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艳丽
“十年磨一剑,一生备一课。”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称得上“好”或“成功”,历来是语文学界争论的焦点,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想要知晓答案的问题,更是许多想要在语文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纵观我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当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的过程。这也就形成了我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善于引导学生逐渐接近文本的内在思想
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传播和激发。充分利用文本这些范文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上的引导,使之逐渐接近文本的内在思想,从而有所启迪、有所发现,这才是我们语文课的紧要所在。
例如,我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领会文本的内在思想,我有意地设计了两处为文章补白,探究文中老汉、儿子、妻子的内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老汉和儿子都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之举,我是这样带领孩子感悟的:
“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心想:儿子啊,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心想:父亲啊, 。儿子推了父亲一把,心想:父亲啊, 。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心想:儿子啊,
。”通过这样的内心独白把浓浓的父子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内在思想有了切身的体会。再比如,在文章结尾,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为这篇文章写了一篇悼文。再配以合适的音乐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一边说着一边已哭得泣不成声,自己完全成了文中的一分子,悲他们之所悲,想他们之所想,与文本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了课堂的最高境界。
二、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
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我都善于寻找激活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引领着他们走向思维的纵深之处,使学生真正成为上课的主角。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一课时,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既不局限于课本,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古诗的意境,我在学习诗中最难读懂的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先以图画和字理识字法理解“相媚好”的意思,再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翁夸赞媪说: ”,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 ”。“再结合文本内容说一说翁和媪是如何夸赞三个儿子的。”通过这样思维训练,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使整堂课轻松自在,也为学生今后的古诗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学习本首古詩,还可以举一反三学习其他古诗。
三、具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源的排兵布阵当“以立意为先”,课内外资源都宜为我所用,我不可为资源所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提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收集与梳理,既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也是语文学习的手段。作为手段,用得不好,适得其反;用得巧妙,事半功倍。
在教学《出塞》一课时,由于本诗年代久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感受战争之残酷,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人们期盼和平的心愿,深入地“走进文本”将难上加难,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大胆地把学生熟知的思乡诗句引入课中,又出示如下练习(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 ;柔弱无助的妻子,望着明月 ;年幼、孤苦的孩子,依偎着母亲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补充,不知不觉中学生了解到原来戍边将士将思乡之情都寄于明月,从而可见战争之长久,人们盼望和平的决心。在本课我还带领学生大胆地“走出文本”,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善于引导学生“吟”出文本的韵味、意境和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我历来主张多“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把读放在首位,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一诗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再相机范读,打手势读,踏足而吟,手舞足蹈地读,讲究平仄地读等。在我富有激情的朗读指导下,使原先因怯场而不敢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完全投入课文中。不仅把学生,同样也把听课的老师带到了古代那宁静、快乐、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中。课堂上,我还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唱读该词,“吟之、歌之、舞之、蹈之”。诗词表现出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听课的老师评价我的语文课不是局限于字词教学、文学欣赏,而是上升到文化传承、人生启迪的境界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收获。最近流行这样一句话:大凡优秀教师,教学生一年,就要想到学生四十年,想到民族四百年。在语文课堂中善于引导,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是一堂语文课上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