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积洋
【案例背景】
有理数运算是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的重要基础性的内容。有理数加法运算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有负数参与的运算,与小学有不少的区别。有的学生一时不能理解与接受,而运算掌握不好,则对后续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引起重视,在开始时就应通过努力和较好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度过运算这个难关,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案例描述】
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比较自然地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我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环节。
1.引入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净胜球”,填写课本上30页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填出表格中的数字与算式,并得到结果。这让学生初步感受正负数加法的运算,与生活密切联系,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加法运算是如何进行操作的,从而顺利引出下面探索法则的过程。
2.探索法则
(1)在数轴上操作,加法算式的几何意义。
①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____”的位置上,用數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
②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
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____”的位置上,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
学生模仿操作,得到一系列算式的结果。
(+3)+(+2)= ;(-1)+(-2)= ;(+3)+(-2)= ;
(+3)+(-5)= ;(-4)+(+4)= ;0+(-3)= 。
教学意图:通过在数轴上演示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和结果,学生体会数与形的结合,在这里,加法运算的结果和的符号就是笔尖所落在的位置对应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笔尖落在的点所对应数的绝对值。学生对这样的过程与结果是理解与接受的。这为下面从代数意义上归纳加法法则做好了铺垫。
(2)引导学生观察与交流讨论,得到法则。启发学生分3种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加法运算法则。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以表格形式板书,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这样板书显得工整漂亮,而且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表格一目了然,法则分三种情况。教师的板书应该尽量简洁直观,这里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后来显示效果很好,学生能很快记住。
(3)与小学加法运算比较,加深对有理数加法的认识。
通过一些基本的例题讲解和基础练习,让学生熟练有理数加法运算。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与小学的加法运算比较,这里可以通过一组“辨析与反思”去理解。
辨析与反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在题后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其和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
②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③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
负数( )
④已知某数比-5大2,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3( )
⑤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
⑥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加,和是加数的2倍(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辨析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与小学的加法运算进行区别,这样的设计是十分必要有益的。实际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为学习了新的知识感到兴奋,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反思】
1.好的教学设计需要精打细磨
大家知道,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技能,而好的设计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法。本节课的设计笔者认真学习了教材等有关资料,研究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考虑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与自然过渡,发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实践说明效果明显,从学生满足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懂得了法则,学到了知识,有成就的喜悦。这不是我们所孜孜追求的吗?
2.学科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
本节中有许多的表现,数与形的结合思想(笔尖在数轴上运动)、分类的思想(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讨论)、归纳的思想方法等。这些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学习有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体会这些思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远比学到一点知识更加重要。
3.注意知识的联系
数学的前后知识往往有密切的联系。课程编写就是遵循知识是螺旋发展原则的。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本节课很明显,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的加法有不同,通过“辨析与反思”这个环节,让学生举反例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深化对加法运算的理解认识。数学学科的一个特征是知识前后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对数学学习是很有益的。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回顾与思考,如何才是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恰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都要认真思考研究。“教学无止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一定会不断有新的收获。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