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利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寻有效的生态课堂构建方法,其主要的思路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每位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欲望和意识,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凸显其学习个性,为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结合生态课堂的相关理念,略谈具体的实施办法,以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方法
生态课堂的构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切合的,即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的引导,强调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序”“有情”“有效”“有趣”是开展生态教学的追求。如何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生态课堂的构建探究,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努力探讨的话题。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想,让生态教学理念根植心中
毋庸置疑,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驱使力。传统教学思想的作用下,教师毫无生态课程构建的意念,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盲目追求数学高分,或者让学生背题,或者让学生记忆公式,或者让学生大量练习解题,这些都加剧了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无异于天方夜谭。而在教育实施改革的今天,教学思想的转变已经逐渐上升到普遍化的高度,但是依然有部分教師沉浸在传统应试思想的梦中,针对此种现象,笔者认为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让生态教学理念根植每位教师的心中尤为重要。如此,才能保证个体、个体间以及个体与环境间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我们理想中“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关注其个性培养和发展
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基础。但是实践中,很多情况下教师无法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还未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就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或者把玩身边的学习用具。试想,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又如何有能力构建一个生态化的课堂?寻根溯源,造成这一不利教学局面的原因应当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结合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儿童数学学习兴趣应为当前要务。
具体来讲,如在教学抽象的几何图形知识时,一些涉及三角形面积求解、圆的面积求解、正方形面积求解等内容的,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导入。教材中所给出的图示仅仅是平面上的思维方式,但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我们可以展示出动态的运行效果,并且配以声音,更能有效刺激儿童的感觉器官,提升小学生的几何图形想象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在年级内部开展轴对称图形绘制比赛,以比赛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提升教学活力,学生在这一实践比赛中,更得到了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三、设计小组合作环节,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实践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作为多元化教学途径的其中一种,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应当说已经较为成熟。它的应用,不但可以融洽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实现“有情”的注入,更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学习难关的优良品质,提升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优化教学质量。生态数学课堂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氛围,但是如何才能鼓励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呢?
可以考虑的方法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具有动手操作实践性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无法想象,但是他们动手摆弄的兴趣较高,常常在课下动手拼接、折叠各种“小玩具”。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让学生尝试摆出各种立体图形,然后再计算摆出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当正方体摆放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其总体积是否也跟着发生变化?”无疑,我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小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颇丰,他们合作拼接出各种图形,然后分析、计算其体积。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最终得到了正确答案,实现了我们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目的,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十分必要。为此,构建一种生态化的数学课堂,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其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儿童的学习兴趣出发,实施多元、有效的教学策略。力图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俗话说“把握住今天,胜过两个明天”,小学是教育教学的有利时机,把握好这一教学的有利契机实施针对化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李京方,丁长苗.分析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6).
[2]李运华,曹汉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诉求及其建构:广东4市26所小学的调研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2).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