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倩
摘 要:班集体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学生不仅要夯实基本功,不断提高成绩,还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作支撑,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养成,班级文化建设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对班级文化建设加以探究,并结合实际提出如何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为构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作贡献。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水平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不仅能够辅助教学,还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实施,使人们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对班级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为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作为初中教师,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文化的育人功能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A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概述
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两种不同的形式,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素养的提高,以教书为根本。而班级文化建设则偏向实践,通过多彩而又丰富的班级活动来体现班级意
志,塑造集体荣誉感。具体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班级为单位来开展的一类文化活动,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通过班级规范的制定约束班级学生的行为,并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另外,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多样,不局限于一种,且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教化和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理论支持
理论的支持是班级文化建设能够蓬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部分学校还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理论体系。教师为了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只能随机应变,按照以往的经验实施建设,不利于班级文化作用的发挥。
(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集体是由每一名学生构成的,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然而一些班主任教师思想老旧,忽视了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指令。长此下去,班级文化建设成为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师生之间无法积极配合,与文化建设的目的背道而驰。
(三)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理解不到位,学校也缺乏必要指导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核心。然而由于应试教学思想的制约,一些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不清楚,认为成绩是最主要的。某些学校也没有对教师进行这方面内容的培训,导致教师无暇顾及班级文化素养,更没有时间去阅读书籍和学习。
三、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制定班级制度,组建领导班子
健全的制度體系是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对此,教师要结合班级成员的状况规范班级行为准则,要求学生时刻按规矩办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此同时,教师要组建学生自己的领导班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中起到带头作用。
(二)强化班级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生长期生活在教室,优美整洁的环境对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要做好班级环境建设,保证教室的整洁和干净,物品摆放要整齐,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班级环境营造作贡献。例如,某初中班主任教师让班级学生对教室墙面进行设计,同学们自主创新设计板报、编写班级标语、设计学习角等,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班级的环境也变得更加优美。
(三)丰富活动形式,引领健康发展
除了重视班级的制度建设,各色各样的班级活动同样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设计各种特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如每日早晨的经典诵读活动、午间的好书推荐活动、新闻三分钟、美文共享活动等。同时,要培养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班主任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会、艺术节、各类比赛、公开课等活动给予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熏陶,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独特作用,也给予每一名成员爱和帮助。只有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人、发挥学生主体、联动家校合作,才能让美丽校园处处充满欢声笑语,才能让孩子的成长处处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冀丽.塑造班级文化 完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17-18.
[2]李丽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上),2015(10):174.
[3]刘瑞芬.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好家长,2015(12):61.
[4]汪杰,吕游.以文化建设提升班组管理水平[J].现代班组,201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