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8-03-07 08:48耿爽爽姜岩
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实践

耿爽爽+姜岩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和含义,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本文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发挥它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241-02

在历史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论,认识论又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是每个人得以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反复不断的实践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一认识论,被证明是真理,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和灵魂。经过社会和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它将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完善,因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观点。

(一)实践的本质

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人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由三个要素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手段,这三个要素都是客观的,具有客观物质性。其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它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最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其社会性是指人类所有实践活动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处在这个社会关系中,其历史性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形式等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越来越适应人类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的需求,同时,实践活动也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人的本质与实践

人们在改造世界这一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动物也有活动,但是动物的活动只是基于本能的、简单的、机械的活动,它们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因而,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它们的活动不能称之为实践活动。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生存和发展,也创造了人类自身。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认识能力。

(三)人类世界与实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人类改造的对象为客观世界,作为实践的客体,客观世界被人类以生活的需要而改造,人们首先要创造物质生产资料,创造物质生活本身。因此,物质资料生产从实质上来说,正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可以说,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实践,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

客观世界以它本来的面目呈现在人类面前,人类通过实践,从自然界中分化独立出来,对世界加以认识,并通过此认识来改造世界,使人与自然达到相统一的状态,从而使自然成为与人类相统一的“人化自然”,使世界成为特有的带有人的主观意志的“人类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创造实现人类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群众基础,为人类更好地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导,彰显出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要达到改造世界、适应人的需求的目的,认识与理论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检验与判断认识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实践。认识本身不能判断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认识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经过实践的检验,错误的认识能够改正过来,变为正确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又要回到实践中,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这一价值,就要做到: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把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让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第三,正确的认识和理论需要大众化,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认识又指导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证明,我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熔炉里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更好地建设了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二)立足于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追求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实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人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人的存在的根据在自身,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充分倡导人的主体性,要求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②

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按需分配,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和理想,我们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而这一切都立足于实践,实践是全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基和前提。

(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

当今世界全球化速度发展迅猛,人类实践活动也迈向了信息化、科技化和全球化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全球性危机逐渐显现出来,人类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历史证明,如果我们的实践活动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只能自食其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的实践观,它指导人类更好地改造世界。我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新的认识又反过来进一步指导我们改造世界,最终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互相平衡的状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一种主流社会意识,想要发挥其应有的能动作用,必须促使人们反思当今实践,开拓新的思路,批判与反思我们现存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探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为人类的更好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为人类实现大同社会作出努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②常莎,王茜.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新性[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参考文献:

[1]朱艳莉.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3]常莎,王茜.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新性[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实践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