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艳丽
一、课程内容
几种重要的化合物——铝的重要的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方法;
3.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通过探究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探究。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重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在氧化铝的探究过程中,从氧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对氧化铝的兴趣,并感知氧化铝的物理性能。然后在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问题驱动,展开对氧化铝两性的探究。
在氢氧化铝的探究过程中,则是从氢氧化铝的制备的实验探究出发,让学生通过探究硫酸铝分别和氨水、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铝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认识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找出制备氢氧化铝的合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引课】 直接展开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
一、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展示并介绍蓝宝石镜面、生物陶瓷、耐火材料的图片,引出对氧化铝的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图片物质的了解,小结出氧化铝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身边的物质出发,了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并学会了应用。
2.氧化铝的两性
【问题一】氧化铝属于哪一类氧化物?初中学习过它的哪些反应?
【设计意图】引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展开对氧化铝属于哪种氧化物的猜想。
【问题二】回忆学习铝的化学性质时,未打磨铝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一开始是否有气泡产生?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出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书写出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提示: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迁移)
【学生归纳】学生通过分析和书写方程式的结果,得出氧化铝既是碱性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出发,探究层层深入,让学生自己得出氧化铝可以与强酸和强碱反应,并最终得出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的结论。
二、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的制备
【引入】介绍药品胃舒平,学生认识到氢氧化铝是一种弱碱,并且被应用于中和胃酸。引出对氢氧化铝制备的探究。
【设计意图】从生活常识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实验】准备药品:硫酸铝、稀氨水、稀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制备氢氧化铝。
实验过程:分别取适量的硫酸铝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往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往另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现象分析】发现用硫酸铝和稀氨水进行实验的小组得到了白色胶状沉淀。而使用硫酸铝和稀氢氧化钠的小组却看到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消失了。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却溶解在了氢氧化钠中。
【生成结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只溶于强碱。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用铝盐和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
【结论延伸】同学们要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氢氧化钠与硫酸铝的反应,氢氧化钠少量,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过量生成偏铝酸钠。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通过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对为什么使用氨水来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溶于强碱的认识就自然生成了。感受反應物的用量对于化学反应、定量分析的意义。
2.氢氧化铝的性质
【学生归纳】通过观察上述实验中制得的氢氧化铝,学生自行总结出其物理性质。
【性质延伸】氢氧化铝作为胶状沉淀,可以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吸附色素。可以用作净水物质。
【学生归纳】总结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学生自行归纳出氢氧化铝的两性。
【学生活动】尝试书写反应氢氧化铝的两性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整理,学生自行归纳出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感受实验学科中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实验的魅力。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一起聊聊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四、课后探究
【问题探究】下课后,向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中得到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观察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如果换成醋酸这个弱酸呢?
【设计意图】课后探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铝的化合物的兴趣,为学习铝三角中铝的化合物的相互转换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的化合物
氧化铝:熔点高、硬度大、难溶于水
两性氧化物
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
两性氢氧化物
制备:铝盐和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