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

2018-03-07 00:09闫为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暴力群体校园

闫为佳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接连发生,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当社会规则失范,父母教育失位,校园的教育程度、管理强度不够时,种种可以教育未成年人道德内化的途径失效,个人的思想动态在外界影响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频繁出现的欺凌现象警示我们必须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动态,重视在种种外界因素失常下导致的有悖于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

一、欺凌中的学生角色

1.欺凌者。

关于青少年是如何成为欺凌者,拉姆和刘对香港中学校园中的8名欺凌者进行访谈,总结出青少年成为欺凌者的四个阶段——拒斥阶段、实施阶段、延续阶段和退出阶段。

在大量的校园欺凌案件中,几乎所有的欺凌者都曾目睹过邻近同学的欺凌事件。但在当时他们并不赞成欺凌行为,会讨厌欺凌者,同情受欺凌者。这个阶段就被称为“拒斥阶段”。由于他们的认知系统将这种行为视为不正确的行为,此时还不会去模仿欺凌行为。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的学习过程一般是通过模仿来实现。虽然这些攻击性行为并没有马上出现,但在日后,一旦遇到诱发因素,欺凌行为就可能再现。

当欺凌发生后,如果学校对欺凌者惩罚力度不够、对受欺凌者的保护不足,再加上家庭的教育不到位,欺凌事件得不到彻底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欺凌者的势力,有极大地可能再次实施欺凌行为。由于存在对欺凌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的现实,无法有效制止欺凌,致使欺凌者仍会继续实施欺凌行为,甚至报复举报者。

没有人想要沦为被欺凌者,在缺乏学校、家庭有力保护的情况下,曾经的目击者、被欺凌者就会通过暴力手段进行还击。特别是曾经的被欺凌者认为反击欺凌时,将以暴制暴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成为欺凌者。

此外,未成年人尚处于青春期,如果缺乏有效释放负面情绪的合理方式,就有可能误把欺凌他人当作发泄情绪的途径,一旦习以为常,认为欺凌他人是一种日常的行为时,就跨入了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

为了让自己不再受到欺凌,他们可能会与学校不良团体联系在一起,以求群体对自己的保护;同时一旦加入不良团体,群体中的“友情”会让他们的内心的人际交往需求得到满足,在群体的影响下,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也逐渐产生。当他们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规定,发挥群体的力量去收“保护费”、为了“义气”打群架时,他们就会感受到来自这个团体的支持与安全感,这也给了团体中每一位欺凌者力量感、地位感以及被承认感,这使得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不良群体中的不规范道德观影响着每一位成员,这些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怂恿每一个欺凌者将欺凌延续下去。随着对欺凌行为的习以为常,欺凌者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将欺凌行为视为符合社会淘汰规则的“弱肉强食”,认为每一个被欺凌者都是罪有应得。在群体的影响下,这一行为越发变本加厉。

每一位欺凌者的行为都可以被制止。对于每一位欺凌者,都有科学的方式使其退出欺凌。纯粹依靠惩罚不能有效制止行为的发生。从欺凌者行为的动机来看,他们用欺凌行为满足自己生理、心理的需求。因此,一种更为合理的满足其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的方式便可有效制止欺凌行为。家人的支持、宽容、关心和爱护对于满足欺凌者心理需求是非常有效的。一些成功转变的欺凌者就是因为当他的家庭得知他是欺凌者后,不会因此而讨厌他。相反,家庭会给予他温暖、积极的关注。家人的爱让他体会到归属感,这些曾经的欺凌者也就不需要依靠群体的支持或是靠欺凌别人获得认同感了。

2.被欺凌者。

Know Yourself 公众号有一篇文章指出:“很不公平的是,虽然犯错误的是欺凌者,但比起被欺凌者,欺凌者的精神健康程度更好,也更受人欢迎;研究发现,欺凌者自尊水平更高,他们的性伴侣人数也更多,而且更少患抑郁与焦虑。”因此,被欺凌者的心理状态更值得关注。

专门从事针对儿童暴力伤害方面工作的龙迪教授在分析被欺凌者的心理状态时说:“面对欺凌带来的威胁,人和哺乳动物的反应是一样的,任何人都会产生恐惧。而面对恐惧,一般人都会有以下的三种反应:其一就是要去面对,去战斗,要打架;其二,面对强敌要逃跑;最后一种,跑不了,可是又打不过,就变成呆滞不动,就像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身的假死状态一样,他会变得麻木,当麻木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更深层次的‘瘫痪。在这种情况下,因无法逃跑也无法对抗所引发的无助感、无力感本身又会激发新的恐惧,所以持续时间越长,孩子就会有越复杂的情绪,例如自责、羞耻、内疚感,心中就不再单纯是恐惧了。”与此同时,长时间的暴力伤害,会使人逐渐丧失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信任。另外,生理、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会因持续受损而被破坏。

校园中的欺凌者在选择欺凌对象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因为胆小不敢寻求帮助、害怕报复无法摆脱暴力、担心伤害只能忍受伤害。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法律在逐渐的完善,各种紧急处理方法也在不断的补充,但是从實践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当政府机构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时,依然存在着许多的挑战。就像并没有被暴力殴打致伤致残的情况,公安机关也很难处理,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被称为“开玩笑”的小动作,年深日久累积起来,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而施暴者却因没有直接的证据没有受到惩罚,使得施暴者愈发无所畏惧,情况愈演愈烈。

3.旁观者。

旁观者是存在于在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庞大而不受注意的群体,却是校园暴力行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围观者存在于不少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时,但他们没有制止、劝阻或报告老师,反倒是饶有兴趣地拿起手机拍摄、记录,以一种娱乐的、事不关己的心态看待正在眼前发生的暴力行为,并且以游戏的态度在互联网上传播散发。施暴者还会通过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造成二次心灵伤害。

这些或冷眼旁观或煽风造势的旁观者会使得校园暴力的影响更加恶劣。因此,学校和社会需要一起努力,不忽视对旁观者的教育,使他们可以积极地去维护社会规则,改变自身对于暴力行为的态度,以促进同龄群体间的相互干预、相互监督与教育,从而达到减少校园暴力,保护学校与师生的安全的目的。endprint

二、杜绝欺凌的主要路径

赫希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做出越轨行为的概率与其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成反比。因此,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使孩子道德内化,是所有家长都应该学习的课程。而这需要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

校园欺凌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学校的规范、秩序也产生冲击,甚至会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为消除这些不良影响,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合理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杜绝欺凌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几个。

1.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道德观发展的最早场所,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作为父母应成为孩子道德的首席教师,用和谐的家庭关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同时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时,能心平气和地与教师交流,不是一味地指责谩骂与惩戒,而是能从正面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与父母说知心话,消除抵触恐惧的心理。

2.学校教育。

作为校园欺凌发生的第一场所——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并确立一套应对校园欺凌的处理方案。在校园欺凌发生时,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欺凌,并及时制止。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都不应该被纵容。在处理校园欺凌的过程中,学校应科学、公正,重视处理过程的教育性。在事件之后,学校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调解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矛盾,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避免欺凌的再一次发生。

同时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正确的育人方法,让家长懂得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家长陪伴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还可通过家访,走进学生家庭,及时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找到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另外,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重视德育课程的实施,利用已有的法律,完善校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杜绝学生参与、围观校园暴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合理解决冲突,抵制暴力。

3.社会教育。

學校是社会治安的缩影,如果社会大环境没有得到综合治理,单单靠学校干预校园欺凌,进展将极其缓慢。首先,社会应该积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起着规范、引导作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须。其次,社会应建立反校园欺凌机制,联合社会各界、学校、社区、家庭共同遏制欺凌事件的发生。具体来说,针对有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电影、游戏,相关部门应积极整顿并制定分级制度。针对校园周边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如网吧、游戏厅,政府部门要与学校形成合力,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杜绝校外不良团体接触校学生,避免他们对在校学生的侵害。最后,政府还要制定适合的政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受教育”“随迁子女就学”“异地高考”等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减少弱势群体在校园欺凌中的参与。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家庭法和校园法。法制化是社会规范的强力措施。对于部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我国应该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使欺凌者能够受到有力、有效且公平、公正的惩戒,坚决坚持对欺凌的零容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延兴小学)

编辑∕王剑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暴力群体校园
反性别暴力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暴力”女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