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兰
摘 要:学生对自己的物理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可以提高今后的得分率。第一,对学生和这次的考试情况都应该有一个总的分析。第二,学生在评讲试卷后,对试卷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学生要做的分三步:对错题筛选;分析出具体错因;将错因分类并制定对策。知识漏洞最终都应该归因为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问题。第三,学生对这张试卷定出今后的目标分。总之,学生自己进行试卷分析,努力找到自己提分的生长点,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都能找回自信。
关键词:得分率;定位;标记;层次;筛选;错因分类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就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提高今后的得分率。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做试卷分析呢?以下是本人的三点想法:
第一,对学生和这次的考试情况都应该有一个总的分析。首先要清楚这张试卷总体偏难还是偏易,再具体到哪些题是容易题,哪些题是中等题,哪些题是难题,在题号上做上标记。每个学生对自己也要有个定位,哪些题是你这个档次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即使你成绩差,基础差,也要知道哪些题是你应知应会的,哪些题是你可以努力争取的;哪些题是对你不要求的。就是给学生把这个层次、台阶摆清楚,这样方便学生找到自己主攻方向,复习就不容易盲目。逐步把所有知识点都掌握了,才可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第二,学生在评讲试卷后,对试卷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下面学生要做的分三步:
1.对错题筛选。
将试题分为三类。真会的,有根据、有把握确实是自己做对的题,在题号上才打勾。做错的或猜和蒙的,得到的分无效,在题号上打上问号。如果是过难的、力所不及的题,或者命题有问题,可以果断地把它排除,在题号上打上叉。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对他来说是过难的、力所不及的题,这种题至少不是现阶段的主攻方向。
2.分析出具体错因。
下面就只需要对打了问号的题分析错因。同一道题出错,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错因。要按照解题的各个环节,仔细梳理,找到是哪个环节出的错。是审题马虎,或审题时太紧张或粗心漏看错看了;遗漏了隐含条件,对关键词句理解不透造成对问题性质判断错了;是出现了错误思路,或思维受阻;还是概念混淆、公式用错了甚至是不记得了;是运算错了,还是草稿纸上全对了,往答题纸上抄错了;或者就是生活常识匮乏;或遇到难题就心慌而思维凌乱。
3.将错因分类并制定对策,一般错因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如遗漏了隐含条件,对关键词句理解不透造成对问题性质判断错了或错误思路,思维受阻等都属于这一类。对此今后重点应该放在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加强思维训练。
第二类是出现知识漏洞。如概念混淆、公式用错了甚至是不记得了或生活常识匮乏、经常算错都属于知识漏洞。讲评后就应该及时对该知识点巩固、完善。具体还应该分析是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听讲了但没听懂,或当时听懂了但没做笔记又忘了。这些最終都应该归因为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问题。有这种问题一定要认真反思,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编织成知识网络,学会怎么样查缺补漏。勾提要,能够少而精,掌握要点,把书越读越薄。经常算错不能归因为计算粗心大意,一般是数学计算能力有问题或单位换算没掌握,属于知识漏洞。需进行专项的数学和单位换算训练。
第三类是粗心大意,如审题不慎,漏看、看错、抄错、偶尔算错等。粗心大意的学生需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严谨的思维习惯。
第四类是心理素质欠佳。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遇到难题就心慌而思维凌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应试心理。如:平时把写作业当作考试那样严格计时,不能翻书和笔记,规范地打草稿和答题。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对于三、四两类错因都有帮助。
适当使用错题本也是很好的对策。每次讲评后要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特别是在未评讲前分析不出原因或以后还可能再错的题目摘抄到错题本上,并附上错因分析和归类,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如能找到一两个类似题做一做,触类旁通效果更好。错题本就可以把自己需重点复习的内容变少变精,利于记忆与查阅,避免一错再错。
第三,学生对这张试卷定出今后的目标分。让学生找出哪些错题是自己现在的水平应该得的分,把分数加上去就成了目标分。找个机会让学生在家由家长监考重考一遍,务必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我绝不是只能考这点分的感觉。
总之,学生自己进行试卷分析,努力找到自己提分的生长点,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都能找回自信。
参考文献:
[1]金科.浅论物理学魅力与中学物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3.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