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迎秋
大数据,作为当今热门的话题,已在各个行业中掀起变革的巨浪。所谓的大数据是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入分析海量数据或深刻见解而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注定会与教育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传统教学的经验式模式必然要经历变革。大数据既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又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更理想的高度。大数据时代也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必会发生改变。
习惯是一个人总是想要实现某种自动化行为的特殊倾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学习习惯中,预习习惯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首要要求,课前预习可以提前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进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已学的知识;预习还可以加强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善听课效果;最重要的是课前预习还可以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独立性。本研究中主要是以化学学科学习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孤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和科学的方法,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条件和方法,有意识地积极学习学习新知识。一种刻板的行为,经过多次巩固或重复成为内部需要,让孤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搜索信息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解惑的习惯等一系列良好习惯。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使学生明确预习目的和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预习准备。让学生明确预习是听课的起始环节,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即让学生知道,在预习时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通常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学案的编写上,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设置坡度和台阶。如:在研究硫的物理性质时,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学案中可以设置问题: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硫微溶于乙醇?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看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动脑筋思考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查找资料,想出很多方案。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在准备的信息基础之上,经过小组讨论,筛选得出最佳方案就是向溶有硫的乙醇中加入水的方法。然后分小组进行实践证明,结果现象非常明显:一旦加入水,很快就产生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像这样通过多次给学生预习后学习效果更好的成功体验,学生一定会更加愿意课前预习的,有准备加入课堂学习中来。
第二,对學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阅读是预习的基础,是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有两种常见的阅读方法。一是浏览。通过查看大标题和小标题,来熟悉本章或本节的整体内容。比如通过阅读《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就可以大致知道在本节课中要接触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性质、氯气的用途和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二是细读,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之上,再细读一遍教材,把重要知识点找出来,画好关键词,做好标记,把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搜索相关知识,并解决基础问题。如通过对互联网上大量的关于氯气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可以了解到氯气及含氯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广泛:如制备盐酸、用于游泳池用水消毒、制备漂白粉和有机农药等,同时也会发现生活中多次发生液氯泄露事件,引发思考:液氯泄露怎么办?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化学课堂的学习中也会明确重点,并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第三,指导学生预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新知识基于旧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要注意联想与哪些学过的知识有联系?在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的同时去感受新知识的内涵,即做到“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如:当学生预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要尝试联想到有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臭氧、氯水、次氯酸、漂白水、漂白粉、木炭等。并在漂白原理、漂白范围和稳定性等方面与二氧化硫的性质作对比学习,这样有利于使知识更加系统性,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上对预习效果的检测。对于简单的预习内容,课堂上可以小组内交流解决组员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同学在预习时的疑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组内交流讨论后都不能解决,可以由老师来点拨后再小组解决。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就可以发现:预习的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讨论问题头头是道,实验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没有做过预习的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茫然,不熟悉操作步骤,错误百出。在测验中,学生更会发现是否很好的预习对听课效果的影响,深刻体会预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鼓励学生坚持预习,经常指导,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