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培养复合型俄语语言人才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传统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各院校俄语专业更应不断改善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高质量复合型语言人才,方可提高俄语语言人才的就业前景,以及推动俄语专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复合型俄语人才 培养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178-02
随着中、俄两国国际关系的不断加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各界交流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俄语语言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随着目前科技信息化的普及,传统的俄语语言人才已有被智能机器所替代的危险,因此,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使语言人才处于优势地位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提出了“复合型俄语人才”的概念,其是指了解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如此,知识的灵活翻译或运用不再可以被机器的输出所打败,也只有在此情况之下,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人类减少工作量,但不会代替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1 本次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目前全球化的广泛影响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合作频繁的交流,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众多方面也随之显现,导致我国对复合型语言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俄语作为西方语言中重要的分支,社会对其语言人才的需求也显得十分急迫。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所需求的语言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十分重要。
在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不断进步,在军事、外交、经济贸易等众多方面都有着密切合作,且在我国大力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引领下,“大俄语”以及复合型俄语人才已成为我国俄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1]。因此,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其不仅有利于俄语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 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标准
目前,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计划仍处于不断创新与改革之中。因此,大众普遍对于复合型俄语人才的标准以及方式并不是十分明确。有资料报道,教育部曾于全国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层论坛中指出,复合型人才的“复合”二字含义十分广泛,其可指任一学科、任一专业与俄语的相互交集[2]。因此,复合型俄语人才的组合方式各式各样。但其培养模式都以在一定时间内,学生掌握扎实的俄语外语知识以及其他专业如:经济贸易、文学、旅游、法律等等的相关知识为框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强化学生的俄语语言水平并且通过不断运用学生的选修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最终达到灵活掌握两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
就如今而言,我国对于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理解为:外语基础扎实、整体水平优秀、听说读写运用能力强以及具备一定其他专业的知识量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俄语语言人才的不同需求。
3 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现状
⑴人才分类。
目前,复合型俄语人才主要分为:以俄语为专业,选修其它专业(如:经济金融、法律、文学、政治等)的复合型非俄语专业人才,以及以上述其他专业或其他外语专業为主,选修俄语的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
不过就目前而言,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更为常见。一般在普通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根本在校内接触不到俄语,只有语言类学校某些特定专业才可以将其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学习。然而在语言类学校,作为俄语专业的学生,则须选择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并且在之后课程中,学院会开放其关于其他领域知识的课程,以供学生自行选择并学习。
(2)培养方式。
以语言类学校为例:目前,大多数我国语言类学校都十分重视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以※※学校为例,其俄语专业在大一、大二阶段十分重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外语知识。因为俄语在我国并不像英语一般十分普及,所以学生都是从大一开始才接触俄语,因此对其语音、听力等基础阶段都十分重视,为求让学生打下夯实的外语基础。当然,从大二、大三开始,若学生有意向前往所学外语的母语国家进行教育,并且通过一定程度下的审核,则学校提供与俄方已建立的留学项目以供学生选择。其留学项目中学生在俄方的学习内容也不仅以提高俄语听、说、读、写以及全方位的水平为主,其课程还包括旅游、经济、政治、法律等其他专业的知识以供学生选择。
在国内继续学习俄语的学生,学院也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的培养,如:院方在大二开始则开始进行院内的选修课授课,其选修课内容亦多式多样,并且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修满的学分为硬性标准,使学生根据其兴趣深度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
(3)培养进展。
即使目前众多学者、办学单位已意识到随着社会发展,俄语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也应当进行相应改革,但就目前的结果而言,关于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进展缓慢,且培养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①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依托于书本知识。由此,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即便学生的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一旦进入职场或工作范围,就显得运用能力不足。
②学生由两个或多个专业“复合”所应达到的知识水平标准鉴定不够明显。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层次不齐。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而目前为止又未存在对其水平进行严格测试的系统。因此,目前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进展仍十分缓慢,还需改革创新。
4 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上述在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学方法并无改善。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课堂强调运用不同的现代化科技为辅助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加大学生的知识面。然而,观察目前的俄语教学课堂,知识的教授仍以老师以及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长此以往,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渐渐丧失了对理论知识的评判精神,还会由于教师培养方法偏理论,导致学生实践不足,因此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相对较弱。
(2)学生基础为零,时间紧迫。
俄语的学习一般都是从大学开始,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从未接触过这门语言,而语言的学习又是不断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要由零基础要转变为专业的俄语学习者有一定难度。在这期间还需要学生对语言的大量输入和输出。在复合型人才目标培养的提倡之下,同时掌握多个专业的知识又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两个及多个专业的“复合”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自己未来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导致自身对选修课程的了解程度不足的情况下,选择此课程进行学习,然而在短时间内对此专业并没有深度了解,导致知识的“复合”并没有显现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3)课程结构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的俄语教学中也为不同的年级开设了众多相关课程,其中包含听、说、读、写等。看似全面且详尽,但大都缺乏专业性以及综合性。很多课程的内容并没科学性,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就有可能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重复内容,导致学生精神疲劳、兴趣不佳、对知识的掌握也十分有限,因而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成绩难以提高等问题。
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以及研究,我们建议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计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改善及创新。
(1)合理安排课程。
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安排符合其学习程度的课程尤为重要。为保证人才的高水平,学校及学院则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水平,其起点则需优化课程的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由于课程之间的联系疏松,导致学生知识的输入过于零散、专业性不强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学院还应定期举办不同的讲座或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注重理论与实践共同培养。
由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各个学校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需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因为非母语国家说外语的环境或气氛并不是十分浓厚,因此语言的运用场合也绝大多数仅仅為课堂,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普遍较弱。而教师或学院则应重视这些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不断练习口语。
(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则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外语的不断重复学习可能对学生而言有一些枯燥,为了避免学生兴趣减弱等情况发生,可以将教材与相应的影视作品相结合,以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此方式使知识不再仅局限于课本,且使教学方式不再单一,使外语的学习成为趣事,且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4)建立严格达标体系。
尽管目前各界人士对于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但是对于达标人才的鉴定并没有实质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对复合型俄语人才进行检验的达标体系,以保证学生大量且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为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的俄语语言人才。
5 结语
综上所述,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尽管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大体上,其培养模式仍就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被不断改进及完善。只有使复合型俄语人才的教学紧跟时代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要,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且为社会发展以及推动两国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论“丝路经济带”构想对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J].中国俄语教学,2015(3):14-17.
[2] 李辉,申枚.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36-37.
[3] 刘利民.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J].国俄语教学,2015(3):1-5.
[4] 钱晓蕙.跨学科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8(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