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见,文化软实力已经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此后,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阐释和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并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化软实力著作,但是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如兵家的军事文化、儒家的政治文化、道家的修身养生文化、法家的法治文化等等,不光对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红色基因,又有五千多年华夏文明的黄色血统,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特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特性,表现在文化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在于党的领导。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前提。建党97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所以文化的党性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特性,不理解这一特性,就无法准确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魅力所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文化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红色文化财富,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又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养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同样产生了诸如铁人王进喜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徐虎精神等等,正是这些精神财富,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展现出了我国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
最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党的文化工作本质要求。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失去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会发生“苏东剧变”的悲剧。相反,越南坚持“高举胡志民思想的旗帜”,就没有发生同样的悲剧。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如果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文化工作的形,那么意识形态就是文化工作的神,是文化软实力结构中的内核部分。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神,才能坚持文化的中国特色。
文化的人民性首先表现在文化的人民创造性。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创造了文化,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正是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这是何等之大的软实力!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国,世界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之一,把这些人口、经济、地域、民族之最聚合在一起的力量,确实是世界上独具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国家。
文化的人民性其次表现在文化的为人民服务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以民为本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这种“植根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路线,使得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同于一般国家,这种软实力已经在很多个关键时期得到了验证,比如抗美援朝、抗洪抢险等精神,这种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不仅战胜过硬实力强大的美国,也战胜过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
文化的人民性最后表现在文化与人民的双向互动性。人民是文化的主体,人民创造的文化,又继续哺育着人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文化是人民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历史实践活动,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我国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我们建设的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既有主体的广泛性,又有内容的延展性,在生命历史的活动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命运就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文化的党性与文化的人民性也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者的统一源于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广大人民选择了党,党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人民谋福利。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文化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可见,文化的党性和人民性体现了文化的政治属性和主体属性,是我国文化特性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悖论。离开了文化的党性,就会陷入文化自由主义;离开了文化的人民性,就会走进文化虚无主义;把文化的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要么是封建的落后文化,要么是资本主义的精英文化等等。因此,文化的党性与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文化没有断裂、文明得以完整延续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这些丰富的思想宝库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繁华景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指导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民族智慧在革命实践中的融合,孕育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指导性论著,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牢牢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文化精神上,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优良的革命精神在革命斗争中完成了民族精神的完美升华,艰苦奋斗、不畏艰险、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革命精神蕴含着我们当代民族文化的红色血脉,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红色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伟大实践,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工业强国。在指导理论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建设指导思想的灵魂;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是我们准确把握的时代主题,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指导思想,总能指导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取得伟大成就。在文化精神上,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显示了中华民族当代强大的精神力量。
民族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特征。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必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这一点对于经历过西方文化拷问和质疑后的中国文化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的文化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正像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0页。中国文化的民族性首先体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上。相比较“达摩”之于印度文化,强调等级秩序;新教伦理之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传统伦理关系上,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义务性伦理关系体系,注重相互间的对待关系,强调集体利益,注重整体而非个体的价值系统。
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其次体现在独特的民族精神上。张岱年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必然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个也可以叫做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易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不仅古有四大发明,今有“中国制造”“中国奇迹”;中国文化也是包容的文化,我为天下,海纳四方,不仅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还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有益养料。
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再次体现在文化结构的稳定上。我国的社会心理基础是“家—国—天下”理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郑玄注:《礼记·大学》,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80页。从明德、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到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形成一整套稳定的社会认知系统,人们从小就从自身学知识做起,一直追求“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逻辑。
第一,文化的民族性是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生成的。无论民族文化的伦理关系、民族文化精神还是民族文化结构,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的。从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逐步涤淀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核。没有这么漫长的文明发展史,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无法生成的。
第二,文化的历史性是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中进行叙事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书写的。岳飞精忠报国的抗金史,成吉思汗逐鹿欧亚的统一史,戚继光奋勇反击的抗倭史等等,这些辉煌历史的叙写无不包含着中华儿女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
第三,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是同向同质的过程。历史承载着文化的民族个性,民族个性又蕴含着中华文化发展史中的批判整合。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中国文化作为自觉地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时代思想,必须对每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进行充分的关注,并提出自己的文化主张。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了建立“三民主义”文化。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指出:“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内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再所独见而创获者。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页。强调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文化,是孙中山的基本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文化就是要“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页。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是孙中山革命文化思想的主要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其特点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建立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即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他说:“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和各种文化活动必须全心全意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为群众创作最好的精神食粮,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新时代,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强调文化的时代性与中国当代现实相结合,既有中国特色,又要有世界意义。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特性还表现在文化的世界性上,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互动交流的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吸收力和创造力。
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服饰文化、茶文化、桑蚕文化、瓷器文化等传遍欧亚非大陆。今天,无论书法绘画、中医武功,还是文字语言、建筑服饰,在东南亚地区乃至东亚、中亚地区,都能找到浓浓的“中国风”;通过“一带一路”,高铁、轮船、无人机等一系列“中国制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熟悉,淘宝、华为、微信、支付宝等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青睐和使用。今天,在国际舞台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声音”越来越受到广泛赞誉,环境污染、地区维和、疾病防控等国际问题的解决,“中国力量”的参与越来越受到重视。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文化”,吸收了法国大革命文化和美国独立革命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三权分立”思想,另外还吸收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理念。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吸收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在科学、哲学、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互派大量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无论科学技术还是教育、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都带有深深的“苏式”印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更是打开“世界之窗”,引入“市场”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插上腾飞之翼。
文化的时代性是指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引领作用,是时间维度上的指引力。作为一种具有完整历史、稳定结构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既从传统走来,又面向世界未来。文化的世界性是指文化在地域上的辐射作用,是空间维度上的传播力。从影响的地域、人口、民族、国家,中国文化无疑具有世界性。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又不是孤立的特性,而是相互渗透、融合一体的。
首先,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世界性表现不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文化相对封闭,与世界融合交流较少,文化的世界特性表现不明显。近代革命开始的100多年来,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开始吸收西方文化成果,文化的世界特性表现得比较突出。“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思想开始涌入中国,外来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影响较大,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狂潮;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开始实现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分子日常生活必需,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必需,戏曲、文学、影视、音乐、绘画等获得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韬光养晦”,做好自己发展的事情,向外来文化吸收借鉴的多,输出的少。可见,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新时代以前,中国主要是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
其次,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大放异彩。中国开始注重发“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谈“中国模式”。五大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等,这些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价值观念,正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发展思路和价值旨趣,中国的发展只会惠及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在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的宣示,体现了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彰显了中国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宽阔胸怀。中国的声音、中国的行动、中国的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古代,中国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丝路各国的政治、经贸、宗教、文化往来络绎不绝,中国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影响到世界上很多国家;今天,在党的十九大要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在“一带一路”倡议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响应的形势下,中国的当代文明必将通过“一带一路”继续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更新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