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2018-03-07 02:41王书华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主问题切入点作用

王书华

摘 要:课堂提问本应是语文课的亮点,但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太多的碎问、杂问,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对此,结合教学实践,围绕“主问题”从切入点与作用两方面对课堂提问展开研究。

关键词:主问题;切入点;作用

如今的语文课堂仍存在着教师提问过多这一弊端,过于琐碎的问题不但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且把整堂课切割得支离破碎。如果这些琐碎的问题仅仅只是为了将学生引向教师的“预设”,那么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如何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得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何以得到提高?针对这种不良现象,笔者所在学校对“主问题”式语文教学法进行了研究。“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者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能引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是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支撑作用的问题。[1]

一、主问题的切入点

1.并行的线索

线索有显性线索和隐性线索之分,显性线索一般为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隐性线索则往往是人物的情感变化。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共同架构整个文本,使文章渾然一体。把握线索,也就抓住了文本的主线。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本文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为主问题,以“看花”这一线索将三次“看花”串联到一起,由此引出我在看花前后对生活态度的变化,进一步挖掘使我产生这一变化的母亲的形象,通过回味母亲的话语,折射出作者逐渐成熟的过程,作者的情感变化:拒绝母亲—答应母亲—理解母亲—怀念母亲即本文的暗线也就更加明朗。明暗两条线索交织,从事件入手,较为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循着线索,抽丝剥茧,学生在这种回环性较强的课堂中,渐渐向作者靠拢,体悟情感。

2.多元的主题

主题是一个文本的中心思想。一个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挖掘出不同的主题。语文阅读教学强调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和谐性,但是阅读课堂中,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主问题设计的实际运行中,要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动,和学生们一起与文本互动,通过引导和追问,促成学生较好地解决主要问题。[2]莫怀戚的《散步》可说是一篇经典美文,一家四口在初春的原野上散步,贴近生活的一件小事,篇幅短小却精致优美,令人感觉清新隽永,且内涵丰富,很适合初中生阅读赏析,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因此我设计的主问题是: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例如:一家人相互谦让的和谐;温馨暖人的亲情;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年人身上肩负的承前启后的责任;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矛盾……多元的主题,不再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自由翱翔在语文的天空。

3.丰富的画面

有些文本善于通过一幅幅生动传神、色彩鲜明的画面,将事件定格,突出事件,传达作者的心声。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同属于画面感很强的文章。因此主问题设计为:具体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将文本分解为一幅幅鲜明的画面,文本的结构更为清晰,易于学生理解,且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静止的文本“活动”起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4.曲折的情节

有些文本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对此,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从而展开对文本的深度挖掘。蒲松龄的《狼》写的是两狼一屠的故事,一开始,狼是主导方,掌控屠夫的生杀大权。随着剧情的铺陈展开,屠夫的迁就退让、果断抉择、勇敢警觉跃然纸上,表现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也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因此我设计的主问题是:课文主要写了屠夫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理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

二、主问题的作用

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准确认识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主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味,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地进行学习活动。以主问题为立足点,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在有疑问时,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加以讨论,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2.有利于简化教学环节,强调内容集中

过于浅显、细碎的问题,把整堂课、整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这些提问也就仅仅流于形式,没有丝毫价值。以“主问题”为主线的阅读教学中,无效提问的量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主问题展开,用精当、扎实、灵活的问题吸引学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问题”教学,整堂课皆围绕主问题展开,充分展现教材的核心价值,或直击中心,或平行推进,或逐层深入,既要具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向心力,又要在各教学板块之间形成足够的支撑力,流畅衔接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主问题,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谈初中语文“主问题”教学法的构建[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4).

[2]朱云鹏.初中语文阅读“主问题”设计及运行探讨[J].现代语文,2017(29).

猜你喜欢
主问题切入点作用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