留学生群体历经中西文化冲突的锐痛,在学习、传播西学的同时,以赤子之心艰难地向西方输出东方文化,中西文化以此为契机从对抗走向包容、融合,逐渐实现了交流的双向维度。

(一)东西文化的势差造就中西文化交流的单向维度

中国缔造了基于农耕文化的东方古老文明并在汉唐盛世中打造出天朝上国这样的民族文化优越感。这时候东西方文化的势差使东学西渐成为中西文化的主流。西汉张骞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形成于宋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东方文化的鼎盛与辉煌。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中国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业贸易、居民信仰、风俗人情等内容的美好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传到欧州后在那里形成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深厚的兴趣。这期间东学西渐带有浓厚的民族优越感,带着天朝大国的施恩心理。

清朝闭关锁国的一百多年间,东西方文化力量发生了逆转。中国固步自封,农耕文化止步不前。而西方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西方文化开始疯狂向东方扩张。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开始了对中国全方位的文化输出,从器物层面到政治学说,从学术思想到基督教新教等,都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传入中国。这期间西学东渐的内容、规模、速度和影响都是空前的,东方农耕文化惨遭辗压。[7]

这种单维度的文化交流,中西双方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二)船政学堂留学生树立中西文化双向交流典范

从东学西渐沦为西学东渐,中国人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借鉴、选择和接受的过程。而突破中西文化单维度交流的,则是船政学堂留学生。

正如前文所述,船政学堂留学生的成长背景决定了这批年青人不存在丧失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危险,他们面对中西文化冲突,表现得清醒且独立,既不把西方文化局限于用的器物层面,也不鼓吹全盘西化。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困境,他们积极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成为西学东渐的主力军。譬如被誉为启蒙思想家的严复,1877年到英国留学期间对西方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学习驾驶专业的课程,他把剩余的时间都投入钻研西方的政治经济学,挖掘技术文化的社会价值,视科技为西学之体。甲午海战失利后他写就《天演论》等系列文章,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呐喊可谓是时代的强音,激励、影响了无数后来人,完成了科技文化从“艺”“器”“末”“用”器物层面到“学”“道”“本”“体”价值层面的变迁。

同为船政学堂留学生的陈季同却逆流而动,积极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文明,成为近代中国中学西传的第一人。面对西方文化强权下中国的失语与被误读,陈季同选择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视角向西方介绍中国,矫枉与对话成了陈季同法文写作的两大要旨。正如他在代表作《中国人自画像·序言》所写的:“我打算在这本书中实事求是地描述中国——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来记述中国人和风俗习惯,但却以欧洲人的精神和风格来写……并愿意就研究所及,指出西方文明与远东文明之间的异同所在。”[8]

陈季同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用法文创作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故事》《中国戏剧》《中国人的快乐》等一系列深受西方社会欢迎的作品,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了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中国。在《中国人自画像》一书中,陈季同生动而富有情趣地描述了中国社会有关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文学的方方面面,并专门辟出章节写作西方人最容易误解的育婴堂、妇女、劳工等题材。《中国人的快乐》则从娱乐的视角通过对游戏、仪式、节庆的风俗民情的有趣记叙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与欧洲最为不同的文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起到了矫枉和对话的作用。[9]

综上所述,船政学堂留学生突破了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单向度传播模式,实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传播,也为林语堂、辜鸿铭等后来者树立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典范。

[1]唐金权.晚清幼童留美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1(4):76-78.

[2]梁赞勋.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容闳和留美幼童的足迹[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

[3]展红梅 韩玲.时代之局限 夭折之必然:中国首批留美幼童被提前撤回国之原因探索[J].科教文汇,2006(5):168-169.

[4]李江伟.晚清幼童留美起讫因由及其影响刍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50-159.

[5]陈琳静.中美文化冲突对清代留美幼童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5(11):89-90.

[6]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订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9:141-146.

[7]周棉.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8-123.

[8]李秋华.论中学西渐中的陈季同[J].东南传播,2006(3):63-64.

[9]金秋蓉.陈季同对晚清中西关系发展的突破与贡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13-15.

猜你喜欢
船政幼童中西文化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