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发生了新的改变,其中以读写结合教学最为显著。一直以来,小学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同,从长期的实践结果来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对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针对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兴趣入手,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但目前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不能充分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读写结合的新要求
1.拓宽读写结合范围
新课改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综合性学习,旨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和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该概念的提出拓宽了读写结合的范围,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真正打破了传统的读、写分开训练的习惯做法,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该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2.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
传统的读与写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阅读中心论,二是写作中心论。阅读中心论主要倡导只有读才能促进写,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年龄特点,一味地要求学生多閱读,这种阅读更多的是泛读而不是精读,往往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写作中心论则倡导读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这种写作往往是对阅读材料的模仿,使阅读成为写作的附庸,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真正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所以无论是阅读中心论还是写作中心论都不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想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进行读写结合。
3.加强读写迁移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主要由两种形式构成,一是显性结合,二是隐性结合。显性结合主要适用于短期教学,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隐性结合主要适用于长期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以及读写结合的自觉性,对学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小学语文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法时更适用于隐性结合。
4.注重技巧点拨
虽然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训练时应用了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尊重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却没有及时对读写结合技巧进行点拨,学生出现了再次厌学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但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更要注重学生对读写技巧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作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是现代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萌芽。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不仅能够拓宽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有一篇文章为《海上日出》,该篇散文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通过描写日出前后天气和日出的景象抒发了作家内心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全面记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通常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日出景色的语句,通过赏析这些语句感受日出的波澜壮阔。但一篇文章的学习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找到一些类似“转眼间”“到了最后”等描述日出过程的语句,让学生清晰地梳理日出的过程,不仅进行了语言训练,同时还进行了思维训练,使一篇文章的学习更有价值。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数学或物理学科不同,其答案往往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加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阅读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作家或艺术家抓住对象的特点进行艺术创造,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即便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这个创造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依据作家创作出来的形象进行再创作,其再创造的形象与原形象不会相差太远。但由于审美主体的位置和角度不同,观察和审视作品的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评价,语文阅读也是同样如此。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由于学生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经验等不同,对同一个艺术作品的认知、体验和感悟都会有所差异,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教师要鼓励、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最终形成对同一个作品的多元理解,让学生的个性化在阅读中得以张扬,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中有一篇文章《爱的鲜花》,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盲童学校的女孩,为了感恩平时对她颇为照顾和帮助的路人,在街头为路人分送鲜花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世间处处充满温暖,同时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悟生活。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故事编写,在感悟文章主旨基础之上加强语言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故事编写时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3.克服学生理解障碍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从根本上改变阅读教学的观念。不少教师曾进行改革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改变阅读教学的观念,仍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来表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在课文学习时最大的难点就是理解障碍,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要想克服这种理解障碍,就要密切关注语言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看成静态的内容,而是要进行语言训练,形成一种语言的感受,在动态读写训练中感受文本的信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有一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了汤姆和爸爸摇着小船来到湖中小岛上钓鱼,当汤姆带到一条大鲈鱼的时候,爸爸要求其将鲈鱼放掉,因为现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而汤姆对爸爸的行为非常不理解,因为四周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但是最终还是在爸爸的要求下将鲈鱼放到水中。这个教学案例告知我们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与实际要求相冲突时,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此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进行课文阅读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写作中也不会人云亦云,更能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或见解。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研究课题,尽管目前针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仍不能停止研究的步伐。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内涵,并积极扩大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尕热.读写结合共同提高: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6).
[2]张志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